APP下载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分析

2021-12-08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硫氧嘧啶氨酸咪唑

秦 薛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 116000)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疾病,又称甲亢。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代谢亢进,由于体内激素紊乱,患者神经及循环和消化系统兴奋性增强[1]。研究表明甲亢的发病率约为2.5%,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是男性发病的3~4倍,给患者和社会沉重负担。如果患者出现甲亢危象和甲亢性心脏病则说明病情比较严重[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由于用药机制不同,因此如何选择药物,在临床上存在争议[3]。笔者研究了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的治疗效果,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其中男20例,女20例,病程4~15个月,年龄42~59岁,平均年龄(51.00±1.30)岁,BMI 18.10~24.10 kg/m2;试验组患者给予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病程3~17个月,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50.00±1.70)岁,BMI 18.00~24.70 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以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②均知情并自愿参加。③对研究药物无过敏者。④年龄30~75岁。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肝病。②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治疗。③不愿意参加者。

1.3 方法 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22),初始剂量为250 mg/d,持续25 d,根据病情可逐渐减至45~90 mg/d,维持25 d。试验组先用默克公司KGAA(GJZH20122701)以250 mg/d为初始剂量治疗25 d,然后根据病情逐渐减至4~12 mg/d,治疗25 d。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疗程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体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浓度。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评分、肝功能损害评分、疾病疗效评分、主要临床评分表现。

1.4.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评分比较,临床控制的判定标准,分为0分(患者甲状腺肿大,突眼征减轻,体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以及血清促甲状腺素恢复正常,体质量下降、脉率过快、甲状腺区震颤及患者血管杂音等症状消失)、1分(体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以及血清促甲状腺素基本正常,体质量下降、脉率过快、甲状腺区震颤及患者血管杂音等主要症状消失,甲状腺肿及突眼情况较前有所减轻)、2分(体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以及血清促甲状腺素有所改善,体质量下降、脉率过快、甲状腺肿大等症状基本好转,甲状腺区震颤及血管杂音较前减轻)和3分(症状与体征及甲状腺功能化检查指标均无改善)。

1.4.2 肝功能损害评分,分为0分(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正常参考值上限2倍,总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上限2倍)、1分(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正常参考值上限2~3倍,总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上限2~3倍)和2分[丙氨酸转氨酶和(或)天冬氨酸转氨酶≥正常参考值上限3~4倍,总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上限3~5倍]。

1.4.3 疾病疗效评分,分为0分(相应的理化检查恢复正常,症状消失,患者体质量恢复到发病前状态,患者脉率正常,心律整齐,甲状腺区震颤消失,甲状腺肿大缩小1度以上,突眼征恢复1级以上)、1分(相应的理化检查基本正常,主要症状消失,患者体质量接近发病前状态,患者脉率正常,心律改善,甲状腺区震颤消失,甲状腺肿大缩小1度,突眼征恢复1级)、2分(相应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症状好转,体质量增加,脉率减慢,甲状腺区震颤消失)和3分(症状、体征级理化检查均无改善)。

1.4.4 主要临床评分,以患者神经系统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汗,细震颤;患者伸舌、手臂平伸时可见,血管系统运动过速,亢进,脉压差增大,可见心律失常,患者出现早搏、房颤等;患者消化系统食欲亢进、体质量下降、大便次数增多;大多数患者的甲状腺呈均匀肿大,质软、不痛,无压痛;局部触诊可感觉细震颤,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其他部分患者伴突眼,少数患者伴黏液性水肿。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包括FT3水平、FT4水平、TSH水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评分比较、肝功能损害评分、疾病疗效评分、主要临床评分等)以()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患者体内FT3及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体内FT3及FT4,TSH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体内FT3及FT4,TSH水平比较()

2.2 试验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评分比较、肝功能损害评分、疾病疗效评分水平、主要临床评分表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分,)

表2 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甲亢是内分泌科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主要与饮食习惯和压力有关,且大多数患者是女性,该病是由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引起[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与感染、遗传易感性或精神创伤有关[5]。临床表现为多汗症、患者暴饮暴食及惊恐等且不同程度的症状[6]。目前,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是甲亢治疗的3种方案。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预后难以估计,临床患者多数不采纳,放射性碘治疗虽然创伤较小,但是创伤性治疗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预后难知[7]。目前临床医师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创伤性小,价格便宜不良反应低,不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接受度高[8]。丙基硫氧嘧啶和二甲双咪唑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在临床上对这两种药物选择上仍存争议[9]。两药均可阻断甲状腺碘离子氧化为活性碘并抑制甲状腺中的过氧化物酶,具有抗甲状腺作用[10]。笔者分别分析了患者服用甲基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效果。丙硫氧嘧啶是治疗甲亢的常用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止甲状腺素合成,抑制甲状腺素转化,减少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形成,抗甲状腺功能减退[11]。但是其吸收力差,代谢快,半衰期仅3 h,甲巯咪唑是抗甲状腺药物,抑制甲状腺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和甲状腺中的碘离子氧化,从而降低活性碘的含量,阻断L-赖氨酸的碘化,从而降低其含量并防止L-赖氨酸碘的缩合,抑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A-腺苷的合成。此外,其吸收率高达85%,且有效期达30 h可达到抗甲状腺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证实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体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黄毅荣[12]在甲硫咪唑、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对比研究中发现,甲巯咪唑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周海峰[13]在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比较发现,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高丽娟和贾维宁[14]在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妊娠结局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比较中发现,甲巯咪唑比丙硫氧嘧啶效果显著,作用时间长,并且可以稳定糖脂代谢,不良反应低,以上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同。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体内FT3及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效果优于丙硫氧嘧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笔者纳入的研究样本比较少,希望广大同仁继续在本方面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作证。

猜你喜欢

硫氧嘧啶氨酸咪唑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益肝愈瘿汤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高羊毛氨酸硒提高猪肌肉中硒沉积
N-甲基咪唑+甲醇体系的性质及相互作用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丙基硫氧嘧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观察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