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感知之筏 抵美术鉴赏之岸

2021-11-26孙霞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感知鉴赏认知

孙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的深入,小学美术欣赏课在美术课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围绕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以《捣练图》教学为例,进行深入的教学分析,从搭建赏析架构、提升赏析技能、拓展赏析途径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解析和反思,从中来探究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和课堂形式进行有机地链接和整合,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认知 感知 鉴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但是,当前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不够完善,对于作品不能主动探究,只是简单的看画、品画。学生往往把“欣赏·评述”课的重点放在欣赏上,而忽视了评述能力,导致两者之间分离。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呈现欣赏的作品层次不高,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欣赏能力造成学生美术素养欣赏水平没得到开发。本文以五年级《捣练图》为例,授课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改变角度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深层次地欣赏和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不断积累学生的美学知识和识读经验,以及语言表述能力。在美术课堂中,师生通过互动合作来体会美术作品的情感、气氛以及形式语言,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一、依据认知水平,搭建赏析架构

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欣赏一幅传世名作不单是掌握这幅作品的基础知识,还要更深入地了解这幅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在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一)精准把握认知,实现高效欣赏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捣练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授对象为五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很多知识和经验的累积,但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激发这些经验,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根据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能力,精心地设定符合学生审美能力范围的目标。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也是盛唐时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在构图、技法、墨色、细节等方面无不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造诣,每一个方面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重点内容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但是在一节课中每个方面都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能了解学生认知能力的起点,掌握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情况,精准地抓重点,有效整理和提炼知识点。学习此课前,学生根据前几册的教材对于欣赏课的赏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捣练图》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像解构的方法来探究画面的形式美感,通过学习单探究的方式来深度赏析作品。精准地把握认知可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二)精准定位认知,实现明晰路径

上好一堂欣赏课的前提是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捣练图》应该从第三学段(5—6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寻找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地指出了教学的主攻路线,制定教学目標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的深度。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欣赏中国传世名作,了解《捣练图》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学习运用美术语言感受中国传世名作的艺术特点。

2.通过视频欣赏、图例解构、比较分析、观察探索等方法,欣赏《捣练图》的艺术魅力,以提高对中国传世名作的鉴赏能力。

3.学习《捣练图》的创作形式和内容,感受中国传世名作带给后人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动力,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美好感情。

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对人物分工劳作动态的欣赏、仕女工笔画的线条设色特点以及构图的解构分析来了解唐代的绘画艺术风格,在欣赏与评述中感受中国传世名作的文化与艺术魅力。

制定教学目标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师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合理、具体、明确、科学、可操作、有针对性地制定,这样直接提升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展现课堂的教学价值。

二、不断感知体验,提升赏析能力

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设计得巧妙而又精彩,使课堂更具有实效性。当学生对学习欣赏课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而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

(一)还原作品情境,亲身感知场景

《捣练图》是一幅横向的长卷式的中国画,学生观看后第一印象会觉得这是一幅劳动场景的作品,画面中出现很多女子正在辛勤地劳作。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导入部分设置了一个“猜猜我是什么宝贝”的小环节,以一个古代的熨斗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这个熨斗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瞬间把大脑中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的内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然后了解古代人是如何用熨斗来熨烫衣物,之所以了解得很详细,因为有一幅画告诉了我们,那就是《捣练图》。这种带着与本堂课有关的具体实物的导入方法是较为直观有效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

接下来根据学习单上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如:分析作品上的人物都在做什么?可以把作品分成几个部分?能否用简短的话语来谈谈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这三个问题都需要小组合作讨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赏析作品,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内容,初步品味作品内涵和了解唐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二)还原作品语言,深化感知细节

欣赏中国画可以采用“分段式”欣赏法,《捣练图》可分成捣练、缝织、熨烫3个部分,笔者在这个环节对作品进行了“图像分解”,三个部分都有其重点,例如捣练部分重点在工具和人物的动态上,中间细、两边粗的工具特点符合人体工学,中间细使得人物在劳动的时候握起来更舒适,两边粗增加了木棒与练的面积,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中一位贵族妇女挽起衣袖说明她们在工作时的状态是干劲十足,工作很卖力。之后进行古今生活联系,像这样的劳动场景现代也可以看到,比如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活动,现代的打年糕。古代的时候使用工具是在捣练做衣服,现代使用工具是在做吃的食物,这是一种劳动的传承,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教师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例,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也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一部分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领着学生去探索新知。

在缝织部分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单上的问题“比较分析”线条粗细、形态、颜色之间的关系。唐代仕女工笔画的用线非常细腻流畅,用色也很漂亮柔和,有明显的对比,整体显得非常和谐统一。线条的墨色与人物和服饰的颜色互相映衬,十分典雅;在熨烫部分重点让学生模拟场景,请学生上来进行“模拟游戏”,模仿一下画中展练仕女的动态。全班同学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互动、交流,整个过程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两个部分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欣赏氛围,提高学生审美的创造性。整个过程穿插“视频欣赏”,先是分段进行视频观看,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视觉体验。再是整体视频观看,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中间穿插情景模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了解唐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三)还原作品解构,透析感知价值

实物教学比多媒体教学更直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欣赏《捣练图》整体画面时,笔者采用“实物教学法”,请学生依次上台观看仿真实物作品,对于人物的刻画和人物位置的排列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利用学习单对作品进行“构图解构”练习,分析《捣练图》中仕女人物排列位置的特点,通过图像解构的方法探究画面的形式美,用美术语言来对其进行“概括总结”,如疏密、高低、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让学生对于长卷式中国画散点构图的方式更了解。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所能看得见的内容,还有一些是隐藏在画的背后我们所看不见的画家的思想、情感等。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对于唐代人物仕女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欣赏、分析、评述其他仕女画,比如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进而提高学生艺术审美判断能力。其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很多传世名作,这些传世名作不仅在画面上呈现出精彩的内容和情节,而且在画的背后还蕴藏着我们看不见的思想、情感和美感。通过学习传世名作,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三、丰富感知形式,拓展赏析途径

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下是笔者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的一些方法。

(一)依托内容感知,不断拓展赏析重组途径

一堂完整的美术欣赏课其实包含的内容范围很广,例如在欣赏《捣练图》的时候,要了解名作的时代背景、画家的创作风格、创作形式、思想内涵等,但是在一堂课上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课后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拓展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欣赏不能局限于作品的表象,要更深层次地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过程,从而有效地重组和延伸教学内容。可以去搜寻关于《捣练图》更多的教学素材补充到教学课堂中;也可局部改变教学顺序,增强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连贯性;还可以巧妙捕捉课堂生成,这些都是不可预设的课堂亮点,使课堂更精彩、更完美。

(二)依托教法感知,不断拓展赏析优化创新

美术欣赏课需要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打破传统美术欣赏课的局限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欣赏《捣练图》的课堂教学中笔者虽然穿插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情节模拟、实物欣赏等,其实在教学方式上还可以有更多的方法,可以在课前下发导学资料,促进学生课前预习,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也可以在课后依托多媒体工具,如微信、QQ、钉钉等交流工具深入学生学情,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扩大欣赏课的覆盖范围;有条件的还可以带领学生去美术馆、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身临其境地感受名作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依托评价感知,不断拓展赏析多元交互

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评价要多元化和交互式,其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如作品的评价、自我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学生的互评等方面。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是自评、他评和师评,在欣赏课中,评价方式可以进行创新,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情感激励法评价,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表扬的赞美都会给学生送去信心和鼓励;也可采用档案袋评价,每个学生一个档案袋,在完善自己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还可以采用家长参评法,利用多媒体工具开设专题讨论,家校合作的方式利于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小学美术欣赏课《捣练图》的教学实践,笔者感悟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思路,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准确定位每一节课的目标,找到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把课堂交给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173.

[3]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45.

[4]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0.

(平湖市全塘中心小学 浙江嘉兴)

猜你喜欢

感知鉴赏认知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