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探析

2021-11-20朱寒

红豆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劳动教育高职

朱寒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不仅为社会输送了许多高素养人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劳动教育作为人们素质的基础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在高职院校中渗透劳动教育,既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其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也有助于磨练学生意志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创新精神与协作精神有效提高。基于此,本文针对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策略,旨在为高职教育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发展;高职;劳动教育;策略

前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我国教育领域现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始终都是重中之重。而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在高职学生教育中,不仅能强化学生身体素养,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态度。因此,高职教育教师应基于职业发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职业观念,也有利于促进其灵活就业,对学生职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应拥有良好的身心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加强劳动教育恰恰是推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由于部分高职学生受传统教育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毕业后一味盲目追求大公司、高薪资的管理型工作,导致就业过程中时常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及时摒弃该种观念,使其明确社会岗位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其次,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技能的提高作为职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其不同的劳动形式能够实现相同的人生价值。对于处在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劳动教育不仅仅有着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与综合素养的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与健康的劳动态度。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开展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知职业,并对自身有清晰认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从而珍惜当下,建立发展、朴实的职业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教育认知

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多数教师都忽略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并未重視其标准建设,导致多数劳动教育的开展只是单纯传授学生劳动技术与劳动技能,没有将其中蕴含的教育信息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使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与此同时,部分高职学生独立自主观念较为薄弱,家庭及社会对于劳动的片面化、碎片化认知,造成学生轻视劳动、逃避劳动的现象,对培养其良好的劳动素养有着不良影响。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

劳动教育通常是指实践活动与课程。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教师普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实践课程理论化,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懈怠,导致教学效果既不尽如人意,也浪费了实践课程资源。理论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仅仅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却没有真正完善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缺乏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忽略提升自身劳动素养。此外,不同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的专业特点与实践课程,目前,多数院校并未配备专业的实践设备,在客观方面限制了学生学习与发展,对顺利实施劳动教育课程造成了一定阻碍。

三、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策略

(一)增强教育认识

高职学生作为今后构建社会的主力资源,院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教育,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从而达到劳动教育育人的目标。首先,劳动教育的实践是高职学生明确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师需转变学生传统劳动观念,完善其劳动素养。部分高职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劳动教育并无用处,甚至出现轻视心理,导致其综合素养无法有效提升。针对该现象,高职教育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时,以多元化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普及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提升自身劳动技能,才能为今后职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使学生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还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与环保意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强环境教育刻不容缓。高职教育教师可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公益劳动等实践,使其深入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如此一来,既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也有助于提升其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完善课程体系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为使院校实现较好的劳动教育育人效果,教师应从根本上加强重视劳动教育,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定严格的劳动教育方针政策及实施标准,明确课堂教育目标,开展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劳动教育。首先,在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时,高职院校应设立课程管理体制,将劳动课程变为学生必修课,鼓励学生参与多种劳动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与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全面、具体及科学的评估体系,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考核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社会实践、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学习态度以及劳动观念等方面的表现。在评估方面则可通过调查法、问卷法、观察法以及评议法等,采取同学互评与自我测评结合的评价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劳动教育情况,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其次,劳动教育作为高职学生的实践课程,教师不应将实践活动理论化,而是应以实践学习为主。教师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时,需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其职业发展趋势,明确学生实际工作的重难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保障实践课程与社会发展的紧密性。同时,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教师也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让学生正常学习即可,无需一味重复讲解,注重组织学生多多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

(三)弘扬劳动精神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也有利于发展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因此,高职院校教育教师应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弘扬劳动精神文化,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无形之中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其能与社会、生活多多接触,使其主动参与公益劳动,并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更高层次的强化劳动教育,以职业发展规划课程体系,以创新创业教育等为抓手,有效弘扬劳动精神文化,培养学生善于创造、勤于劳动的优良品质,让学生能在劳动教育中,创造未来、成就自我,不断完善其综合素养。其次,高职教育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明确劳动教育对其发展的重要意义。就现今社会发展情况而言,社会越发重视学生劳动精神及其创新应用能力等。因此,教师可通过广播、讲座、网络等多元化的载体形式,在校内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合理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介,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掌握劳动实践技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建设教育基地

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基地建设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劳动精神有着积极影响。因此,高职教育教师需提升对基地建设的重视,及时加强建设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促进其主动创新与探索,实现学生劳动技能有效提升的目标。首先,劳动素养不仅是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建设劳动教育基地,高职学生能够强化自身劳动意识,无形之中培养自身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有效提升自身劳动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可开展社会实践基地、工学结合基地以及实习基地等,基于集体劳动与自我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选取较为适宜的实践场地。其次,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使其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方面,劳动教育基地有利于高职学生及时了解并掌握产业结构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对强化其劳动技能有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在参与职业岗位锻炼时,明确岗位需求,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高校教育教师应积极探索建设劳动教育基地,为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精神,对其今后就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职教师应及时增强学生劳动教育认知,完善课程体系,弘扬劳动精神,建设相应的教育基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梅梅,陈瑾.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探析[J].职教通讯,2011(10):76-78.

[2]曾美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J].科学咨询,2019(26):19-20.

[3]陈珊珊,王薇薇.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職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分析[J].教育界,2016(21):137-137.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劳动教育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