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贵地区羊肚菌栽培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1-12-02王万坤潘家喜刘忠玄

食药用菌 2021年6期
关键词:种源羊肚菌种

王万坤 潘家喜 康 超 刘忠玄 任 昂

羊肚菌(Morchellaspp.)隶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Morchella)[1]。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消炎、降血脂等作用,市场价值高,深受人们的喜爱[2-4]。

近年来,贵州省、云南省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以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羊肚菌栽培作为主推项目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更加准确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本团队于2021年2月参与易菇网发起的“云贵羊肚菌产业调研”,用时2 周,行程近8 000 公里,实地调研了贵州省、云南省17 个羊肚菌栽培基地,累计栽培面积4 800 余亩(1 亩≈667 平方米,下同)。在调研中看到贵州、云南羊肚菌发展的优势,同时也发现其不足之处,简要报告如下。

1 各基地基本情况

2021年2月末正直羊肚菌采收时节,对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印江县,黔东南州三穗县、从江县,贵阳市白云区、花溪区、息烽县,毕节市黔西县,兴义市兴仁县,以及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楚雄州大姚县,保山市隆阳区、腾冲市等地进行走访调研,发现羊肚菌栽培模式多样,产量和品质参差不齐(表1),但总体实现丰收。

表1 云贵地区17 个羊肚菌基地的生产情况

2 羊肚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贵州省、云南省不仅做优做强优势大宗食用菌,而且也做特做精特色珍稀食用菌,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在此次调研中也发现羊肚菌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列出如下:

一是种源混乱。目前,整个贵州省、云南省羊肚菌种源仍以引进为主,自主驯化、培育的优质菌种缺乏。各地区引种的来源、方式和引进品种各有不同,引进的菌株少有知道是否适宜当地气候,未经小试就直接用于生产,导致各地区羊肚菌采收期、产量和品质差异巨大,丰收和绝收两种现象同时存在[5-6]。因此,自主优质种源缺乏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云贵地区羊肚菌产业的发展。

二是种植管理技术不完善。羊肚菌对种植管理技术要求较高,需精耕细作,存在一定的生产风险。不同的品种,其制种、播种时间,覆土要求,出菇前、后温湿度管理技术存在差异。种植户引进不同品种羊肚菌,但未能做到因“种”制宜、因地制宜[7,8],种植管理技术不完善在一定程度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三是科技支撑不足。科技创新平台缺乏、人才匮缺、科研投入低。从业人员蜂拥而上,多数缺乏羊肚菌专业知识储备[9]。羊肚菌栽培相关技术靠外省引领带动,科研人员、技术员匮乏。科技支撑不足与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存在巨大矛盾,也是食用菌高速发展的巨大隐患。

四是市场缺乏统筹。羊肚菌作为重要的“扶贫菇” “产业菇”,产品以鲜品、烘干品形式销售为主,相关产品标准缺乏;产品各自销售,供应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价格浮动大,市场稳定性不足,增加发展风险[10]。

五是加工提升能力差。羊肚菌的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技术不成熟,缺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11],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

3 羊肚菌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在以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速发展的道路上,云贵地区利用当地小气候特点,多元化发展羊肚菌,已成为地区特色产业。以下结合调研结果提出发展建议。

3.1 完善优质种源供给体系

优良种源及与本地区资源气候条件配套的种植技术是羊肚菌高效、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以省内研究机构、高校为主导建立优种库,培育、引进有资质的羊肚菌龙头企业,组建团队对羊肚菌进行种源引进、选育、驯化研究以及建立相关种植技术的地方标准,完善母种、原种、栽培种和外源营养包供给体系。同时加大对菌种制作和销售等环节的监管,杜绝劣质菌种流入,确保羊肚菌种源安全,切实维护相关从业者的利益。

3.2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图1 黔西县羊肚菌大棚栽培

图2 兴仁县真武山街道羊肚菌林下栽培

以菌种质量检测、种植管理技术标准化、绿色生态病虫害防控技术等为科技支撑,以优质种源为基础,是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增加对“卡脖子”技术的科研投入,推广应用科技新成果,以示范形式以点带面大力推广良种良法。

3.3 完善羊肚菌区域化种植标准

贵州、云南两省海拔跨度大,气候“十里不同天,一天三个季”,土壤性质不同,水质各异。羊肚菌相关种植标准仍不成熟,需要逐步完善。应结合各地区差异,因地制宜、精细化制定羊肚菌生产管理技术标准。目前已有稻-菇轮作、林下仿生态栽培等多种模式,建议结合各区域差异,发展错季羊肚菌栽培,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4 加强深加工产品研发

贵州、云南的羊肚菌以鲜菇和烘干品销售为主,产品形式单一,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大,如2020年市场供过于求时价低,而2021年求过于供时价高。亟需研发羊肚菌精深加工产品,提升其附加值,如羊肚菌脆片、羊肚菌酱、羊肚菌粉等即食食品,以及其他形式多样的食用、保健和药用产品等,增加其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单一导致的市场价格风险,促进产业高效稳定发展。

综上,贵州省、云南省亟需完善种源储备、菌种安全监管、栽培管理技术、“卡脖子”技术研发和产品加工等体系,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做好产业政策宣传,助推羊肚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巩固当地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种源羊肚菌种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刍议香合欢形状特性及生长差异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
西南桦种源早期选择试验
葡萄园套种“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环保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