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知识的教育立场看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

2021-11-21曹卫星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语文教学

【摘 要】语文因其学科特性在感情和道德感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传承红色基因、根植优秀文化、培育精神品格上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了大量革命文化类的课文,以此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教育立场上看,知识具有生命立场和主体视野、生成立场和过程取向、价值立场和意义关怀三个基本特性。因此,基于知识教育立场的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要在语言学习中坚持“文道统一”,要在情感体验中实现思想的浸润,要在“合纵连横”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要在大任务群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红色文学的有效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立场;革命文化

【作者简介】曹卫星,一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在加强学生党史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的任务上,学校有着责无旁贷的教育责任。语文学科在感情和道德感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少课文也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可以很好地承担革命文化教育任务,“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2。相较之前的语文教材,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革命文化类课文大量增加,这也鲜明地体现了统编教材以此培育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意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同时还要加强情感、态度、信仰、价值观的教育,其关键就是要站在知识的教育立场进行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

一、知识的教育立场

所谓“知识的教育立场”是针对“知识的哲学立场”而言的。我们对于知识的认知,一般都是站在哲学的立场。通常我们将知识界定为: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其中的“客观实际的反映”这一观点就是知识在哲学立场上最为重要的本质。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教育立场,知识的意义就不会仅限于此。郭元祥教授认为,知识在教育立场具有三方面的特性:一是生命立场和主体视野,二是生成立场和过程取向,三是价值立场和意义关怀[2]。关于这三个特性,我们可以作出如下解读。

第一,从知识的内在构成上看,知识有其构成的逻辑结构,而这一结构也是人在實践过程中逐步认识世界的方式与过程。教育学生不应简单地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其心智能力、思维方式、价值体验也能获得同步发展,生命的智慧能得到增长。

第二,从知识的获取过程上看,更注重获取的过程和方法,通过感知与理解、抽象与移情、感悟与升华、体验与反思等过程,生成具有个性体验和思维烙印的发展性、创造性结果。也就是说,教育立场上的知识不只是人类实践的认知结果,还包括主体在获取知识时的体验与思考,是客观事实与个性体验的结合。

第三,从知识具有的意义上看,除了知识本身具有的实用性,还可能具有文化属性,蕴含对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乃至对人整个精神世界的启迪作用。知识就像是一粒种子,一粒包含着思想、智慧、精神、道德的种子。从教育立场上看,学生学习知识,一方面是在认知与理解客观层面上的“公共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获取知识来认识世界,将知识这粒种子培育成个体的思想、智慧、精神和美德。

所以,教师站在教育立场看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要注意分解知识,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还要赋予知识人文关怀,将知识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契合。

二、知识教育立场下的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

(一)参与:在语言学习中坚持“文道统一”

“文”(文学知识)与“道”(人文感化)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也是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有些教师由于不自觉地将两者对立,没法处理好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要么将语文课异化成思想政治课,滑入纯说教的泥潭;要么将语文课上成纯训练的技术课,陷入技术教学的泥沼。其实,“文”与“道”是语文无法分割的两面,离开“文”,“道”无以安身;离开“道”,“文”将不“文”。“只有坚持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辩证统一,才能切实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使学生既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文能力,又受到思想教育,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3]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也是如此,如果因其思想性极强的特点而一味强调道德教化作用,教学就很容易背离语文教学的本质,陷入说教之中;如果一味强调其工具性,则必然忽视革命思想对学生的熏陶,只见技术不见人。因此,革命文化类课文更要注重“文道统一”,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教育,让“文”与“道”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想要“文”与“道”融合,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学生经历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在感知与理解、抽象与移情、感悟与升华、体验与反思的过程中,充分触摸知识的表征、逻辑形式、意义价值。如教学《军神》一课可以分四步实施。第一步,品细节,感受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抓住术前、术中、术后描写刘伯承动作、神态的句子以及刘伯承的发言,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第二步,查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适度介绍历史中真实的刘伯承,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对革命领袖产生崇敬之情。第三步,抓写法,体悟写作效果。引导学生关注沃克医生的表现来进一步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第四步,促表达,实现主客观融合。通过写作让学生与文中之人对话,写一写想对刘伯承说的话,或者就现实中刘伯承的事迹开展主题阅读与交流。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始终是紧扣具体语言文字展开的,既聚焦于文本语言的表达,又潜在地得到人文精神的涵养,“文”与“道”得以有效融合。

(二)移情:在情感体验中实现思想浸润

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多种多样,“移情”便是其中一种。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因为“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4]。特别是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者都在其中投注了许多情感与期待。但是由于时代的隔阂,学生对旧中国的苦难没有直接的感触,学习时很容易游离于文本背景之外,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成为空泛的说教,德育工作收效甚微。因此,教学革命文化类课文必须要把情感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让学生直抵人物的心灵世界,体验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聚散离愁、壮志豪情、欢乐悲喜、酸甜苦辣,才能从中感受到革命志士心怀天下的博大情怀,与文中之人同悲悯、共呼吸。

例如在教學《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时,教师可以突出一个“情”字,以“情”贯穿教学始终。首先可以展示“激情”,通过播放有关雷锋的歌或者视频,让学生看到雷锋服务人民的满腔激情,回到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接着是“入情”,适度补充雷锋的事迹,再透过课文的文字让学生想象雷锋助人的场景,激发学生对雷锋的赞美和崇敬;然后是“传情”,通过对诗歌的诵读展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将无声的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溢满情感的语言,使“情”“文”“声”三者碰撞融合;最后是“移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做小雷锋,通过具体的行动体验助人的快乐,再指导学生通过仿写实现思想和精神的回应。这一教学设计中,情感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因子,学生经历“激情—入情—传情—移情”四个阶段的情感熏陶,在深度的情感体验中浸润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三)联结:在“合纵连横”中促进深度学习

“合纵连横”的联结式教学使语文教学的广度得到拓宽,使知识以某种关联依序组合,呈现结构化的教学系统。具体而言,“知识具有三种依存方式,即背景依存、逻辑依存和经验依存”。“知识的三种依存方式就客观地要求教学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背景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与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生命成长、情感体验、精神与价值观联系起来,只有建立起了这种稳固的联系,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学习才具有了现实可能性。”[5]教学中要做到知识的联结可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有意将文本中的知识前后贯通,把个别知识放到整个知识结构中去理解,全面、透彻地体会句与段的含义,发现句与段之间的联系或者作者的表达意图等;二是横向拓宽,围绕个别知识找到(或者联想)相关、相似、相反的事物,在比较中促进理解;三是纵向深入,将个别知识与社会、民族、传统文化背景联结,实现主客观沟通;四是生活联结,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和体验,进而对知识进行诠释。同时,教师在联结时要注意打破课堂和教材的藩篱,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外延伸,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让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舞台,成为运用语文的天地。

如教学《升国旗》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联结。一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电视中升国旗的场景,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从中回忆和感受升旗仪式中表现出的庄严感、肃穆感。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国旗知识,让学生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五星的象征意义以及升国旗的意义等,增强爱国旗、敬国旗的意识。三是认真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注意在仪式中立正、敬礼、唱国歌,将爱国主义教育化为实际的行动。通过这样的联结教学,知识就能超出一般意义上的认知层面,有了价值立场和意义关怀。

(四)融合:在大任务群中提升综合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这些学习任务群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1]8-9虽然“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并不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但鉴于它能有效打开学习空间,推动学生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的综合发展,我们也可以提前采用这一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统编教材将诸多语文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到各个单元中,改变了以往知识教学分散、割裂的状态,实现语文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建构。而这也为我们开展大任务教学提供了方便。

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有《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革命文化类课文,并在“阅读链接”中安排了《囚歌》一诗,在“日积月累”中又安排了一组爱国警句,显然是编者有意将同主题的课文集中编排于一个单元中。我们正可把一个主题单元看作一个任务群,围绕该任务群进行项目设计。任务一“课文中的革命精神”,学生独立阅读四篇课文,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小组内交流。任务二“重走长征路”,该任务下有四个小任务。1.诵读并体会《七律·长征》中的感情,搜集史料画出长征路线示意图,并将诗中提到的重要事件在图中标注出来。2.召开故事会,每个小组推出一个代表向全班讲述红军长征中最令自己感动的故事。3.搜集毛泽东有关长征的诗词,如《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在班级内开展长征诗词朗诵会。4.举行以长征或者爱国诗词为主题的书法比赛。任务三“点面结合学描写”,该任务下有两个小任务。1.认真阅读《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两篇文章,说说文中“点”“面”是怎样结合的,这样描写的好处是什么。2.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学校开展的故事会、诗词朗读会、书法比赛等场面,也可以选择校外场面进行描写。任务四“我手写我心”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篇课文写自己的读后感。以上四个任务超出简单的知识识记和能力培养,也超越一般的革命精神教育,将语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培养融合在大任务中,能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革命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在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努力探求最佳教学路径,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让一抹革命的红色烛光照亮学生前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郭元祥.知识的教育学立场[G]//郭元祥.深度教学研究(第一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3]陈先云.“文道统一”原则下教材选编特点及教学建议:以统编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为例[J].江苏教育,2019(10):7-10,13.

[4]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伍远岳.深度教学:内涵、特征与标准[G]//郭元祥.深度教学研究(第一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朱晓灿)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语文教学
新时期我国革命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