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西方生死观的异同

2021-11-10杨宁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西方生死观文化差异

摘要: 生死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话题,也是民族价值观内在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生死观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中西方都重生敬死,注重今世的幸福和价值。但中国的生死观强调个人责任,将个人生命看作一种手段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西方生死观追求个人生命权利和幸福,直面死亡。通过对中西的生死观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深刻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还可以以一种共通融合的理念构建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文明的生存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生死观;文化差异

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人们如何看待生命和死亡。它也是民族价值观内在的基础,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刻影响。中西两大民族众多的文化、心理、思维差异,最终要追溯到这两大民族生死观的差异上来。

一、中西方生死观的共同之处

中西方在生死观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中西方文化都重生,重视生命的价值和今世的幸福。中国人的生死观深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響。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活着的事情都没搞清楚,哪有时间去想死后的事情呢?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十分看重生时的作为。道家还注重养生,提倡“精神气”,精神力在无宗教意识的中国人心目中是很神圣的。《庄子·养生主》篇专讲养生之道,认为为人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命、全生。西方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希望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伊壁鸠鲁说:“贤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当作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贤者对于生命,正如他对于食品那样,并不是只选多的,而是选最精美的;同样地,他享受时间也不是单单度量它是否长远,而是度量它是否合意。”可见,他重视生命的内在价值和个体幸福。中西生死观中都体现了对生的重视和渴望。

二、中西方生死观的差异

(一)生命价值的核心不同。中国的生死观受到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与信奉古希腊思想、基督教教义的西方生死观有很大不同。首先是生命价值的核心不同。中国将个人生命看作一种手段,以达到其他目的。中国是一个重视群体利益的民族,它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形成一个个小集团。集团中的每个人作为群体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其行为势必会关系到这个小集团中的其他人。人的生命权也不独属于自己。自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没有权利更改或放弃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属于父母、家族和社会。一个人通常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在为父母、家族和社会的期望而活。虽然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但个体还是不免会陷于各种社会网络中,萌发出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然而西方人却将生命看成是一种权利, 是人活在当下追求个体幸福的权利, 把人生当作追求快乐的场所,将生命本身作为目的,其价值就是生能带来快乐。与中国注重集体使命感不同,西方每个人的生死只能自己决定,不能由别人或是外在的因素来代替。

(二)直面死亡的态度不同。中国人在面对死亡这一必然事件上,多采取避而不谈甚至忌讳的态度。虽然死亡这一必然事件非人力可改,但中国的主流思想都主张用“仁义”标准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儒家主张哀死而不必患死,重丧礼,与道家“齐生死”思想一样,为了实现仁义,个体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把个体生死与伦理道德完全融合在一起。生时为仁义事业奋斗,死时为仁义道德献出生命。这与中国自古注重群体利益密不可分。中国人将死看作是向群体生命过渡的一个环节,虽然前人已逝,但后人的责任又将重新开始,子子孙孙是一个家族式的链条,这个链条将所有人的生死紧紧相连。而西方正好相反,他们对死亡采取直面应对的态度。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关于“永生”的内容。信仰上帝即能永生。既然能够永生, 就不会惧怕死亡。黑格尔把死亡看作是对生存的扬弃,他说:“精神的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幸免于蹂躏的生活,而是勇于承担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在的生活。”西方思想家通过死来考虑生的意义,他们认为死亡毁灭了人,又成全了人,正是最终剥夺人生意义的死亡,反过来又赋予了人生以意义,死亡是对生存的一种造就。死亡是生活的动力,人们了解到死亡,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正视死亡,促使人们好好生活。

(三)追求不朽的方式不同。人作为生命有限的生物,自然想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永存不朽的事物。这是中西方在对生死的超越方面的共同之处。但双方在追求方式也有显著差异。中国传统生死观对于生死的超越主要是道德化、世俗化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鲁大夫叔孙豹回答范宣子问什么是不朽时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句话基本表达了儒家创造不朽的方式,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做道德的楷模,塑造高尚伟大品格;立功即生前为国家社会做出有用政绩,造福万民;立言即发表具有社会性、导向性的言论,留下超越时代的思想。儒家的三不朽思想,点明了人生在世,要努力奋斗,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此流芳百世。而西方追求不朽主张的是灵魂不朽。古希腊哲学认为“个体灵魂不朽”。生命是父母给的,但灵魂是上帝给的,灵魂高于肉体,灵魂是不朽的、不可灭的。在他们看来,如果个人被否定了,历史也就没有意义,所以他们追求灵魂不死,生命会以另外的形式存在。面对死亡,人们虽然是肉体上的失败者,但却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中西方的生死观根本差别有两点:一是西方人追求个人价值。由自由意志和灵魂决定个人生存方式和死亡权利,而中国人则把生死放在关系中,设置成一系列责任和义务,由社会道德、人情关系决定。二是西方人直面死亡,以获得一种反思生活、超越生死的积极人生态度,带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而中国人回避忌讳死亡,用世俗情怀和仁义的标准求得现实的安稳和道德不朽,带有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促使我们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要精神自由地、追求个人幸福地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江畅.走向优雅生存--21世纪中国价值选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徐宗良.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观[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4]王艳艳.中西文化比较之生老病死[J].科学时代月刊,2001.

[5]赵晖.生死观上的人类智慧--中西生死观比较[J].学理论,2009(28)

作者简介:

杨宁(1998-),女,汉族,河南省三门峡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猜你喜欢

中西方生死观文化差异
Dancing for theDead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弑他”与“自戕”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谈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初中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