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1-11-20靳小香

红豆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语感文言文

靳小香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过于注重单个词汇的对照翻译,缺少对于文言文语境语感教学培养,无法对文言文背后文化线索进行深入挖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初中语文教学在开展文言文教学只能够,应当强化语感培养,增进古代文化知识普及内容,规避单一割裂式的词汇教学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教学;语文;文言文;语感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语言用语表达习惯之间有着较大差异,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文言文内容,面临较大困难。在学习过程中,文言文的阅读、翻译和理解成为核心难关,教师教学效果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学生丧失对于文言文乃至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观察中大部分初中生出现的语文成绩下滑,很大程度与文言文学习困难紧密相关。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充分发现教学问题,通过积极主动的教学方式调整,改出教学困境,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能力。

一、现阶段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缺少语感培养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学生的语言掌握来源于对于第二语言语境语感能力的培养。文言文虽然同样作为汉语母语,但是在语法、语用规律方面与现代汉语的差距同样十分巨大,因此学生文言文能力的提升应当遵循语言习得逻辑,通过语境语感的培养来帮助学生建构感知力。但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进行文言文课程教学当中,仍然延续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即通过将文言文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白话文的方式,使学生以白话文视角对文言文内容进行理解。这导致学生很难形成对于文言文语言表意的正确认知。与此同时,在翻译过程中,教师通常利用文言文词汇的古今异同来进行互译,这使得学生更多掌握割裂的文言文词汇,而很难从整体层面认识、了解文言文特征,无法深入到文言文的情境当中,对文言文形成理解。

(二)对于文言文的文化内涵引申较少

文言文是古代思想文化的结晶,体现着古代人对于自然、社会、人文的思考。但是文言文教学开展中,教师缺少从文化背景层面,对文言文的历史文化背景、精神品质进行介绍,教学中通常仅以注释为内容,对文言文的出处进行简单说明,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记忆,但是文言文的出处作品是怎样的古代文化作品、选篇文言文在其中是怎样的存在、传达了怎样的文化精神等,教师较少涉猎。这也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多停留在语言表面,难以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角度形成对于文言文的文化感受,产生学习兴趣。

二、提升教学质量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基于整体思维进行语境培养

学生想要进入到文言文所创设的语境当中,形成自然而然的语言感知,教师在教学当中就必须放弃前后割裂、单纯的词汇翻译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从整体视角将文言文作品视作一个整体,开展教学。在众多教学工具当中,以思维导图为代表的整体性教学工具可以进入到教学当中,为教学工作提供辅助。值得注意的是,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大部分以叙事内容为主,故事性较强。思维导图可以将文言文故事以直观的形式进行段落划分,使学生通过直观体验来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脉络和最终的结果。例如《湖心亭看雪》这篇小品文,就通过作者视角,记录了西湖下了大雪的景色这一时间背景,引出了作者乘船游湖,来到湖心亭饮酒的故事情节,最后以“舟子”对于作者的评述作为结尾。这篇文章较为简短,语言平实无华。教师通过设置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文章框架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文章阅读。思维导图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障碍,进而能够深入到文言文所建构的场景当中,通过作者所运用的写景语言,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二)融入文化背景增進学生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文化价值的认同来源于文化背景潜移默化所带来的影响。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影视剧作品当中或多或少能够接触到一些传统文化内容,这些文化内容以多姿多彩、深入人心的表现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欢欣鼓舞。语文课程当中的文言文相比于这类文化现象,是一种内容更为集中、更为真实的文化展现方式,初中文言文课文中有大量的文言文作品呈现出了坚忍不拔、诚实守信、追求诗意生活等精神品质和生活情趣,这些内容有着历史文化的背景,同时也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可以尝试深入挖掘文化现象,通过与学生熟知、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内容相互结合,使文化价值的感知力更为突出。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能够自然而然地完成文言文作者、创作场景、表达精神的具象化联想,使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更加突出。例如初中文言文课文当中的《出师表》就是三国时期名臣诸葛亮所创作的书信体文章,其中展现了诸葛亮对于蜀汉发展的希望,同时提出了对于后主刘禅的寄托,情真意切,令人动容。与此同时,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知名度极高,初中学生或多或少了解三国故事,会对诸葛亮这个人物产生感情。在教学当中,教师便可以将诸葛亮的人物事迹作为教学主要线索,进一步解析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蕴含的殷切情感,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的体会到《出师表》中蕴含的作者情绪,并在内心深处形成认同感,增进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提升文言文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卢亚娜,张祎.疫情防控期间初中语文文言文在线教学探索——以《核舟记》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7):94-99.

[2]孙贞锴.也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对《湖心亭看雪》教学细节之审视[J].语文建设,2020(11):51-55.

[3]周教明.批判性思维视角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10):50-52.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语感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