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1-11-14丁丹妮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丁丹妮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工具,在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作用。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四大基本因素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论述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导图,通过将人的发散思维形象化,形成对知识的系统认识。思维导图在教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性认知,减少知识碎片化的情况,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小学阶段是语言敏感期,阅读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词汇量积累有限,语法知识也比较少,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阻碍,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积极采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利用思维导图,完善课前预习

有效的课程延伸对提高教学效率非常重要,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而更好地领会文章内容,也更加认真地记忆重点的词汇和句式。小学生活泼好动,要想在整节课上持续保持专注比较困难,而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把握重点,学生在听课时会更加专注,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汇总阅读新课文时遇到的重点词汇、词组和句式,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小学生在阅读时容易忽略重点,泛泛而读,草草结束,而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按照相关主题内容来阅读。这样,针对性更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词汇和句式的记忆,还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新课文。

如在讲授“Our dreams”这篇课文前,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汇总职业的词汇,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把握核心词汇,了解dentist、astronaut、football player、dancer、writer、pianist等词汇的含义。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画出更多分支,将职业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除了通过思维导图系统展示关于职业的词汇之外,教师也可以加入常用句式,如“I want to be…”等,加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这些句子的关注度。通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学生对重点的整体认知更加清晰,明显提高了预习效率。

另外,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只完成一部分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补充,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学习文章内容,增强阅读的针对性。

如在讲授“Keep our city clean”前,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中列出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的类型等内容,然后留出一条分支,即关于如何治理污染,让学生进行补充。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会更加关注保护城市环境的做法,提升阅读效率。

二、利用思维导图,丰富课堂阅读

相对于课前预习时的阅读,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比较少,所以教师应该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归纳和总结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方法,使得學生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讲解“Protect the Earth”时,教师可以绘制思维导图,展示阅读的主要方法,即阅读一篇文章之前,要从题目出发,找到文章的核心内容。从“Protect the Earth”就可以看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环境保护,这是思维导图中的第一条分支,可以称为“找核心”;在把握核心内容之后,学生不要急于阅读文章,要粗略浏览文章的主要框架,这是思维导图中的第二条分支,可以称为“列大纲”,正如这篇文章是从四个方面来介绍保护地球环境的途径,即“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在了解文章的主要大纲之后,思维导图中的最后一条分支是针对文章细节,找到每部分的核心句子,这条分支可以称为“读细节”。通过这三个步骤,学生在阅读时就不会没有头绪,而且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展示,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除了利用思维导图展示阅读技巧之外,教师也可以将思维导图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思维导图的内容更加丰富,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且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如在讲解“Summer holiday plans”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展示不同的暑假旅游计划,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显示不同的旅游地点和旅行方式。比如利用超链接,学生在观看思维导图时,点击不同的分支,就可以播放关于不同旅游景点的动态图像,充分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使得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更加顺畅。

三、利用思维导图,促进课后阅读

语言学习非一日之功,对英语阅读来说,只有日积月累,才能不断进步。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后阅读效果,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养成课后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形成更佳的学习状态。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新文章时自制思维导图,通过这些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提示性是思维导图的一个重要作用,对高段学生来说,教材中的文章内容较多,词汇量较大,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提炼文章的重点内容,建立主干和分支,梳理文章的结构,再让学生根据这样的框架去复述课文,学生就能把握核心内容。

如在讲解“An interesting country”后,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展示澳大利亚的动物、景观、运动等内容,帮助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适当拓展课文内容,比如在景观的分支中加入课文中没有提到的景点,并用英文进行简要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除了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之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制思维导图。在很多情况下,思维导图都由教师制作,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教师可以讲解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再结合课堂上讲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能得到提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深刻。

另外,在学生的课后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展示不同的阅读形式,帮助学生丰富阅读体验。如在听读结合这个分支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一边听课文一边阅读,然后继续引出不同的分支,即先听后读、先读后听、边听边读,帮助学生将听力和阅读融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说读结合这个分支,主要是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共同进步。总之,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这个工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后阅读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

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学生仍然处于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词汇量不足,阅读无从下手。同时,小学生往往不善于归纳总结,在阅读时速度较慢,耗费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然而,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能够将发散思维形象化,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整体框架,厘清主干和分支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积極运用思维导图,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首先,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阅读,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预习,梳理文章的重点,使得学生提前把握核心内容,从而在课堂学习时更有针对性;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讲解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归纳总结重要内容,掌握阅读的必要步骤,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最后,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重述文章,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真正掌握这个有力的学习工具,提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耿晓佳.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1).

[2]刘胜男.思维导图在小学生英语阅读中的运用探究[J].英语教师,2015(12).

[3]谢晓丽.简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8).

[4]郑玲菡.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7(20).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峰影小学)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