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说理”课堂 提升数学素养

2021-12-01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汤冬梅

数学大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说理圆锥圆柱

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 汤冬梅

小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好奇心理,但是在思考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相对薄弱,这会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问题驱动这一教学方法得以应用于实践中,不仅为教师指明了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也能够促使学生展开主动思考,深化对数学原理的理解与认知,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能,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问题驱动打造“说理”课堂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进行设疑提问,激发说理兴趣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说理教学中,只有小学生对其中的内容产生疑问,才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设置一些能够实现激趣目的的问题,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对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兴趣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关键内驱力。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常常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针对此类问题的设计,可以以生活作为素材源头,这样更易于学生产生兴趣,同时也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吻合,更利于呈现数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和小数互化”时,小学生因为受制于身心以及智力发展的限制,对于百分数、小数以及分数常常难以清晰地分辨,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链接生活资源,以此为素材或者载体设计设疑式提问。以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为例:要求学生甲完成指定个数的121%,要求学生乙完成指定个数的1.34 倍,问甲、乙两个学生谁跳的个数更多?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能够激发其参与兴趣,迫切想要研究问题,了解问题答案。此时课堂氛围必然极度活跃,学生也能够结合自己的探究实践得出结论。可见,设疑式提问能够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参与兴趣,推动其主动思考、实践探究,并且更易于理解在此过程中获取的知识,特别是潜藏于其中的数学原理,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

二、进行开放提问,拓展说理思维

很多教师喜欢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愿意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以及活动方式进行设计,特别是课堂提问大都具有模式化特点,而这些都会对小学生的思维形成一定的阻碍。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有序推进,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设计开放式的提问。只有立足于不同的视角,才能准确把握学情,才能了解学生现阶段的思维水平,才能从中发现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点,才能了解到学生的闪光点,提高其敢于质疑、敢于发言的勇气,促进其思维的纵深发展,使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揭示潜藏其中的数学原理。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提前制作一些纸质圆柱模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当然,也会有学生根据教师的模型自主制作。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既能够了解圆柱的展开图,也易于发现其中的规律,也有的学生选择从中找到基本的图形构成等等,不同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探索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适时引导不可或缺,这样才能使学生快速且高效地找到思维的关键点,才不会使实践探究偏离方向。例如,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侧面积是怎样的图形?通过这种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还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其创新意识。

三、进行对比提问,提升说理能力

传统的课堂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兴趣,更不可能对学生形成有力的引导,常常表现为较低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水平。只有以问题为驱动,才能够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思维能力相吻合,才能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学习“圆柱与圆锥”时,可以首先设计提问:圆柱和圆锥之间存在哪些异同?如果自己制作圆柱和圆锥,在保持相同的底面直径和高度的前提下,哪个使用的纸张面积更大?很显然,这些问题能够成功地聚焦学生的目光,由学生自主了解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找到二者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之后在班级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和感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以及归纳。在完成上述教学环节之后,还可以带领学生将圆柱以及圆锥拆开,分别测量各自的面积,基于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顺利解答教师提问,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图形的展开图。

总之,小学数学说理课的教学应当以问题为驱动,这样才能成功地塑造说理的氛围,才能够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找到学习和思考的方向,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够有效锻炼其说理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猜你喜欢

说理圆锥圆柱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检察法律文书说理现状分析
论法院判决书的说理
我国民商事裁判文书中的证据分析
南海外交战:“说理”“论法”并重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