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1-11-10王家珍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高中历史

王家珍

摘要:在素质教育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不能再只简单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考得高分,还要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将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此,教师需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以下对高中历史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高考政策的优化和调整,从现行的高考政策来看,历史学科加大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创新思维、史料实证素养、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在这一背景之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新高考提出的全新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充分结合新课标与新高考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重视对学生历史思维、素养和能力的培育,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高考中多变而复杂的题型。

一、认真备课,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要想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促使学生展开自主的学习,进而促进其学习能力、个性的发展。而要想使教学内容能够在课堂中生动的呈现,备课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有备无患。在备课中,教师需要思考,要呈现给学生什么样的内容,要以怎样的方式予以呈现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缺少了备课这一环节,课堂教学容易变得混乱无序,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以实现。例如,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教学中,作为教师,都知道关于古代政治制度的知识一般来讲都比较枯燥,而且在理解和记忆上也很困难,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并且明清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后时期,在教学这一课时,有必要为学生对中国古代整个政治制度的演变进行梳理,从而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在备课时,除了要备这一节的知识点外,还要备之前学过的夏、商、周、秦朝,汉至元代的政治制度。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清晰的知识脉络,才能够更好地给学生进行讲授,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划时代的思维工具,帮助学生理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关于“专制皇权的起源”“内阁制”等重点知识。这样一来,通过备课为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基调,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转变传统观念,提升课堂活力

首先,学校要积极组织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结合新高考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深入分析新高考政策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方向,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开展教学创新活动,重新调整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估方式纳入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其次,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师生角色,从历史课堂的主导者逐渐转变为历史课堂的引导者和协助者,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在历史课堂中的占比;最后,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改变严肃刻板的形象,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设计,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工作,合理的评估教学效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散思维和探索研究的机会,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力。

三、以表演的方式还原史实

为提高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对史实进行还原。这种“课本剧”的方式不仅可以考验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使其在表演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语用能力、自我表现力等综合素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组队,并分配组内各个成员的职务,如导演、编剧等,之后通过写台词、排演等形式对历史场景进行重现。首先,小组成员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史料,并在不脱离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对历史素养的培养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这一课主要讲解了自三国时期到隋唐时期的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也是这一章的重点。为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并设计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等;随后,让各个时期的“人物”在一起交流,以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文化风俗等的具体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四、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延伸课本知识

在新课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时,不仅要加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还要结合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延伸,积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将其与历史课堂教学有效融合,使其在相互补充和作用下,不断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在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时候,教师可在上课之余组织学生去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引导学生在亲身参观的过程中收获历史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另外,在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历史课后作业的形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在生活中去尋找、探索历史知识。不仅增加了历史作业的趣味性,也促使学生在实践的作业中,实现了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培养,并为其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本文通过介绍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及应用原则,提出了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等教学策略,以提高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宋伟.高中历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刘月奎.支架式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7.

[3]洪刘.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扬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中职英语口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与思考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