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在大自然里穿行

2021-11-20高蕾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诗韵儿童诗诵读

高蕾

[摘 要]儿童诗是以儿童化的语言姿态、儿童化的立场和视角、诗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儿童的情态和心声的文学样式。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诵读儿童诗,使其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情味、读出品味。在品赏时让学生体悟诗句背后所隐藏的情味和意蕴,感受“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的道理。只有拨动孩子的心弦,才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创作兴趣,从而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趣味,保持一颗诗心,有一个充满诗意的美好的童年。

[关键词]诵读;儿童诗;诗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1-0084-04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它以精湛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优美的画面、精湛的艺术为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它以儿童化的语言姿态、儿童化的立场和视角、诗歌的艺术形式,表达儿童的情态和心声;它的内容简短浅显却耐人寻味,细细咀嚼,就能发现其中蕴涵着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它像一个朋友,带着所有关乎生命的故事情节走进儿童的生活。

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让我们借助儿童诗,为儿童安上想象的翅膀,激起童心的飞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诵读儿歌、学生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诗教学是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好教材。

一、诵读儿童诗,感受诗韵

儿童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句式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美。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儿童诗,使其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语感,感受语言的优美,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让学生读出韵味。儿童诗语言高度凝练,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一定能读出它的韵味。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出节奏和语气,还要读出意蕴。

诵读,让学生读出情味。情是作家写文章的魂,它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学生要能透过字眼,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与作者产生共鸣,心、情都要随着文章跳动,这样才能读出诗词的儿女情,山水音,童趣真,也就读出了诗词的“情”点。

诵读,还要让学生从中学会品味。赏读儿童诗重在品味,通过品味作品的文学语言来把握艺术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来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情感,感悟作品的艺术技巧,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感受,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就是一首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它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在这首儿童诗的教学中,笔者在让学生吟诵中采用合作朗读与个性化朗读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吟诵中充分感受原始森林的辽阔丰茂、祖先的自由自在。

(一)独个朗读,获诗句之趣

不同的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的不同,对文本的体会也会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应倡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会。

在《祖先的摇篮》这首儿童诗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

师:现在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想一想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生自读第一小节。

师:谁来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生:大。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呢?

生:一望无边。

师:你来读一读这句话(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

师:是啊,一眼望不到边,多大啊!

师:谁也想说说你从哪儿知道了些什么?

预设: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师:是的,从这儿我们就知道祖先的摇篮非常大!你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生读。

师:多大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很大很大的摇篮……

师:谁还想说说你从哪儿知道了些什么?

生:摇篮很浓绿。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那浓绿的树荫遮住了蓝天。

师:是什么遮住了蓝天?

生:那浓绿的树荫。

师:是啊,多大啊。你也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文本后,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有的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了摇篮很大,有的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了摇篮很绿。这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

(二)合作朗读,悟诗句之妙

儿童诗教学中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倡导个性化朗读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朗读、师生合作朗读、配乐读、表演读、男女生分组朗读等形式。

采用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创设情境,把抽象的诗境幻化成具体的画面,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诗,使学生乐于诵读儿童诗。接着教师引导男女生分组朗读儿童诗,在儿童诗《祖先的摇篮》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师:第二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那浓绿的、大大的树荫是怎樣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组图,配乐)这就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它辽阔、广大,美丽而又神秘。

生观看组图。

师:我们仿佛来到了这个绿色的世界,诗意的世界。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师引读(配乐):来,女生,爷爷说……齐读。

女生齐读。

师:祖先的摇篮多么的绿、多么的大啊!男生也来读一读!(配乐)

男生齐读。

美妙的音乐和富有感染力的引语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美读的天地。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抒发了情感,感受到了儿童诗的音律美。

采用师生合作朗读时,通过教师引读,学生配合着适时听读,引导学生用心感悟儿童诗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祖先的摇篮》一文中,笔者是这样引读的:

师:瞧,这些动物植物都成了孩子们的伙伴了呀,如果你在这片原始森林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开心……

师:请你开心地读一读。

生读。

师:多么快乐啊,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

师引读: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也在这里……

生接读。

教师带着问题去引读,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后跟读,通过对文中关键词句的反复诵读、咀嚼玩味,在学生的心灵和大自然之间架起桥梁,学生感受着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得多么开心、自由自在,从而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大部分内容都涉及自然。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首永远读不完、读不厌的诗。孩子的天性就是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热爱鸟兽虫鱼。儿童诗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了灵动的色彩,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孩子们亲密的小伙伴,孩子们读诗便是在漫步自然、沐浴阳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赏析儿童诗,体会诗意

儿童诗的诵读和欣赏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如果说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启迪灵感,增强其原创力,感受诗的韵律美,那么欣赏就是可以把学生对儿童诗的一种初步、朦朦胧胧的喜爱之情转化为对儿童诗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体悟诗句背后所隱藏的情味和意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孩子具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感。他们的心与诗的心最近,他们的感觉与诗相通,孩子的世界就是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诗句想象诗中蕴藏的意境,领悟诗中蕴含的情感,鼓励儿童去发现诗人写作的奥秘。

(一)理解诗意,品赏诗句

如何引领学生理解、品赏出诗句背后隐藏的那份情、那种味呢?在《祖先的摇篮》这首儿童诗中,诗人以学生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了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师: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绿色的摇篮里,那他们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呢?我们用圆圈圈出我们的祖先可能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

生: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师:老师这里的词是这样的(板书( )野兔),你能给它加上一个动词,让它和跟野兔赛跑意思一样吗?

生:追野兔。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词是这样的(板书( )蘑菇),谁能给它加上一个动词,让它和书上意思一样?

生:采蘑菇、看蘑菇……

师:那我这样读:“可曾在那片草地上追野兔、采蘑菇。”这样也很顺呀,可作者为什么没有像老师说的这样写呢?

生:追野兔感觉要吃野兔,就没有这么有意思了……

师:是啊,小朋友们,诗歌的语言啊后面跟前面有了变化,我们带着欣赏的心情,读起来会更加有趣味,不信,我们就来读一读吧。

师指生读第2小节。(1-2人)

师:我们祖先的生活多么自由自在啊,我们来合作读一读。

学生们非常喜欢这首诗,但因为这首诗语言比较凝练,内容较为抽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光从诗句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祖先的摇篮》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   )野兔、(   )蘑菇。学生的思路便立刻打开,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认知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学生说追野兔,有学生说赛野兔……有学生说采蘑菇,有学生说赏蘑菇……这时教师再适时引导,将单纯的照样子说一说深化为对诗歌内容的赏析,学生们带着独立思考时感受到的原始森林中的乐趣再次走进诗歌,学生已经真正融入诗歌,成为“诗中之人”。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是多么快乐、多么自由自在,从而真正体会到了诗意。

(二)感受诗境,品赏诗句

每首儿童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儿童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赏,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使儿童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力,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原始森林里青翠苍茫,清秀明净。

师(指导读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师: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生:我们的祖先过着质朴率真的一种田园生活,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师: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生1:我们的祖先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

生2: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掏鹊蛋。

生3:有的在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师: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

师: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

儿童诗不仅语言美,而且诗意美、情感美。正如诗人金波说:“那种属于音乐拨动心弦般的感动,那种属于绘画情景交融似的感受,那种如歌如舞让情感陶陶然的共鸣,都让我们体验到读诗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差异。” 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再到感受诗意,品赏诗句,从而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进行诗歌教学,并非要把孩子培养成诗人,要写出多么优美的诗歌,而是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永远保持一颗诗心,去追寻诗意的人生。

三、模仿儿童诗,激发想象

我们进行诗歌教学,并非要把孩子培养成诗人,而是要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优美,让孩子们永远保持一颗诗心,去追寻诗意的人生。

(一)想象场景,感受画面美

画与诗原可相提并论,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可见儿童诗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那么,怎样启发学生的想象,使其感受到画面美呢?如:

师读: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师:这些都是作者真的看到的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问号。

师:你不仅关注了词语,还关注了标点符号,这不是作者看到的。

生2:我想。

师:看来这些都是作者的猜想。

師:还有吗?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生3:可曾。

师:是啊,实际上这些都是作者的猜想,这些猜想让我们感受到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生活得多么的悠闲和快乐!

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歌,还想象出了画面。学生打开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儿童诗的画面美。

(二)融情入境,体会意境美

在儿童诗中,作者在描绘画面的同时,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意愿寄托其中,从而创造出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诗歌也因此有了意境美。因此,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会诗的意境美。如在《祖先的摇篮》这首儿童诗的教学中,教师提出:谁来说说,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干什么呢?

生:采野蔷薇、逗小松鼠、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师:真棒,你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瞧,这些动物植物都成了孩子们的伙伴了呀,如果你在这片原始森林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开心……

师:多么快乐啊,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引读)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也在这里……

师:老师给这几个小朋友配上音乐,我们也把它来组成一首诗。其他小朋友读第一小节,帮他们起个头。

儿童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在教学中,让学生交流讨论,结合教师的情境设置,对照诗句说说自己对诗的理解,使孩子们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童心洋溢,表达诗意美

学生通过对儿童诗的欣赏和诵读,感受到节奏、声韵的美感,感受到儿童诗的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从而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产生模仿和表达的欲望。在《祖先的摇篮》这首儿童诗的教学中,笔者就让儿童在学了诗的第二段后,模仿这首诗第二段的结构、形式,换上其他意象进行片段仿写。

师:接下来,我们就继续用读一读、圈一圈、想一想的方法来学习第3小节。现在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读第三小节,再在文中圈出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干什么呢?然后再想一想我们的祖先还会在原始森林里干什么呢?尝试用诗歌的形式来说一说。

……

师:真是太开心了,现在谁能仿照着第2或第3小节说说我们的祖先还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呢?

出示:我想——                     那时候

我们的祖先,            孩子们也在这里

可曾在                                                  ,

,                               吗?

?                也在这里

可曾在                                                    ,

,                              吗?

生1: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小河边听青蛙唱歌,逮小鱼?

生2:可曾在大树下乘凉,看蝴蝶跳舞?

生3: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捉蜻蜓,看小松鼠吗?

生4:也在这里跳房子,捉迷藏吗?

……

师:老师给这几个小朋友配上音乐,我们也把它来组成一首诗。其他小朋友读第一小节,帮他们起个头。(引读)爷爷说……

正如有人说:只有心灵纯粹,拥有童心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诗歌,所以每一个孩子就是一位小小的诗人。课堂上,学生们展开想象,仿写童诗,一个个诗的片段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更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纯真与善良,更看到了孩子们小试牛刀后的喜悦,而这都是儿童诗给予他们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爱幻想,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记忆力强,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他们那种对语言的天然敏感,决定了他们对语言文化接受的迅速。在儿童文学浩瀚的海洋中,儿童诗清新活泼,质朴纯真,朗朗上口,散发着真、善、美的气息。欣赏儿童诗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纯真的文学趣味中,感受诗歌的美妙与情趣,还可以让学生获得阅读的快乐与滋养,体会儿童诗“诗意的表达”。一首优秀的儿童诗,它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引起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趣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孩子拥有一个充满诗意的美好的童年。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 张雨森.“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及其教学实践的研究 [D]. 上海师范大学,2018.

[3] 王宜振.现代诗歌教育(普及读本)[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4] 张一凡.童心灿烂,诗情飞扬——小学语文中儿童诗歌教学的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29).

[5] 李吉林.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6] 金波.金波论儿童诗[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

[7] 刘淑萍.让童言稚语焕发诗情画意——儿童诗创编教学探索 [J].教书育人,2015(04).

[8] 周鲁迪.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9] 戴婧.苏教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5.

[10] 丁云.儿童天生就是诗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诗韵儿童诗诵读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教案《创作儿童诗》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菊花诗韵
骑途雨纷纷,古城诗韵韵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季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