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异思维:让阅读课堂充满活力

2021-11-22冯树磊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求异思维阅读课堂活力

冯树磊

[摘 要]发展求异思维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更全面、更客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研读文本、问题讨论、语言鉴赏、认知突破、在开放阅读等途径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求异思维;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3-0010-02

求異思维指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究,从而得出不同结论和见解的思维过程。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一般来说,学生的阅读理解大都以求同思维为主,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以顺向为主,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受到诸多限制,理解中的错误很难被发现,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求异思维相对于求同思维来说,具有反向、多维的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求异思维的发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思维僵化、刻板,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在研读文本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多处于浅层阅读的状态,他们关注的焦点大都是情节、人物命运等,很容易忽略文本中的结构、主旨、情感、写法等内容。要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发展,教师可从引领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文本入手,教给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求异意识。

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阅读之后大都会认为课文主要讲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用智谋让周瑜感叹自己的确不如诸葛亮。这种思维是顺向思维,是顺着文本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得出的结论。教师让学生从求异思维的角度出发,认真研读文本内容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求异思维的引领下,学生发现周瑜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没有走出惯性思维的怪圈,他的心里早已认定要想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他认为只要限定了造箭的时间就能够把诸葛亮置于死地,这一认为也导致他对鲁肃所做的一切毫无察觉。

文本教材不仅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范例,也是学生学习思维方法的重要工具。上述教学,教师从文本语言出发,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求异因素,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与发展。

二、在问题讨论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问题是学习的心脏。”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时,教师要具有开放的思想意识,认真筛选问题,给予学生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交流:“五位壮士为了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与敌人周旋,奋勇作战,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之后,五位壮士做出英勇跳崖的举动。假如你是这五位壮士中的一员,你会如何选择?请把你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五位壮士所处的情境之中,交流与敌人进行斗争的方法。虽然学生的方法不一定可行,但不管是哪位学生,他们都绝不投降。

上述教学,教师依据文本内容特点提出与文本接轨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考虑文本中人物的所作所为与自己的区别,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达成共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在语言鉴赏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本的语言非常经典,教师基于文本特点选择适合的语言鉴赏视角,教给学生一些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并对学生的语言鉴赏给予必要的指导,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象。这首现代诗的语言优美,字里行间充满秋的气息。教学时,教师可先引领学生品味鉴赏,让学生说说他们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有学生说黄叶跟大树告别、蟋蟀与阳台告别的拟人化表达让自己感觉很美好。教师趁机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除了教材中描写的事物之外,还想到了哪些关于秋天的事物?它们是如何与秋天告别的?”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氛围中,有的学生说:“小河哗啦哗啦,像在和青蛙告别。”有的学生说:“秋雨滴答滴答,像秋姑娘弹起的琴声。”

上述教学,教师根据文本特点设计语言鉴赏与运用的任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索的机会,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思考、创新,这本身就是学生求异思维的体现与运用过程。

四、在认知突破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具有好奇、求新、否定、开拓等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批判心理引领学生阅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不被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所束缚,逐步突破认知局限。

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一文时,教师提出问题:“对‘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找到车厢里的反常之处,且这些反常之处表现情境的反常:“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教师从求异思维角度出发,启发学生思考:“火车平时给人们的感觉大都是呼啸而过、气势磅礴的,这里的火车却是缓慢行驶的。另外,火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乘客本应该是形形色色的人,可是这个车厢里的乘客怎么尽是妇女和孩子呢?”“另外,这里的反常之处还表现在出现了反常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一位老妇人,她一直在重复数着‘一二三,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老妇人的声音怎么会盖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呢?是不是不合常理?”这些反常之处不同于学生的认知,教师启发学生对这些反常的情境与反常人物展开思考。学生发现:火车的无力暗示车厢里乘客情绪的低沉,因为看不见希望与未来;当人们明白老妇人的“一二三”所代表的含义之后,车厢里一片寂静,因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已经痛到了每一位乘客的心里。

在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不受逻辑思维、演绎思维等其他思维的影响,关注文本的反常之处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认知局限,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

五、在开放阅读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对学生来说,要想思维得到发展,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阅读教学的范围就不能局限于文本教材。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通过汇报、展示、交流等活动形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一文,主要讲述造纸术在我国的起源与发展。除了造纸术外,古代人民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与发展。结合课后选做题中的地动仪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说说古代发明对自己的启发。这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发表自己感触的基础上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汇报、交流、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现出来,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使学生在求异思维中萌发创新意识,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求异思维阅读课堂活力
活力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