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1-11-30陈康于彦娟

学理论·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思想当代启示资本论

陈康 于彦娟

摘 要:《资本论》一书作为马克思一生的集大成之作蕴含了深刻的生态思想。马克思在此书中深刻探究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鲜明批判了资本主义并提出对其制度的变革,前瞻性地擘画了解决生态问题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指引力,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生态思想;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1-0028-03

近年来的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我国也不可避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1]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关切更加凸显,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重回学界视野,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马克思的经典著作里内在地存在着生态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的梳理和思考,探究其中的生态思想,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些许启示。

一、《资本论》中生态思想之缘起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的伟大著作,其中的生态思想引人注目。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之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大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残酷伤害,影响广泛的经济危机激起资本主义社会更多的矛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克思完成了这本伟大的著作。《资本论》把剖析批判资本主义作为主要写作目的,同时又存在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近年来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使得诸多中外学者将目光投向了《资本论》。西方学者如德国的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直接引用大量《资本论》的观点,美国的福斯特在《马克思的生态学》中表明,“我最终得出结论: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世界观。”[2]国内的学者朱炳元指出:“《资本论》中对生态思想有较集中的阐述,内容比较丰富。”[3]莫放春强调:“《资本论》中存在大量环保观点,预示着生态学思想。”[4]栾永玉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等深层次关系进行了辩证的分析。”[5]张秀芬等人指出:“《资本论》有着深刻的生态思想蕴涵,这种蕴涵只是以一种较隐蔽方式得以体现而不被重视罢了。”[6]总体而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为背景,以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研究为中心,分析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辩证分析人与自然、人与人等深层关系,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

首先是马克思在当时面临的生态危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得生产力快速提高,同时也加快了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步伐。大工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比如大工业对煤炭的使用,不仅需求多,更是造成了空气的污染;工厂的大量废弃物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如马克思描述的当时伦敦的环境破坏情况,“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用来污染泰晤士河。”[7]其次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交织。资本家把追逐剩余价值作为最终目的,不顾市场规律竞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率,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与严重破坏,引发生态危机;另一方面造成产品过剩、供需失衡,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极大浪费自然资源,最终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相互交织。

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资本主义的自然观被资本和金钱所统治,资本主义对待自然只有蔑视和征服,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生态危机。《资本论》中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阐述恰好成为批驳、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武器。所以《资本论》不仅限于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也蕴含着生态思想。

二、《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内容解析

《资本论》围绕着资本主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深刻探究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鲜明批判了资本主义并且提出对其制度的变革,进而擘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生态思想就包含在这些研究内容中。

(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蕴含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间枢纽。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8]人通过劳动,在自然的身上打上人类的深刻标识,使自然变成满足自己欲求的私有之物。“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8]。通过马克思的论述,我们看到了人的力量的凸显。人类通过劳动改变自然,使自然成为自己的有用物,同时人类能动性的巨大力量也会破坏自然,导致对其不可修复的伤害。当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强度和深度也在进一步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对未来社会人类可持續发展形成了巨大阻碍。

在生产劳动中,人和人之间也产生关系。人类对自然物的利用是人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对自然物的归属问题之中,产生了人与人的关系。一开始的时候,自然界并不是归某些人所有。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私人对于自然物的占有,与此同时就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如果人与自然不发生关系,那么人与人也不会产生关系,同时人与人的关系能够严重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无法离开自然这个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人与人之间只有存在合理的关系,对于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也才能合理得当,反之,就会对自然造成极大的伤害与破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与自然的关系是隐藏在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根本属性。由于资本的唯利是图本性,人对人的压迫和剥削十分严重,进而也就强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和占有。只有符合规律性地改变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才能够健康构建。

(二)对资本主义研究批判蕴含的生态思想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资本作为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的核心。马克思在对资本的批判研究中,敏锐地发现资本的膨胀扩张与自然环境破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得出资本的无限扩张引发生态危机。马克思指出,在资本的眼里只有有用性、目的性,除此无他。“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9]在此规律支配之下,资本家对自然的态度充满了轻视和高傲。资本的膨胀扩张性使得自然界成了实现其目的的有用工具,成了满足于或者服从于资本家不断变化的新需求的工具。在资本的魔力诱惑下,资本家们迷失了自我。资本家只关心如何最大限度扩大资本规模,赚取更多的钱财。对于自然资源的浪费、空气和河流的污染、工人的恶劣生存环境等等,他们漠不关心。这一系列行为,不仅造成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还深刻揭示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自然条件以及劳动条件的恶化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8]资本家追逐利益日益膨胀,造成城市面积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张,这不仅造成土地的自然肥力不能够进行正常的物质变换,而且给城市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工厂主为了节约成本,对于工厂内浑浊的空气、刺鼻的异味、震天的噪声等视若无睹,工人的劳动条件不断恶化。如马克思描绘的资本主义工厂中:“女工或未成熟工人的身体还被丧尽天良地置于毒物等等的侵害之下。”[8]“而工人的肺结核以及其他肺部疾病却成为资本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8]

(三)对未来共产主义擘画蕴含的生态思想

《资本论》研究表明,走向灭亡是资本主义的最终之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的本质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已然被异化,自然就成了被人类用来满足自己私欲的有用物。由此,人与自然之间就出现了“异化”,人与自然开始对立。资本家们在疯狂追求剩余价值意识的驱使下,极度蔑视自然,无限地占有自然物,盲目地扩大工厂等生产规模,对自然造成极大破坏。由此,人与自然之间就出现“异化”,人与自然开始对立。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无法克服性,并且由于“异化”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了人与自然的割裂,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人类到现在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制度都需要进行彻底的变革和革命”[10]。

马克思在分析、批判资本主义过程中,强调只有变革社会制度,建立一种人类未来新社会制度,生态危机方能解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批判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提出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社会,这个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然本体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马克思认为,当前资本主义的逻辑发展方向必然是未来的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资本家头脑狂热地追求剩余价值,疯狂地扩大生产规模,恰好又为新的社会的出现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描述道:“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9]马克思擘画的共产主义是这样:“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由此看出,共产主义中的人与自然理论,与当前我国的发展思想十分契合。

三、《资本论》中生态思想的当代启示

《资本论》这一马克思的毕生巨著,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而且指出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这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有重要的经验启示作用。

(一)坚守人民性价值观,辩证处理资本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人类总是以自己特定的阶级层面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并以此与自然交往。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与资产阶级利益相匹配的,是以资本拜物教为核心的价值法则形成的资产阶级的价值观。马克思指出:“在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11]透过《资本论》,可看到资本加强了雇佣劳动关系,提升对自然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资本家不择手段追逐剩余价值,工人被剥削和压迫,自然被毁灭式地利用消耗,造成了工人阶级和自然界的双重“异化”。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类整体的、长远的利益才能变为现实,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结果。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要辩证处理好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与资本的关系,把广大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既要通过资本的积极作用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不能忽视利用资本可能带来的大量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甚至牺牲人们美好生活的质量。我们要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鼓励资本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把人民要素放在第一位,坚决扼制资本的负面影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要务是发展,因此应当正视资本的作用而不能全盘否定。中國共产党党性宗旨决定了党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将人民性的价值观贯穿于利用资本发展全过程,那么负面问题就会得以避免。

(二)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观,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自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人类不断提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对待自然的态度也极度傲慢和无礼。尤其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盲目认为自己是自然界立法者,能够挖掘出大自然所有的奥秘,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随后不断发起对自然的掠夺,甚至妄图征服自然。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2]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来,生物种类不断减少,大量的野生动物不得不离开原生地。这无疑增加了野生动物体内病原的传播与扩散,进而也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极度的不确定性。通过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出大自然的复杂程度远超人类的想象和认知,人类对自然的盲目自信、傲慢蔑视的态度是万不可取的。

自然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人类和动物、植物一样,都要受到自然法则的限制和制约,并非可以不守规矩、从心所欲。人类在大自然自身法则与主动创造性地利用自然之间,必须保持适度的张力。人类利用自然的自主能动性应当在尊重自然自身法则这一刚性条件之下,而不是置法则于不顾。对当前人类活动应当严加控制,不跨越自然生态的边界,不突破生态保护底线,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13],敬畏自然的复杂和广阔性,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文明才能走得更远也更加繁荣。

(三)坚持绿色发展观,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反自然性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人恶劣生存境遇、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裂缝等问题的揭露与批判,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推动绿色发展。资本主义发展总是背离绿色。在资本主义农业领域,土地的正常循环因发展而停滞,导致物质变换裂缝问题出现。在工业领域中工厂工人的工作场所拥挤、空气污浊等恶劣处境对工人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没有必需的防护尘土的举措,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和哮喘等成为制陶业中陶工普遍患有的职业病,死于胸腔病的陶工数量很多。”[8]

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摒弃资本主义发展的黑色属性,坚持绿色发展。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引领,推动绿色发展。我国社会发展要始终葆有绿色的自然属性,既要使发展的成果更好、质量更高,同时也要使生态更加优美宜人,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种效益兼而有之。辩证看待发展与保护关系,生态环境就是财富。我们坚持的是绿色发展,而不是野蛮的掠夺式发展。对于在发展中存在的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应当统筹自然资源总量,科学配置后加以合理利用。对于落后的、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应当积极寻求正确的调整变革方式。应当大力支持鼓励科研院校企业研发更多绿色新技术,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了妥善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极端环境问题,保护大众生命健康安全,必须坚持推动绿色发展,彻底转变和超越传统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高质量转型。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加速前进驶入快车道,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真正使我国在现代化征程上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朱炳元.關于《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4]莫放春.国外学者对《资本论》生态思想的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

[5]栾永玉,林超琴.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再论析[J].学习与实践,2021(3).

[6]张秀芬,包庆德.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及其论辩之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J].求是,2020(21).

猜你喜欢

生态思想当代启示资本论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施复亮译本《资本论大纲》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