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现象初探

2021-11-10解楠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隐喻

解楠

摘要: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人类认识事物、建立概念的重要工具。在新闻报道中使用隐喻是媒体把抽象陌生事物形象化,丰富新闻表现力的重要途径。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标题经常使用大量的隐喻阐释健康信息和现状,以便形象地传达事件,缓解公共卫生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焦虑。文章主要摘取《人民日报》中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报道的新闻标题,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语料作为研究对象,从隐喻这一认知角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标题;隐喻;认知机制

一、引言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国家民众健康的事业,近些年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给居民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公共卫生危机报道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如何对一场危机进行多角度报道,使标题更好地传达信息,引起了新闻学界专家的关注。语言学研究就可以从隐喻这个认知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隐喻是现代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中,对新闻标题隐喻的研究不多,尤其对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标题的隐喻研究较少。文章主要摘取了《人民日报》2020年1月24日至3月10日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标题,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语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描述典型标题中隐喻的句法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二、公共卫生危机报道中的隐喻

(一)隐喻的定义

隐喻无处不在。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質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结构隐喻是公共卫生危机报道的标题中使用最多的。在《Metaphors We Live By》这本书中,作者第一章就提出了“争论是战争(ARGUMENT IS WAR)”这个典型的结构隐喻,并通过列举生活中反映这一隐喻的众多表达方式,进而指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一种事物;概念是隐喻地建构的,行为是隐喻地建构的,进而语言也是隐喻地建构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能见到这些表达:

争论是战争——你的观点无法防御、他攻击我观点中的每一个弱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争论是战争”成了我们这种文化中赖以生存的一个隐喻,这个隐喻建构了我们在争论中的行为。在这个隐喻中,可以看到许多战争词汇的表达,如“攻击立场、无法捍卫、赢得或失去阵地”等,它们构成了谈论争论战斗性特点的系统模式。战争这个概念网络的一部分构成了争论概念的特征,语言也遵循这一模式。

(二)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报道标题中的战争隐喻

查阅新华网、网易、新浪网等著名传媒网站的抗击疫情专题发现,“逆行战士、战役、防线、阻击战、严防死守”等战争话语已经成为疫情报道中的通用性语言。本文主要以《人民日报》2020年1月24日到3月10日的报道的标题为例。

在战争隐喻中,始源域对目标域的总结框架映射主要表现在一般概念词条的运用上,多使用“斗争、战争、抗击、战斗”等词。隐喻义是疫情和人类之间有冲突,我们要全力以赴同这场危机作斗争。如: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2020.1.25)

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2020.2.4)

战斗“吃劲”,还得铆劲!(2020.2.6)

中国正在进行一场英勇的斗争(2020.2.15)

战斗随时都可能打响(2020.3.2)

还有对“战争”与“救灾”两个域之间具体要素的映射,从而暗示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整体联系。语料多为“兵、战士、先锋、天使、白大褂”等,包括了医护、军人、志愿者等在内的所有参与救助的人员。如:

致敬!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2020.1.25)

科学防护的“逆行战士”(2020.2.1)

白大褂上,党徽更耀眼(2020.2.4)

夜幕下的白衣天使(2020.2.10)

白衣战士赤子心,八方支援抗疫情(2020.2.19)

暖心守护白衣战士(2020.2.20)

在战争隐喻中,还有“一线、前线、火线、阵地、堡垒”等名词,表达最接近疫情的地带或者防御最佳地带。如:

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2020.1.30)

幕后英雄,战斗在城市“生命线”(2020.2.13)

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2020.2.14)

火线上的中流砥柱(2020.2.17)

搭建“瞭望哨”构筑“防护墙”(2020.2.24)

全民抗疫,人人有阵地(2020.2.26)

随着疫情的相对稳定,媒体除了客观报道疫情的现状,也会在新闻标题中突出对抗疫情的激烈和紧迫,会以竞赛隐喻增强人们的信心。常出现的语言有“竞速、赛跑、分秒必争”等,以及体现战争结果和不负人民期待的隐喻如“考验、答卷、胜利、打赢”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鼓舞士气,增加群众信念感。如:

武汉,分秒必争抗疫情(2020.1.25)

与疫情竞速(2020.2.3)

抢回被耽误的时间(2020.2.7)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2020.2.12)

匆匆,与时间赛跑(2020.2.19)

交出经得起检验的答卷(2020.2.10)

三、小结

使用隐喻是媒体把抽象陌生事物形象化,丰富新闻表现力的重要途径。从主流媒体《人民日报》着眼,纵观近年来中国公共卫生危机报道或灾难新闻的标题,不难发现中国媒体对战争隐喻十分青睐。战争隐喻可以使人们处于害怕的境地而采取防御行动,动员起来应对突发事件。和平年代的人们通过影视或文学作品对战争都有这样一种认知:充满流血和死亡,交战双方必须拼尽全力以确保的各自生命完好。那么媒体把新型冠状病毒同人类的免疫或所作努力隐喻成交战双方,既渲染了疫情的灾难性和对抗疫情的紧迫感,也引起各界重视,从而投入更多精力、时间和资金去获得战役的胜利。从隐喻这一认知角度出发,通过描写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报道的典型标题,可以探究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标题中蕴含的隐喻及其认知特征。

猜你喜欢

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对高中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爱的隐喻
基于概念隐喻的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研究
认知隐喻理论下印地语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
认知隐喻理论下印地语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浅谈语法隐喻的隐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