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2016-09-29

科技视界 2016年20期
关键词:甄嬛传文化差异英语翻译

姚金术 王婷婷 邹峰

【摘 要】翻译是文化交流活动,是语言转换的再创造过程。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成为翻译的重要前提。本文以热播古装剧《甄嬛传》英文译本为例,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方面的不同,并提出灵活的翻译策略,以期达到跨越文化障碍,促进文化交流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翻译;文化差异;《甄嬛传》

《甄嬛传》自2011年末开播以来风靡全国,甚至日、韩及整个东南亚。在提倡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四年后,美版《甄嬛传》已经在美国HBO电视网开播。虽然国人对这部佳剧津津乐道、赞叹连连,但西方观众却对此评价不高,其根源在于中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在影视作品中,要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在西方观众面前,台词翻译是关键。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把差异融合到文化共性中。

1 思维方式差异

1.1 政治伦理型与科学认知型

中西方哲学传统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出于忧患意识,更加关注政治伦理,其思维的中心是“仁”、“礼”以及“伦常治道”,政治、伦理、哲学相互交融孕育了中国政治伦理型的思维方式。而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西方智者们更重科学、重认知,重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和科学相互交融便孕育了科学认知型的思维方式[1]。

中国政治伦理型思维和西方科学认知型思维对各自的古代传统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制度的发展又体现在语言的变化上。西方观众对《甄嬛传》评价不高,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古代传统制度给他们的理解造成了障碍。一方面,西方许多观众对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制度不了解,而他们长期以来实行的又是民主制度,所以对在《甄嬛传》中接触到的中国皇权制度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十分荒谬;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森严,所以中国古代话语中有许多能清晰体现身份等级的词句,尤其是在皇室用语中。而西方用语中类似体现身份等级的词句很少,或者其所体现的等级制度也没有那么强烈,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西方观众对剧情的深刻理解。例如:台词中皇后向皇上自称“臣妾”,但英语中不能翻译成“I”。皇上和皇后虽为夫妻,但仍有严格的身份等级,用“I”完全体现不出身份等级,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所以英文译本中只能忽略不译。又比如“是,娘娘圣明”一句,其中包含了侍从对主人的无限敬畏和奉承,但英文译本中翻译为“Yes, my lady. Exactly!”虽然也能体现一定的敬畏和奉承之意,但相较于中文台词,这种感情色彩程度被大大削弱了。虽然这些都是细微的差别,但把所有这些差别放入到整部剧的台词中就会给中西方观众的理解造成巨大差异。

1.2 直觉性与逻辑性

中国的感性直觉型思维提倡通过静观、体认、灵感、顿悟等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其核心是“悟性”。而西方更偏向于逻辑型思维,其核心是“理性”[1]。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中则表现为: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而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句子之间少有关联词或衔接词,句式和行文如山间溪水般跳跃、抖动,但一直前行。英语则不同,英语为了体现严密性和逻辑性,句子和文章之间通常情况下都会有关联词或衔接词,行文严谨,整个句子架构成星系状排列[2]。例如《甄嬛传》中眉庄对皇上说的一句话:“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英译本“They would rather die on the branch retaining their scent than be scattered on the cold wind”。

1.3 模糊性与精确性

模糊性思维重视直觉体悟,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西方思维的对象和主体都是精确的,其精确性思维的基础是“二值逻辑”,即“非此即彼”、“非真即假”,所以西方思维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明确[1]。

中西方模糊性与精确性思维在中国古诗词的英译中体现得比较明显。中国诗词讲究“朦胧美”、“意境美”,但在诗词英译中很容易导致这两种美的缺失。试比较以下《甄嬛传》英译本中的部分诗词翻译:

1)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香减玉消。

Beauties of slim waist in the Chu palace are quite graceful and charming. But their youth and beauty will fade away with the years.

2)雨潇潇兮洞庭,烟霏霏兮黄陵。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

Raindrops fall on Dongting Lake. Fog shrouds the Imperial Mausoleum. I await my husband, but he has not arrived. The ripples in the sky are not-

3)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Its clear that the song is full of worry and sorrow. As if to complain that her lover has not yet return.

《甄嬛传》之所以受到国内一致好评,诗词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优美的诗词不仅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增添了剧作的美感。以上英译诗词中着重考虑到西方观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所以大多采用了意译的方式。但不难看出,大部分中文诗词译成英语后,原有的意境美和朦胧美已经完全丢失。

2 风俗习惯不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心理活动上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文化心理差异。典型的例子是斯特普效应。一般认为,念字和说出字体颜色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例如,用蓝颜色写“红”这个字,要求被试者说出字的颜色,而不是念字的读音,即回答“蓝”。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反映出,熟练掌握自己母语的人,当使用某一特定词的时候,必然从内心激发起这个词的语意代码[3]。

2.1 对动物的看法不同

中西方对动物的感情色彩或其所代表的意义有不同看法。最明显的例子是中西方对“龙”的看法。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和高贵。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正如《甄嬛传》中的雍正皇帝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真龙天子”。然而在西方文化里,龙一般会和“邪恶”、“狰狞”、“恶魔”联系起来;蝙蝠在中西方文化中也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西方人一提起蝙蝠就联想到丑陋与罪恶,所以英语中带有bat的习语大多都含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相反,在中国文化中,蝙蝠被看作是一种吉祥物,因为蝙蝠的汉语发音中“蝠”同“福”。

2.2 对植物的看法不同

人们通常喜欢赋予植物某些特点或含义,以此来传达自身的情感。但由于中西方审美意识和文化背景不同,对植物的看法也不同。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象征着富贵、繁荣,自古以来就是花中之王。所以《甄嬛传》中皇后的居所都种满了牡丹,象征着皇后雍容华贵、母仪天下。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通常象征气节,所以《甄嬛传》里皇帝赐给沈眉庄许多菊花,并把她的居所改名为“存菊堂”,以赞美她的气节。但在西方文化中,牡丹、菊花、杏花或松柏就没有类似的寓意。

2.3 对颜色的看法不同

许多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寓意也不尽相同。比如中国人一提到红色,就会联想到吉祥、好运,但红色在西方人眼里却象征着是“bloody(血腥)”和“ferocity(暴行)”;蓝色在中国文化中有“恬静淡雅”之意,但在西方文化中却带有“忧郁”的意思,如“in a blue mood(情绪低沉)”;在中国文化中明黄色象征着威严、富贵,在《甄嬛传》中皇上、太后、皇后以及皇贵妃才能穿明黄色的衣服;紫色在中国文化里象征富贵、好运,《甄嬛传》里甄嬛给皇上绣了一个紫色的锦囊,寓意“紫气东来”,但西方文化里缺乏这种含义。

3 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策略

中西方文化要相互交流,尤其是中国文化要向外传播,灵活、有效的翻译起到很大助推作用。当目标语语言和文化与源语语言和文化一致时,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而当目标语语言和文化与源语语言和文化不一致时可使用意译法,例如在翻译某些包含有动物延伸意的词时有些可直译,有些就只能意译,如“亚洲四小龙”,不能译成“Asian Four Dragons”,而要译成“Asian Four Tigers”;重组法,例如由于中西方对诗歌的审美意识不同,《甄嬛传》中的中国传统诗歌在译成英语时,为了方便理解和欣赏,可重组中文诗歌;加注法,为了让西方观众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部分翻译可结合直译法和加注法,例如《甄嬛传》中对动植物的翻译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4 综述

影视作品“走出去”本质上是文化“走出去”,弘扬本国文化,而中西方文化在思维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翻译要做到原语文化意识与目标语载体的交融,不仅要考虑到观赏者的接受程度,还应该尽量保持原语的特色,力求做到让观赏者感受到本国原汁原味的文化。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2]张代芬.浅析中外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甄嬛传》英文译本为例[J]. 科技导向,2014(20):287-295.

[3]苗梦,王凤林.浅析中西方文化心理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

猜你喜欢

甄嬛传文化差异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甄嬛传》在美遭吐槽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