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德里克·贾曼影像中表现形式

2021-11-10刘淼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德里克电影实验

摘要:本文以德里克·贾曼经典作品以及所著书籍——《现代自然》为例,从不同的表现形式出发,将影像从传统叙事中解放出来,表现为艺术作品的自我叙述。探究表现形式对于影像内容的重要影响,同时探究德里克·贾曼导演在表达个人精神的基础上对影像美学产生的影响和价值。希望本篇文章的比较与分析对关于德里克·贾曼导演的研究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关键词:德里克·贾曼;影像体验;实验;电影

一、德里克·贾曼的影像风格的形成

(一)诗意风格与永恒的主题

在他身上有数个称号,他是先锋派电影重要的导演之一。他前期学习、工作是在绘画与舞台上进行设计,晚期才从事有关电影影像创作。贾曼出生在英国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他艺术道路的开始是进入伦敦皇家学院学习艺术史之后在1963年到1967年五年间,进入史利特艺术学校攻读绘画,培养了自身的美术修养和境界,先成为了一名画家。在此活动期间,他先以画家的媒介进入了艺术圈,在不断活跃后,逐渐小有名气。伦敦,在自由放任的六十年代的英国,艺术家们活跃其中,[1]好像每一条街都有迪斯科舞厅,人们都到里面去跳舞贾曼和他的同好者频繁举行狂欢宴会,纸醉金迷,他们的衣服变得更加光鲜艳丽,狂野的音乐越来越暴躁。身处其中,贾曼他开始尝试拍摄实验短片,这样的开始为他成为英国先锋派电影重要人物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二)不凡的地位与影响力

随后进入七十年代,他大胆拍摄出一系列令人惊奇的作品,并且接二连三地举办画展和出版图书。他始终喜欢用最原始简陋的摄影机拍摄实验性短片。影片《花园》中,他把惯常条件下制作的影像加上录像、和资料短片一同使用,再加上画外音朗诵庄严的诗句,影片被赋予了一种活泼生动的诗意构成。在《花园》中也出现了大量抗议运动的画面在屏幕上。影片里的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进行言语上交流,我们只能从中感受他童年的阴影和他对世界的焦虑。德里克·贾曼电影中存在永恒的主题,是他直接的表达出对于政治、性、权利、死亡、欲望和生命的看法。他的影片里让古典与前卫同时具备,看似随意摆放中带着精巧设计等,看上去矛盾的事物在最终实际上能融合在一起的特质。

二、德里克·贾曼作品中常用表现形式

(一)绘画与影像的交融

贾曼既是画家又是导演,在经过八零年代的飞速发展后,画家卡拉瓦乔的油画引起了贾曼对他生活的浓厚兴趣,拍了这部关于艺术家的传记体影片——《卡拉瓦乔》[2]。是以一个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最重要的画家卡拉瓦乔为原形,强调形式与造型,讲述了卡拉瓦乔在39岁逝世前一段时间的故事,死亡赋予卡拉瓦乔新的意义,死亡对于贾曼来说揭示了其艺术的本质。卡拉瓦乔在油画中创造出明暗绘画法,在西方美术发展史上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巴洛克风格。所以在影片里拍摄中,贾曼也大量运用了卡拉瓦乔的明暗画法在光影和构图上,使影片的色调像油画一样瑰丽堂皇,气势雄伟。

他在电影中用到表现形式很特别,他使用“时空错位”的方式将这位传奇伟大画家的故事设置发生在现代生活的场景中。使用油画作品中的构图和颜色冷暖对比来营造一种形式感,这一点尤其在卡拉瓦乔之死这一情节的场景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卡拉瓦乔身穿黑色西服已经死去,两枚金币盖在紧闭的双眼上。细节真实的呈现在大众眼前,进行了一种绘画艺术和电影艺术之间的辩证。使历史好像真实的呈现在观众眼前。

德里克·贾曼导演拍了多部成熟的电影艺术作品,经常使用“时空错位”这一形式来营造不适与现实。例如:关于朋克文化的《庆典》講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伊丽莎白女王来到伦敦,借用时空错位的角色,再植入许多保守的文化符号,彰显反叛和当时朋克运动的前卫精神。还有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作品《暴风雨》,重新演绎了莎士比亚的戏剧,赋予了英国文化经典文学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色彩。

(二)舞台与电影结合

一般我们常见到的电影,很多画面中背景都是构成丰富,缤纷多彩甚至暗藏玄机的。而贾曼有这样一部特殊的影片,他让影片人物始终处在黑色背景下,一不小心就很可能会被认作为舞台剧现场录像。其实,这也是贾曼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贾曼拍摄的影片《维特根斯坦》——是一部现代风格的戏剧,影片开始到结束都始终在中世纪风格的纯黑色配景下,就像我们作为观众的时候,坐在台下观看剧院里舞台上一幕幕的演出一样,影片大致概括为一位生于维也纳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的生平及思想,他的主要兴趣在于研究语言的本质与它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联想起在中国传统艺术里,中国画的技法“留白”。正是因为在画纸上留下大面积白色,才给看画的人留下一个具有无限遐想的空间。在影片中所呈现的也是这样,在构图上参考黑暗的启蒙主义绘画,只有演员是光线中的存在,使观众与画面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沟通。

贾曼运用历史舞台和电影的联合的形式,用一种戏剧的气氛对著名剖析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和他的哲学观点进行描绘。贾曼做到了运用舞台上的戏剧比喻和强烈灯光的对比效果,打破了文字本身存在的限制,使观众用另一种方式认知哲学。在此之后,这个导演和往常一样,在镜头中倾听他的内心世界。

(三)沉浸式影像体验

在现代科学发展迅速的时代,更多人愿意参与电影当中。[3]“沉浸式体验”大意上是指:观众专注处在与影片相似的情境下,观看影片,会更加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忘记真实世界的情境。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的贾曼拍摄了作品《蓝》,这部影片中便运用了这种类似于未来感的沉浸式体验,以独白的形式回忆人生。“为了让人知道自己死亡是什么样的,艾滋病患者的死是什么样的”。这种无法复制性让这部影片成为了一部无法定义复述的史诗绝唱。它代表了电影史上的重要文本,并在199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首映上,引起社会轰动,并向它馈赠各种前卫先锋的标签。提到电影的主题,他说:这是我的死和英国的死。

贾曼是独特而幸运的,他的电影没有其他好莱坞导演可以拍摄,他用光和影来描绘生活、同性恋和哲学。在这之前,贾曼拍摄的影片,都是出名的晦涩难懂。而推动了他标志性的风格到达极限的,便是这部电影——《蓝》。[4]所有的电影画面叙事手段被放弃了,荧屏上只有静谧的蓝色、黑色的光影和话语旁白。有时甚至连旁白都可以被忽略,我们跟随着这平静叙述地声音,脑海里在想象,随后自动进入了子宫般的静谧国度,品味这个因完美的持续而造成的神秘所产生了巨大的美感。

画面中无有效的影像,把影像归零,屏幕上只留下一抹蓝色。这种感觉像是现在被广泛应用的沉浸式体验,这种体验具有重新建构人类感官系统,或者构建全新的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意义。还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态和窥探欲望,他不必去承担任何类型的叙事结构和故事。对于他来说更不用去营造出一个虚无的意义或无用的价值,没有必要再寻找一个自欺欺人的出路。这种行为在完美表达自我意识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考验观众对影像的态度,我们将不得不考虑是否已经成为影像的奴隶。你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都是通过影像,那么像这样只有一片蓝色的银幕也是对电影真实的一种解读。

三、用不同媒介的表现形式来升华内容的涵义

(一)影像展现对世界的思考

《蓝》这部影片可贵的是,将无限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通过虚无来呈现真实,电影叙事的必备条件已不再是镜头语言。贾曼在蓝色的“幕布”上,把浪潮涌动的声音、诗歌的独白、与友人在咖啡馆的攀谈,组合在一起构建成了影像艺术相关的一系列感官体验。

在之后贾曼奖伦敦艺术影像展映中,一位艺术家本·里弗斯作品《物种起源》也利用了这种方式来构成艺术展览。在展览中,他直接把影片中的木屋1:1的还原在美术场馆中,让观众可以真实的坐在木屋里,观赏他所拍摄的影像。影片主要讲述一个独居在偏远森林中的英国老人S的生活:围绕着他的花园、利用所创造的工具来建造的木屋而展开,表达了艺术家对生命与未知的哲学思索。贾曼这位伟大艺术家虽然已经辞世,但他创作出的影像艺术和风格却被后人不断的创新发展延续下去。

(二)文字形式对生命的延续

想要更加深入了解德里克·贾曼的表现形式对于表现内容的意义,我阅读了贾曼在他的小屋撰写的日记——《现代自然》[5],贾曼通过文字这种更细腻的方式记录了他生活的瞬间。《现代自然》开始记于1989年1月1日至次年9月3日,他在这本书中描写到:“大自然不仅治愈我的心病,还使我沉醉于大自然之中。”书中他描写了许多他的童年往事以及印象深刻的校园生活,提到所导演的电影、装置艺术等,并展开反思与批评。他找到自己电影创作的缺点,直接地描写出来自己的困惑。曾经的他因为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让自己的生活出现了许多问题,人变得渐渐有些迷失自我。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电影创作的不足,去反省自己,自我剖析与认真思考。就在他生命快走到尽头的时候,他仍然想着与演员和制片人等进行剧本研究。除了他本人的反思,书里也记录了大量对当时风靡一时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发展常见现象的点评。

整本书里多次用到的方式,是他以画家的眼睛来对自然进行的描绘。整本书充斥着丰富的色彩,鲜红色的天竺葵,蓝灰色的晨雾,暗绿色的蜥蜴,紫红的晚霞等等。贾曼把他的电影中的色彩设计美学也渗透到了其中。当他眼睛视力逐渐丧失过程中,他研究色彩专门写下了《色度》,其中的一个章节“蓝”就是之后拍摄的电影《蓝》的剧本。贾曼在这本书中用他最后的文字,与这个世界正式告别。不论是文字还是影像,贾曼的表达永远是那么动人,更让我明白形式能给内容不仅增光添彩,还能赋予其更多的意义。

四、结语

贾曼的影像艺术像是一个主客体矛盾的结合体,诗意的浪漫与暴力的冲击之间的不和谐,使观众能够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穿梭,进一步来加强世俗世界的真实性,用这种打破惯常叙事的方式。[6]贾曼作品情感体悟的深度和艺术内涵都蕴藏在不容掩盖的断裂影像内容和现代化技术手法中。

我们能了解到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实验影像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观众接受程度的提高,在审美過程中,实验影像不仅增强了观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深层次的含义来说,这更是一种审美客体精神上的解放。将影像从传统叙事中解放出来,表现为艺术作品的自我叙述,让形式赋予内容更加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德里克·贾曼.《以卵击石》[英].李小刚.译.吉林出版集团.2014

[2]李秋实.《卡拉瓦乔之死与艺术的界限》. [J].东方艺术.2011(13)

[3]纪录片《德里克》.2008.由伦敦电影频道和纽约现代美术馆联合创作,收录了贾曼的谈话素材,并记录了贾曼的后期电影制作

[4]王凯雯.德里克·贾曼的《蓝色》声画分析[J].流行色,2021,{4}(03):98-99.

[5]德里克·贾曼.《现代自然》 [英].严潇潇,沈盈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6]李星. 从内容到形式—德里克·贾曼电影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刘淼(2000—)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学生,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安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影视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德里克电影实验
找找我的茬
加拿大父亲复刻儿子“胎记”
终于打破了沉默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