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荪-玉米-水稻两年四茬水旱轮作技术

2021-12-02朱英飒

食药用菌 2021年6期
关键词:秋播竹荪培养料

朱英飒

(福建省邵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福建 邵武 354000)

福建省邵武市位于世界“双世遗”武夷山南麓,山林覆盖面积76%,有毛竹面积67 万亩(每亩为666.67 m2,下同),已列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试验示范区。全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利用充足的竹加工废弃物竹屑栽培名贵食用菌竹荪;竹荪栽培后的菌渣还田种植玉米,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又能减少玉米种植的化肥用量;玉米收获后种植水稻,实行水旱轮作。这不仅是对传统烟-稻轮作栽培模式的补充,而且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实现化肥减量,作物高产高效,两年种植四茬,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现将该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竹荪栽培,2月~9月;秋播玉米,8月~12月;春播玉米,次年3月~6月;水稻种植,次年6月~11月。详见表1。

表1 竹荪-玉米-水稻两年四茬的茬口安排

2 栽培技术

2.1 场地选择

选取土壤疏松肥沃、不易板结、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田块为栽培场地,前茬作物宜为水稻或甘薯、花生、菜用毛豆等,不宜选择种植烟叶、芋艿或连作蔬菜的田块。

竹荪栽培最适宜土壤pH 为5.5~6.0,因竹荪属好氧型真菌,在生长各阶段,培养料、覆土均应疏松透气,场地空气保持新鲜。栽培地四周开宽40 cm、深35 cm 的围沟,以备在干旱时留水,保持田间土壤湿度,而在雨季来临时能及时排水防涝。竹荪忌连作,栽培场地选择要从地势低的田块开始,逐年向地势高处推进。

2.2 竹荪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1)技术流程。培养料发酵→筑畦播种→田间管理(出菇、转潮)→采收、烘干。

(2)培养料发酵。栽培竹荪原料为毛竹加工废弃下脚料竹屑,需新鲜、无霉变。每亩需竹屑6~7 吨、尿素50 kg、石膏粉30 kg。将所有原料通过发酵处理制备成培养料,以为竹荪生长提供全面养分,同时杀灭培养料中的害虫及竞争性杂菌,保证竹荪菌丝正常生长。

培养料发酵在播种前40~50 天进行,确保发酵完成时间与播种时间相衔接。将竹屑运至栽培场地附近田块建堆发酵,具体方法:先铺一层厚30 cm、宽约5 m、长度不限的竹屑,在上面撒施少量尿素和石膏粉,淋少量清水,然后又铺一层竹屑,撒尿素、石膏,淋水,如此反复直至料堆高1.5 m 止。堆料过程中保证料堆含水量60%左右,判定标准为用手握住一把培养料,用力捏紧,无水滴下,松手后料成团、不散开为宜。建堆发酵15 天左右,堆料内中心温度上升至65~70 ℃时进行人工或利用挖掘机械辅助翻堆,将内外层物料对调,搅拌均匀后再次堆好。翻堆时需注意堆料含水量,不足时及时补充至60%。整个发酵过程共翻堆3 次,使发酵充分完全。

(3)筑畦播种。于晴天将发酵好的培养料按条形畦铺在种植地块上,料畦以南北走向为佳,底宽50 cm,铺料厚25 cm,畦间距40 cm,长度视场地情况而定。筑畦铺料3~5 天后播种,防止培养料中刺激性氨气对竹荪菌种不利。将竹荪菌种掰成鸡蛋大小塞入培养料中,深度以培养料正好盖住菌块为宜,每隔8~10 cm 一穴,呈梅花型播种,每亩用菌种600 袋左右,每袋0.5 kg。播种后,取畦间泥土覆盖整个料畦表面,厚度5 cm。将料畦整成龟背形,在畦面上铺一层薄薄的稻草,保温保湿,防雨水渗入培养料,影响菌丝萌发。

(4)发菌管理。播种10 天后,不定期抽查菌种萌发情况,正常情况下菌丝在培养料中延展呈白色绒毛状,并向覆土层蔓延。此时保持料畦湿度55%~65%,雨天排干畦沟积水,遇连续干旱,发现畦面覆土发白,表明覆土偏干,需向畦面喷水,防止菌丝萎缩。

(5)出菇管理。当覆土层出现竹荪菌丝时,及时搭建遮阳网大棚。搭棚前视畦面杂草生长情况,可选用除草剂除草一次。遮阳棚长、宽、高分别为5 m、6 m 和2 m,采用竹、木作立柱,立柱顶端和四周用铁丝拉紧固定,然后覆盖遮阳网,遮阳率三阳七阴。搭棚后,菌球伸长阶段保持栽培地湿度85%~90%,可在夜间向畦沟灌跑马水,以不淹培养料为度,遇连续阴雨天开沟排水,注意场地通风控温。

(6)采收烘干。竹荪菌球破裂、菌盖露出时即可采收,采收最佳时间为上午6 时至10 时,方法为:用手指轻握竹荪菌柄基部旋转采下,剥去菌盖菌托后,放入塑料桶或其他容器中。竹荪有自溶特性,须在采收后3 h 内摆烤筛入烤炉烘干。采用二次烘干法,第一次排湿定形,起始温度控制在60~65 ℃,约烘2 h;第二次烘干定色,脱水至八成时,取出烤筛,将竹荪整齐捆扎竖立在烤筛上,炉温控制在53 ℃左右,回炉定色约0.5 h。烘干后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及时销售,或冷藏保存。

(7)转潮管理。竹荪子实体一潮采收结束至下一潮开始采收的间隔为转潮期,此阶段管理有以下两要点:一是场地清洁防病,采收结束须清理遗留在畦面上的菌托,并补覆畦面流失的覆土,同时排干畦沟内的水,降低场地湿度;二是补充养分,为提高下一潮竹荪产量,对料畦撒施土杂肥补充养分。土杂肥制备:每亩用25 kg 干猪、牛粪,20 kg三元复合肥,以及1 m3腐殖土混合搅拌均匀,堆沤一周左右,腐熟后撒施在畦面上,按正常方法进行下一潮出菇管理。

2.3 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在90 天左右、株高适宜、抗病性强、产量高、果穗大小适中、市场售价高的甜糯玉米品种,如闽玉糯1号、都市丽人、农科368、苏玉糯5 号等。

(2)播种方式。竹荪栽培地套种秋播玉米,于8月底至9月初竹荪栽培最后一潮采收前进行。将玉米种子直播于竹荪栽培畦上,播种深度3~5 cm,每穴播2 粒种,留2 株苗,穴距20~25 cm。春播玉米于3月初,气温稳定在10 ℃以上时播种,采用宽畦双行条播,畦宽1.2 m(含沟),行距30~40 cm,株距30~35 cm,播种方法同秋播玉米,每穴留2 株苗。

(3)施肥。秋播玉米因套种于竹荪栽培地,充分利用竹荪栽培废料作底肥,整个玉米种植期仅需施用3 次追肥。于玉米苗高20 cm 左右时拆除竹荪遮阳棚,亩撒施5 kg 尿素;在大喇叭口期亩撒施15 kg 复合肥;抽丝时亩撒施尿素5kg 攻粒肥。春播玉米,需犁田整地,将前茬玉米秸秆及竹荪栽培畦料粉碎耙田作有机肥,起宽畦,畦中间开沟补足施入底肥,底肥亩用商品有机肥500 kg和磷钾肥15 kg,追肥分两次,于大喇叭口、抽丝时施用,施用量与方法同秋播玉米。

(4)田间管理。苗期及时去除分蘖,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增加群体通风透光。注意保持合理的田间持水量,播种至出苗期70%,出苗至拔节期60%,拔节至抽雄期70%~80%,抽雄到籽粒形成80%,籽粒形成至蜡熟75%~70%,尤其是进入大喇叭口到灌浆期,玉米对干旱反应极为敏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田间持水量须保持70%~80%,后期应防渍水,避免造成烂根早衰。用化学药剂中耕除草一次,以草龄2 叶一心至4 叶一心期为最佳除草时期,此时杂草有了一定的着药面积,杂草抗性也不大,除草效果显著。

(5)病虫害防治。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卷叶蛾、草地贪叶蛾等,可采用赤眼蜂生物防治,设置杀虫灯、性诱粘虫板,或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钾酸盐、虫螨腈、吡虫啉等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采收前30 天禁用任何农药。

(6)适时采收。授粉后25~30 天,当花丝顶端转黑褐色变干,外层苞叶即将变黄,穗顶粒按压软而不破时,为采收适期。

轮作水稻按常规种植技术。

3 产量与效益分析

每亩产竹荪干品75 kg,产值14 250 元,成本6 040 元,利润8 210 元(表2)。秋播玉米产鲜果棒540 kg,产值1 620 元,成本590 元,利润1 030元;春播玉米产鲜果棒820 kg,产值2 460 元,成本1 020 元,利润1 440 元,种植两季玉米利润2 470元。水稻产量625 kg,产值1 625 元,成本1 180元,利润445 元。两年种植四茬作物,每亩总利润为11 125 元,年均利润5 562.5 元。

猜你喜欢

秋播竹荪培养料
竹荪的深加工及营养成分功能性研究进展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竹君”食疗菜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一碗竹荪汤
秋播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试论安徽沿江地区秋播结构“压麦扩油”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