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就餐用具的对比分析

2021-11-29张海赟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俄对比工具

张海赟

摘要: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作为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民族风俗习惯息息相关。用餐工具作为饮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能够更全面综合迪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国家文化。

关键词:中俄;就餐;工具;对比

中国人在请客吃饭、聚餐共食时,既注重餐桌上所传递的人情世故,又注重进餐时家风、礼仪的传承,因此,多讲究以和为贵……例如,-筷子,也是‘一团和气’,用公筷给来宾夹菜,既礼貌,又和气,既稳重,又文雅,和西方人进餐时相比,用餐时,用刀子切像屠宰,用叉戳像攻击,并且餐具冰冷冷的……。”

一、“筷”乐无穷

(一)餐桌上使用筷子的禮俗

中国人在等待就餐时,筷子一定要整齐摆放在饭碗右侧,不能随意胡乱放置。更能横竖十字交叉放置。这突出体现了“规矩”二字。两根筷子朝向不同方向,大头一端朝向餐桌边缘,小头一端朝向餐桌中间。在餐桌上不能拿着筷子手舞足蹈,更不能在碗、盘和杯子上敲打筷子。在进餐时,客人入座后,主人先拿起筷子,随后说“请各位动筷,不必客气”,这时客人方可动筷。在此以前,动筷被视为是不礼貌的。

进餐时,不能“翻山越岭”-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停地来回翻动。这会影响别人的用餐的心情,引起别人反感的情绪。用餐时,不要用单只筷子去插菜;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要利落,将汤汁滴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也是一种失礼的表现。最好不要用自己用过的筷子给别人夹菜,一定要用“公”筷。尤其忌讳“筷子打架”,遇到其他人也来夹菜时,要有意避让开。不要持箸过“河”夹菜,要选在无人夹菜的空档。

在餐桌文化中,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些特别的使用筷子的礼俗。例如,土家族一直沿袭着“筷摆十字”的礼俗习惯。到土家族人家做客时,如果客人吃饱了,不需要再添饭,为表示对其他客人及主人的尊重,就要将筷子在碗上摆成“十”字,示为“实在吃不下了”。

(二)筷子与婚姻习俗

筷子同时也是传达大众婚俗的一种民俗的文化符号。例如,在陕北农村,新郎迎亲时须带装米的宝瓶。到达新娘家,新娘的父亲会把宝瓶里的米倒出炒熟,再将炒好的米装进宝瓶并封好瓶口,用红丝线在瓶口拴上一双红筷子,新娘出门时交给新娘。此仪式的寓意是-祝福两人今后生活幸福美满、成双成对、永不分离。这里“筷”与“快”谐音,含快“早生贵子”之意。这双筷子同时也表达男女双方结合成夫妻的意思。

(三)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禁忌

生活中使用筷子时需注意的禁忌:①忌一双筷子在使用时长短不一,这寓意客人或主人夫妇必有一人要早逝;②忌同一双筷子分别是两种不同的颜色,这样的筷子叫杂色筷,预兆家庭不和睦;③断筷,意味着不好的事情降临。因此,用餐忌讳把折断筷子;④忌用餐时,两个人用四支筷子互相截取食物,这叫截筷,与收纳骨灰时的动作有相似之处;⑤忌办丧事、供奉死者时,将筷子直插在供地祭品上,这被视为供筷。我们在用餐时尤其忌讳将筷子直插在食物上。

筷子除了作餐具用外,还作为表演道具来使用。例如,“筷子舞”,艺人右手握一把筷子,用它敲打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的同时肩部不断耸动,腕部来回灵活翻绕。敲打声清脆悦耳,节奏轻快鲜明,情绪激动热烈。后来,艺人们专门把筷子的一端用小绳绑起来,再缀上长长的红绸,成为表演的道具。

总之,我国的筷子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专利”。 在历史的长河中,筷子文化积淀着寓意深刻的中国礼俗文化。作为文明的产物,筷子是承载的是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谐、团结。

二、俄罗斯的刀叉文化

俄罗斯人的进餐方式是分餐制,俄式西餐主要使用刀、叉和匙。其中可按食物的冷、热、肉、甜等使用不同的刀叉。其他餐具还有锅、碗、瓢、碟、杯等。“据考证,俄罗斯从彼得一世统治起,才开始普遍使用餐刀、餐叉和餐匙的。”餐刀和餐叉是用餐所必需的餐具。俄罗斯人对陶瓷餐具是情有独钟,对餐具的使用也很讲究。

(一)餐桌上使用刀叉的礼俗

俄罗斯人用餐,每人一份,各自吃各自的,一道一道有程序的上菜。在家庭宴会时主人一般会预先为每位用餐者摆好一份餐具:一个大食盘(吃菜用),一个中盘(放置面包,放大盘左);一把叉(放置在大盘与中盘之间)、一把刀、一把匙(放置在大盘右);大小玻璃酒杯二三个(放置在盘子前)。用刀从公盘中取食物,再用叉送入口,一般不能用刀叉着吃东西。在正式的宴会上,俄罗斯人每吃一道菜就更换一副刀叉,将所有的刀叉都摆放在盘子地左右两侧跟上方,用餐时按由外及内的顺序使用,有多少副刀叉就说明有多少道菜。吃不同的食物用不同的叉。例如,吃鱼时用三齿叉,其他菜品用四齿叉,吃凉菜的叉相对其他比较小,吃热菜的叉又比较大。

(二)餐桌上使用刀叉的禁忌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用餐法。例如,面条、鱼、鸡蛋、布丁和果冻不用刀切再食用。俄罗斯的宴会主旋律为“静”。俄罗斯人在进餐时,要求闭嘴咀嚼,喝汤不能吸,吃东西不发出明显的声响。比如:在喝汤时,一定要用勺从盘里一勺一勺舀着喝,要用羹匙的尖正对着嘴,把汤送入口中,禁忌端起盘子对着嘴喝,这样被认为是很失礼的,羹匙要一直放在汤盘里,直到喝完汤;吃面条时,先要用右手拿餐叉叉起两三根面条,然后旋转餐叉,再将面条卷在叉子上送入口中,忌讳用嘴吸面条,发出声响,就餐时更切忌手持刀叉手舞足蹈的谈笑。

尽管俄罗斯人使用刀叉的历史不长,可是刀叉的使用方法却比较繁多。吃肉排时,要将餐叉的齿朝下叉住肉排,再用餐刀切一块吃一块,也可一次将肉排切成数块,然后直接吃。吃鸡鸭时要刀叉并用,只有日常在家中才可以用手拿着吃;面包不必用刀切,可用手撕着吃。俄罗斯人进餐时不让餐、不敬菜。这一点和中国人就餐的方式差异较大。在中国有些地区,不会让菜,不给客人夹菜就会觉得主方失礼,不热情。

中国用餐工具“筷子”就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为底蕴的用餐方式,因为这种用餐工具使用灵活多变,使用餐者在用餐时的坐姿没有严格的要求,中国人喜欢热闹,就餐时聊天喝酒,就餐氛围随意,热闹。但俄罗斯人用餐工具和方式则是典型的“西方”式,刀叉并用,就餐时体态端正谨慎,没有过多地言语交流。“个体”、“独立”的意识比较强。

用餐工具作为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深层次的是两国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俄罗斯人注重“以人为本”。由此,只有探究表层文化的深层次的文化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一个民族,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J].文汇报.笔会,2010.12-14.

[2]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中俄饮食文化对比研究一以用餐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猜你喜欢

中俄对比工具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俄罗斯快递与中俄国际快递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准备工具:步骤:
强强联合!中俄将在航天领域深度合作
“巧用”工具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