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经典诵读对提升高中生道德修养的意义和作用

2021-11-18李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6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国学经典诵读

李芳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它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融汇在国学经典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風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滋养学生的心灵、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提升自信自强的人格、完善和美诚信的品质,使学生的精神更加坚毅、视野更加开阔、情怀博大、品格更加高尚。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道德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而国学经典就是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故传统文化当中的经典对提升高中生的道德修养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充满了做人之理、立世之本、处世之则,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魂魄之所在、民族精神之所存,凝聚浓缩了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是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优秀工具,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天下为公”的胸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有着显著的作用。

《资治通鉴》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就是说,德育远比智育重要,一个人的品质也远远重于他的学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做一个德行高尚、心地纯良的“真”人。但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精神文明却出现了滑坡,一些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着少年的身心成长。大部头的经典书目被琳琅满目的漫画取代,纸质书籍被网上阅读、手机阅读取代,漫画、玄幻等“快餐文化”成为当今学生交流的主要话题,这对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弊大于利,而众多“明德育人”的经典文学反被冷落,事实是这些经典正是滋养历代高贤大能的“沃土”,培养了无数德行高尚的前辈。现如今用这些“沃土”来滋润我们的学生,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学生德育缺失的现状,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水平,实现让学生身心与智力均健康成长的目的。为此,本篇文章将以《四书》为根据,来论证经典诵读对提升高中生品德修养的作用和意义。

《大学》中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者以财发身”是指用钱财发展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仁者以身发财”是指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财富,即所谓的人为财死。这一则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生命中的财富。

《中庸》中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孟子》中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这两则告诉学生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

《中庸》中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它告诉学生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的重要性。

《论语》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以上四则告诉学生应该如何与周围的人交往和相处。

《论语》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它告诉学生,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只有以诚信立身,取信于人,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论语》中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以上二则告诉学生谨言慎行的道理。

《论语》中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它告诉学生做人要有一种与人为善的态度、宽广的胸襟、博大的情怀。

《论语》中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上两则告诉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自我反省。

《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让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深刻地烙印在了学生的心中。

《孟子》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它告诉学生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和一个真正的人。

《孟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告诉学生艰难困苦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它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融汇在国学经典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通过诵读会植根在学生们的心里。 学生经过国学经典的熏陶,不断接受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效果。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的同时,又受到教育和启迪,学长补短,怡养美德,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学生的品德也息息相关,国学经典诵读不仅对纠正学生的不良品行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融汇在国学经典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通过诵读会植根在学生们的心里,正是基于此,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代代传承,我们的根才永远不被忘怀,道德素质也必然将得到提高,德育教育环境也必将越来越好!所以,经典诵读对提升高中生道德修养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坚信在学校、社会、家长还有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经典诵读对提升高中生道德修养的意义和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的。

参考文献:

[1]叶田会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中国校外教育,2019(11):116.

[2]王丽 初中语文教学结合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研究.学周刊,2019(14):52.

[3]詹立铖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学周刊,2019(13):80-81.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国学经典诵读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