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校评价育人的创新与实践

2021-11-18李根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

李根

摘   要:“苹果银行”是依托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立足学校办学实际,紧扣学生发展现状而摸索出的一种德育评价模式。其旨在以创新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引领学生在参与评价和享受评价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身德性的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通过从对“苹果银行”的初步认识、“苹果银行”的价值探索以及“苹果银行”的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试图在认知中不断升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学校德育评价育人铸魂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苹果银行”;评价育人;初步认识;价值探索;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0-0025-04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实,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自然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被赋予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重任的学生,对他们的评价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和茁壮成长,从长远角度看,还关系到民族复兴大任和国家发展全局。所以,改革学生评价,摸索更加多元的评价方法,设计更加科学的评价目标,构建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早已迫在眉睫。在这股教育评价改革春风的吹拂下,笔者所在学校立足校情,紧扣学情,以“苹果银行”为依托,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开展了积极有效的评价育人的实践与研究,力图以创新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引领学生在参与评价和享受评价中实现自我价值,助力自身成长。

一、“苹果银行”的初步认识

“苹果银行”,顾名思义与银行脱不了关系,但是它又并非实际意义上的银行,更多的是借用了社会上“银行储蓄”的经营模式,以“苹果币”为媒介,以“榜样教育”为途径,以“激励进取”为指向,以“全面发展”为旨归的一种校本化层面的德育评价手段和育人模式。它是學校深入贯彻和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点落脚在改革学生评价的一项创新举措和实践路径。

在运营模式上,“苹果银行”设立一个校级总行,用于全面指导学校“苹果银行”德育评价的整体实施。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龄段特点,“苹果银行”在每个班级又下设一个分行,用于各班主任依托“苹果银行·校级总行”的实施理念和评价形式。结合班本化的评价内容,优化“苹果银行·班级分行”的评价细则,有针对性地在班级层面有效落实和推进“苹果银行”这种评价育人模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成长为“最美的自己”。

与此同时,在育人模式上,“苹果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评价的全面性、多样性和实效性。它以短期目标为激励,紧扣21天好习惯打卡等个性化习惯养成目标,助力学生在过程性满足中提升自我内驱力,培养向上向善的积极心态。它还以长期目标为引领,依托个性化评优机制,促使学生在阶段性收获中炼就强大行动力,激发昂扬奋进的前进动力。“苹果银行”,以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辅相成的形式,让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相互交融中实现了价值的最优化,自然也会让身处评价之中的学生得到最优化的教育。这或许正是“苹果银行”融入学校德育评价的初心所在。

二、“苹果银行”的价值探索

“苹果银行”是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因校情、班情以及学情等综合因素而生的一种学校评价育人的新样态,其背后担负着重要的教育使命,也蕴藏着巨大的育人价值。它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既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也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更对家校合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重要补充力量。

(一)“苹果银行”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重要媒介

“苹果银行”,融合社会上“银行储蓄”经营模式与学校里“苹苹果果”卡通形象于一体,凭借其自身的创意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在学校一经推行,就深受学生的一致好评。细细剖析“苹果银行”的形式和内容,不难发现,其育人价值的发挥关键还是依赖于评价作用的彰显。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评价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其实,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评价背后所蕴藏的激励力量。众所周知,评价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它多半也会给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初步的定性,或好、或坏、或中立,观点鲜明。然而,无论是好的、坏的、还是中立的评价,其背后都会包含一层好的寄托与期待。“苹果银行”正是秉承着这份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的美好愿景而成立的。在这份美好的评价愿景引领下,“苹果银行”自然就成为了学生心向往之而行必趋之的美好事物。在“苹果银行”评价模式的激励下,学生的成长动力变得更强了,跨越艰难、迈过险阻的勇气变得更坚定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得到了长足培养。

(二)“苹果银行”是助力教师教育管理的有力抓手

“苹果银行”这一评价模式不仅在学生群体中倍受青睐,其在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诚如昔日教师的教育管理,往往靠自身主观能动性多一些。倘若自己是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可能实施教育管理的方法就会多一些,教育的效果自然也会好一些。倘若自己是一位缺乏经验的教师,可能实施教育管理的方法就会很少,教育的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以人为维系的“人治”教育。然而,“苹果银行”这一评价模式,恰好与之相反,它是给教师的教育管理提供现成的、相对模式化的方法,引领教师依“法”施教。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方法为维系的教育方式。无论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缺乏经验的教师,都可以依循着“苹果银行”中的评价形式和内容实施教育管理。例如,对于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教师及时奖励的“苹果币”就是实施课堂教育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因为小小的一枚“苹果币”在经过不断地积蓄后能够实现学生的心愿,背后蕴藏的大能量是鞭策学生受管教和约束的强大动力。所以,用好“苹果银行”这一评价模式,是助力教师教育管理的有利抓手。

(三)“苹果银行”是凝聚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载体

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特别是家庭和学校的优势互补与强强联合,形成教育合力,才是孩子成长、成人的关键。学校“苹果银行”这一评价模式,正是契合家校合作而搭建的坚实桥梁。它一头连接着家庭,广泛吸纳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用家庭力量助推评价不断深化;另一头连接着学校,调动学校一切资源融入到评价中去,用学校力量实现育人效益最大化。虽然“苹果银行”的实施对象是学生,但是这并不妨碍家长对这一举措的主动关注和参与。无论是倾听孩子关于“苹果银行”的分享,鼓励孩子为早日实现心愿而坚守,还是为孩子进行“苹果银行”评价育人的家庭蓄力,抑或是及时向教师反馈“苹果银行”教育评价对孩子的点滴转变,甚至是充当一次颁奖嘉宾,和老师一起将孩子付诸努力收获的心愿一一颁发……这是家庭元素在“苹果银行”中留下的身影。作为学校,自然可以汲取来自家庭的每一步关注和参与的能量,尽可能的优化、充实、调整、提升,让“苹果银行”的校内实施走得更加稳健,让评价的育人价值更加得以彰显。可以说,“苹果银行”成为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目的彼此交融的交汇点,也成为了教育合力彼此增强的凝聚点。

(四)“苹果银行”是辅助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在学校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的途径有很多,诸如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五育之下又细分为无数枝丫,共同构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就拿“苹果银行”来说,虽然它是从小处着手的一项举措,即从学校层面着手,班级层面落实,德育之下的一项小的评价育人举措,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从大处发挥正能量。它一经在学校和班级中实施,立刻掀起不小的反响。茶余饭后的谈论多了不少“苹果币”的话题,课堂上也少不了它及时的身影,每逢周一颁发流动红旗时“苹果币”的奖励总是惹人关注。可以说,在“苹果银行”的助力下,学风、班风和校风都为之一振,学生的学习有了适时的目标,教师的教育有了切实的抓手,家校的合力有了稳固的平台。这不正是立德树人所期待的教育面貌吗?所以,作为德育阵营中的一份子,“苹果银行”以其自身的创新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受到学生、教师、家长的广泛关注,在评价育人中收获了重要成效,在立德树人上作出了德育阵营应有的贡献。

三、“苹果银行”的实践路径

“苹果银行”是学校德育评价育人的重要载体,其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立足常态化、过程性和总结性,以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激励和强化为手段,引领学生争做“最美的自己”。积蓄积极向上的成长正能量,不断指向学生德性的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那么,“苹果银行”的实践路径是什么呢?

(一)“苹果银行”以常态化的争币积分为主要形式

提到银行,自然少不了钱。学校里的“苹果银行”是参照银行经营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营的,自然也少不了“钱”。不过,这里的“钱”并非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币,而是指的学校里流通的“苹果币”。以“苹果币”为依托,“钱”有了,“苹果银行”就算是盘活了。这些“苹果币”可以用作学校常态化教育管理中的各种流动,诸如积极参加活动,服从管理,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经组织教师核定可奖励一枚“苹果币”;上课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质量高,经当堂课教师核定可奖励一枚“苹果币”;常规习惯好,处处做表率,在同学中有好的评价,经班主任核定可奖励一枚“苹果币”;践行善行义举,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经班主任核定可奖励一枚“苹果币”……每一枚“苹果币”可累积成相应的积分,登记在“苹果存折”上。这些积分可以随时存储,也可以自由支取。这种常态化争币积分的形式就成了学生不断奋进,趋利避害的重要保障。

(二)“苹果银行”以过程性的私人定制为重要纽带

“苹果银行”在实施过程中,争币积分的举措吸引了大批的学生“粉丝”。不少学生精心守护着来之不易的“苹果存折”,如若至宝。这也彰显了“苹果银行”的魅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拉长,“苹果存折”上的积分越来越多,缺少支取途径与获得“苹果币”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突出,看得见、用不着的焦急心理必然会影响学生争币积分的积极性,也会让评价育人的价值大打折扣。对此,在第一步争币积分的基础上,第二步过程性私人定制的接力让这些矛盾迎刃而解。以笔者所在的“苹果银行·班级分行”为例,可以以周或月为单位,融入班级个性化评优措施。根据积分的获得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常规类积分、学习类积分和其他类积分。根据相应的比例,可以凭相应的积分定制每周或每月“守纪之星”“卫生之星”“书写之星”“作业之星”等荣誉称号,同时也会得到相应的权益。这些精神奖励正是对学生过程性努力的认可。用这些过程性私人定制满足学生的阶段性需求和实现积分的阶段性价值,以此来鼓足学生继续争币积分的动力,让学生在“争”与“积”中实现更大的提升与成长。

(三)“苹果银行”以总结性的积分兑换为根本保障

“苹果银行”的运营以周期短和效益高为主要原则,并不是给学生“画饼充饥”。一般情况下,半学期就是“苹果银行”的运营周期。在这个周期内,有“苹果币”的获取,有“苹果存折”的积分积累,也有班级层面“苹果银行·班级分行”的私人定制奖励,更有学校层面“苹果银行·校级总行”的周期性盘点。这个盘点就是“苹果银行”实施的第三步——总结性积分兑换,是所有学生所期待的丰收时刻。考虑到学生兑换内容的丰富性,“苹果银行·校级总行”的周期性盘点兑换往往从上学期的10月底和12月底、下学期的3月底和5月底开始启动。兑换内容涉及两大类,即实物类和精神类。实物类有定制笔袋、尺子、笔记本、生日大礼包、蔬菜盲盒等应有尽有。精神类有做一天校长助理,和喜欢的教师共进午餐,担任一次升旗手,在校园电视台中出一次镜等。实物类兑换往往依托校级平台统一表彰,精神类兑换直接在各个平台进行展示。所有的兑换过程都会通过校级媒体进行统一发布,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学生能够“各美其美,成就最美”。这也为“苹果银行”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更是将学生参与的热情推向了高潮,为后续的重新启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苹果银行”,以校本化探索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形式焕发评价育人铸魂的活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茁壮成长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相信在这一校本化德育评价模式的引领下,学生必将在新的认识和新的体验中,展现出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生命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1-07-24].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2]李   根.个性化评优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尝试和价值探索[J].生活教育,2020,(10):32~35.

[3]蒙石荣.综合素质评价:评价育人何以可能?[J].今日教育,2020,(05):24~27.

【責任编辑 刘梦薇】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
高师德育中民族传统文化动力来源与实践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论高校辅导员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探索与研究
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实践路径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