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哲学意蕴

2021-11-30吴磊

学理论·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青年

吴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薪火相传的重大战略意义出发,多次在讲话、座谈、回信中围绕青年奋斗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意蕴深厚、独具特色的青年奋斗观。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内涵要义在于教育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具有崇高奋斗理想、高强奋斗本领、主动奋斗担当,内在表现为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驱动性和内生性的统一、先进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三个基本特征,其哲学意蕴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合力观为前提、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旨归。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青年奋斗观;哲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1-0001-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出发,多次在讲话、座谈、回信中围绕青年奋斗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意蕴深厚、独具特色的青年奋斗观。习近平青年奋斗观作为习近平青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引领新时代中国青年矢志奋斗、开拓进取的行动指南,而且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在新时代更加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深入研究习近平青年奋斗观,把握青春的奋斗本质,对于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力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科学内涵

(一)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内涵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做出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等重要论述,明确了青春与奋斗的辩证关系,既是对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所提出的:“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1]这一论述的继承表达,又是根据时代和实践变化对中国青年运动的创新认识。因此,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实质是立足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针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全面发展而做出的理论回应[2];是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成为具有崇高奋斗理想、高强奋斗本领、主动奋斗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内涵特征

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理论特征集中体现为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驱动性和内生性的统一、先进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习近平青年奋斗观既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奋斗传统、先进革命文化和开拓创新时代精神的赓续接力;又是基于特定历史阶段和历史方位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殷切期待。同时,习近平青年奋斗观既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精神指南作为行动指引,激发奋斗力量;又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能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在矢志奋斗的实践过程中担当时代道义。此外,习近平青年奋斗观既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立时代潮头;又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沃土、涵养人民情怀,将人民群众作为青年奋斗的力量源泉和价值基点。

二、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逻辑理路

(一)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不仅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而且以纲领性的文字和话语为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指明了方向。不断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根本保证,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让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事关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后继有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了“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在消除三大差别、实现共同富裕等实践过程中谱写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赓续奋斗的青春赞歌。

(二)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发展至今,靠的就是奋发图强的中华民族永远将自觉奋斗、不懈奮斗和永久奋斗作为民族的精神坐标,用奋斗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丰富的精神财富,从而造就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养分,培养刚健勇毅的奋斗精神。此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以强烈的价值感召力吸引了广泛的中国青年投身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3]。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奋斗实践历程中汲取奋斗力量,从中国青年运动“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中厚植奋斗信念。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建党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三)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实践逻辑

实践是认识产生的现实基础,人通过实践的方式产生了人所特有的社会性认识结构和认识图式。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生成的实践逻辑首先源于自身经历,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贫穷面貌,青年习近平与当地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出了一系列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的实事,这让青年习近平坚定了只有艰苦奋斗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理想信念,也让习近平同志的艰苦奋斗思想完成了从自发到自觉的飞跃[4],从而为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奠定了实践基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5],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6]。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必定会有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意义出发,勉励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奋斗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全面了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显著成就和伟大变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哲学意蕴

(一)以马克思主义合力观作为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7]。即是说,历史合力的形成是无数个具有特殊性、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单个人的意志的力量相互交错、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一个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而这个无数单个人的总和就是人民群众。青年群体是人的总体集合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子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特殊和普遍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青年的代群特质,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8],“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3]青年群体在生理和心理、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掌握上,在能力的发展和能动性的发挥上都有着不同于其他群体的个性特征,并且不同的内在需要也决定了青年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群体的意志,而在历史合力的平行四边形力学模型中,青年群体意志的总和又是历史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历史发展的结果产生影响,在人类社会代际传承中扮演着推动历史发展的关键媒介作用[9]。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10]。寄语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养成高尚品格,同人民一起梦想、同人民一同前进、同人民一起奋斗,从而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青春力量。

(二)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通过对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的分析,阐明了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自在自然转换为属人世界的中介。一方面,人类社会运用劳动的方式不断从自然中获取各种物质资源来实现“两种生产”的延续,不断克服自然规律对社会发展的约束,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在完善认知结构的同时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同时,劳动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在维持人类生存的必然王国,劳动代表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而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劳动作为为了实现主体自身内在需要的存在。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归根结底取决于以劳动为目的和手段的物质生产力的变革,只有谋生劳动转变为自由劳动,人类主体才能在发展自己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与对象的一致性,劳动的过程同时就是人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过程,劳动的对象化也就直接成为主体能力的自我确证,即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11]。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12]“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号召青年脚踏实地、务实肯干,要在劳动过程中寻找人生真谛、追求自由创造、實现全面发展。

(三)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并对实践结构、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实践形式、实践与认识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解读。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即是说实践是以人作为主体,通过人的主体物质力量的发挥和物质手段的运用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是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者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3],教育青年要在实践过程中砥砺奋斗,在干中学和学中干。这是因为实践首先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的认识只能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获得,而实践的需要也是推动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的根本。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青年躬身社会实践更是希望青年能够以从实践过程中获取的真知灼见,检验既有的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否正确,并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和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来指导新的、更高层级的实践,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逐渐进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构。青年在实践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既改造了主观世界,又创造着属人世界,在逐步进行社会化的同时又保持着青年群体特有的个性化,不断地实现现实性向超越性的递进和飞跃。

(四)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为旨归

无产阶级运动的价值归宿在于实现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实现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力量源泉也只能是从事生产劳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因此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历史的“共建者”,又是发展成果的“共享者”;既是过程和手段,又是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提出了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略,系统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做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时代内涵[13]。习近平总书记把人的青年阶段比喻为“拔节孕穗期”,以生物自然发展规律为喻体揭示了青年奋斗成长规律的本体。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创造了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活动的物质和精神前提,而青年在“拔节孕穗”过程中所汲取的能量和养分实质上是源于人类社会所积累的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即是说这个过程是“人类为我”的过程。而运用现有的物质技术和认知水平去创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多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增进人类福祉是人类历史赋予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即如何“我为人类”的过程。青年由“人类为我”向“我为人类”的过程转换内在体现了人类社会代与代之间的传承赓续,解构了人类社会代与代之间的发展表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要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14]。号召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将奋斗的价值基点建立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创造出“属于千百万人的幸福”。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奋斗的本质就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振奋精神、斗争到底,而不是响亮的口号,也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和动态的精神品格[15]。既包括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的发挥,又蕴含了对坚韧意志、饱满热情等非理性因素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习近平青年奋斗观为新时代中国青年青春力量的迸发和汇聚勾画了蓝图、描绘了路线、锚定了任务,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路径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树立为党和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让青春之花绚丽地绽放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务实的担当作为,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周芳,任怡.论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奋斗观的基本要义、特征及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9).

[3]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方浩.高校思政课应融入鲜活的教育元素——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的奋斗观为例[J].高教学刊,2020(3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5.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9]曾汉君.试论习近平青年观的价值意蕴[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3).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80.

[1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13]段光鹏,王向明.以人民為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0(2).

[14]习近平.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N].人民日报,2020-03-17(1).

[15]谢晓娟,高祥.青年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形成、内涵与价值[J].教育评论,2020(10):86-92.

猜你喜欢

青年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5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理分析
浅析当代青年政治观现状及其成因
青年网络思想教育的“四三四二”模式探究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