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设计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途径

2021-11-10饶简元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践途径课程思政

饶简元

摘要:时代发展、经济进步的大环境下,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有所调整,高校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所转变,需要契合社会及企业需求培养出政治素养高、思想觉悟强、具有专业化能力的设计类人才,为此,高校需要将课程思政引入到设计类专业教学之中,遵循循序、递进、无痕、渗透的原则实现课程思政与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利用思政元素开发设计类专业课程,实现思政资源在设计课程中的深度结合,从而筑牢设计人才的政治思想根基,打造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优秀设计人才。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途径

2016年底召开的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课程思政,实现思政政治理论课与各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展现二者的协同效应。思政教学内容在设计类课程中的引入,可为大学生积极、正向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保障,利于锻造品行优良、素质优秀的现代化人才。对于高校设计类课程而言,课程思政的引入任务艰巨,高校应深入审视设计类课程思政内涵,通过设计类课程思政实践平台构建、情感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入,探寻适合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1.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思路分析

1.1拓展设计类课程思政内涵

设计是体现时代特征、为时代服务的学科,为实现思政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展现,高校需了解设计类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从而为设计发展提供导向。一方面,设计类专业课程设计应把握服务于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目标,应将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其中。另一方面,应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结合设计者经验,带领学生共同探究作品内在思想内涵,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此外,还应增强设计创作的家国情怀,在中西方设计历史的了解分析下,实现学生正确历史观与国家观的树立,并引导其建立良好的文化观念。

1.2构建设计类课程思政实践平台

为强化大学生的事物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可构建一个设计类课程思政实践平台,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现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网络技术的良好利用,实现显性及隐性两种教育方式的充分结合,通过育人方式的全面化开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实践教学中应筛选出充分融合了红色教育资源的设计作品案例,筛选出契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思政教育资源,在教师的引领下,参观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文化浓郁的爱国教育基地,或是开展社会调整活动,使学生于实践中强化自身的文化传承意识与能力。以大學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时代思想为主题,引导大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创作,从而实现大学生脑中、心中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植入,提高大学生对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接受度与认可度。

1.3引入情感体验式教学方式

鉴赏与分析融合了思政教育内容的设计作品,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强化,可使之于作品鉴赏中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提高,培育其家国情怀。可通过多种情感体验方式的引入,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激发,于真实的情境之下引起其情感共鸣。通过创设一个情感体验丰富、体验感受愉快的设计类课程思政学习氛围,帮助大学生建立求知思想,增强其探索信心,可实现消极心态向积极心态的转变,使学生不畏困难,具备解决学习困难的能力。在多元化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应用下,实现学生感官的充分刺激,达到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提高、学习过程专注度提升的目标,使学生对课程给予更高的情感认同。情感体验式教学中,可鉴赏内外兼修、形式美及思想美兼俱、蕴含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设计作品,也可通过情景导入强化设计类课程思政的趣味性,可于课后引领学生对设计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及要表现的价值观进行思考与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认可度。

2.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

2.1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

应对设计类课程进行深入分析,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此为切入点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融入。由于艺术设计及思想政治两方面教育内容中存在交叉重叠内容,可通过这些重叠内容的融合探索,从而实现新型教学形态的有效构建。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引入下,与设计业专业教学内容的充分融合下,使设计类课程思政的内涵更加丰富,通过思政教育说服力的提高、感染力的增强,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成果。

2.1.1引入先进思想观念

设计类课程设计时,可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实现工匠精神及劳模精神的引入,或是将社会主义哲学有效渗入其中,在这些先进思想元素的支持下,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思想的理解深度,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更好传扬。同时,也可在设计类专业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或是将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性、环保性设计思想融合其中,既有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培育,对绿色化、共享化与开放性观念的建立均有益处,可帮助学生建立起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思想。如可将生态文明这一先进思想融入到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当中,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律法知识的引入、全球生态治理理念的结合,引导学生立足世界层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了解生态设计发展状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生态设计责任意识,使之明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自身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2.1.2融合红色文化及社会主义文化

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引入红色文化,并将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其中,可以革命根据地作为设计实践的场所,或是游览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红色胜地,组织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活动,或是以爱国为主题进行新媒体设计、视觉效果设计,通过这些设计环节增强学生对革命精神内涵的了解,把握革命精神的本质,实现对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承,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从而建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的设计理念。如可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融合至部分课程教学中,还可引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引导学生明晰设计行为与心理及道德间的关系,分析其与精神文明间的内在关联,明确其与法律间的关联与影响,培育大学生的道德与法律边界意识,建立清晰的精神文明准则,从而规范其设计行为与心理。

2.1.3.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

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应注重于博物馆这一平台的利用,应对古人的设计思想进行分析,了解传统造物文化,从古代器物中对古人的设计智慧进行汲取,并吸收古代人的设计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及文化观,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傳扬,在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基础上为现代设计文化的快速化与创新化发展提供有益支持。如可将工匠精神引入到设计实践课程之中,通过对我国逐步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这一过程的了解,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工匠精神的重要引领作用,也可把握工匠精神在文化强国创建中所展现的重要价值。在品鉴古代工匠制作的陶瓷玉器等博物馆藏品之时,学生可感受到传统器物的设计特点,了解其设计魅力所在,体会到劳动人民在作品设计方面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对大学生在设计实践方面的钻研探索与创新精神培养有一定益处,同时也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提高其文化自信,并通过艺术设计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践行。

2.2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

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中应通过新型教学方式的引入,实现对设计课程知识点中所蕴含思政与哲学元素的有效挖掘,在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的应用下,在自然辩证法的使用下,探寻有益于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设计思路。不同时代的道德水平及道德理想会对艺术发展产生限制,同时艺术也会对道德风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设计作品是时代道德面貌的体现,也可通过其了解彼时的道德标准,或是判断设计者的道德水平。在赏析设计作品时,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作品创新背景的诠释,解读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从而通过艺术家的世界观及道德观对学生进行观念熏陶,既能实现学生设计基础知识的夯实,也可使之道德观念及鉴赏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彰显知识学习中价值观念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应以设计教学特性为基础,实现思政教育方式的优化,通过设计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经历、作品内在思想内涵的深入诠释,通过故事陈述方式探寻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构建形式生动、方法新颖、内容丰富的趣味课堂,在体验式、沉浸式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融入,从而达到设计载体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目标。

2.3开展设计实践教学

设计类专业属于一门具有较高实践性的课程,实践教学开展中应将思政体验作为切入点,实现对设计实践案例中所蕴含哲学思想及思政元素的正确解读。例如《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在学习软件技能的同时,结合云南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域文化特点,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聚焦少数民族生活环境、服装服饰特点、生活习俗等进行插画创作,通过设计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利用设计实践为国家文化发展提供有益驱动。下图为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19级同学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期末作业,结合国家社科基金百部史诗工程子课题《独龙族创世纪》项目进行的插画创作。

结语:基于设计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利于深化思政教育,可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使之树立起家国情怀,强化其责任感及担当意识,可于设计实践中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吸收与消化,通过思政教育与设计类专业教育的同步开展,增强思政教育吸引力,可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出兼具政治素养与专业素养、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设计专业人才,从而使我国设计行业站在时代前沿,在正确的观念引领下推动设计创新,保障设计行业的持续性与高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佳.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研究[J].青春岁月,2019(10):71.

[2]张影.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以广告学课程为例[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9(5):72-74.

猜你喜欢

实践途径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营改增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初中生如何自主学习英语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