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个性化训练的课外阅读教学初探

2021-11-03吴国华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感悟课外阅读

吴国华

摘要: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发挥着补充和延伸的重要作用,课内阅读教学则充当学习范例进行实践,所以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本身就是一项个性化极强的实践活动,它的进程和结果因人而异,因境而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阅读实践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训练的有效调节,在课外阅读安排方面要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权,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文本和方式,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实践。

关键词:课外阅读;契合度;阅读空间;感悟

文学作品对于读者的影响取决于读者的个性、习惯、阅读环境等因素,所以读者对文本的感悟千差万别,个性化的阅读亟待我们营造合适的教育环境和空间,为孩子们找到契合度更高的阅读方式保驾护航。

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界关于课外阅读呼声比较高的就是“个性化阅读”,这也是对应着课标主张应运而生的一种声音,但这种声音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在现实教学中,个性化阅读尚属追求阶段,还需时日才能得以实现。反思我们以往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干预和指导的痕迹明显,如教师会在布置阅读任务之前预设好阅读的目标度、重点和具体时限,整个进程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中,最终的评价也比较单一和固定,学生的阅读没有自由度可言,教师的阅读指导也是走过场地完成任务。这样的阅读带给学生的条件反射是阅读即统一的集体任务,一条无形的锁链压抑着孩子们个性化创新理解的冲动,久而久之,这种冲动就演变成为简单的迎合与慵懒。

由此,我们倡导“个性化阅读”的方向是正确的,这是对孩子们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现实的教学环境,我们应当如何推动“个性化阅读”,为孩子的精神成长助力呢?以下就这一话题谈一些个人观点。

一、把阅读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握自由空间

阅读实践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他们进行独立的、自主的思考。学生首先是一名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我们要向着孩子的精神成长目标去指导他们的阅读,要包容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要承认他们身上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和主动欲望,指导他们用主动思维的眼光看待问题,获得属于自我的独特感受,表达专属于自己的语言,成就一个独特的自己。

以《庐山的云雾》的教学为例,很多老师都不敢把课堂放开,生怕会打乱自己的教学预设,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其实,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文本片段,这样,他们所得到的关于文本的表达才是最真实的、趣味盎然的、深情款款的。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氛围更趋自然,学生的表现也就更加接近内心的真实表达。教学中,有的学生会喜欢庐山云雾的色彩美;有的学生会喜欢云雾的形态美;也有的学生会喜欢云雾的多变;更有甚者,会由云雾引起翩翩联想……

固然,按照上面的课堂结构设计,教师在备课时可能要做更多的工作,需要有更多的预设,上课时需要更专注于学生多样的、个性化的表达。课标中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孩子们接近内心的真实表达必是独特的,作为教师要珍惜这样的机会,为孩子创设属于他们自己的表达舞台,这样的表达能真实反映孩子对于文本的理解。当然,教师应顺着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表达进行正确的引导,只要大方向准确,允许各异的理解和表达。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读自悟,表达对文本真实的自我感受

阅读的过程没有人能代劳,没有人能辅佐,应该是一个自我选择和吸收的过程,在阅读中独自去发现、去探求。现实课堂中,教师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往往简单地把通向教学目标的路径铺得笔挺,学生的课堂活动整齐划一,每个环节都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着,课堂氛围和谐但并不自然。每结束一个既定的教学环节,学生都会摇头晃脑、似懂非懂地跟着同学夸张地朗读。教师的每一个观点都让学生“豁然开朗”,他们恍然大悟地点着头,同感味十足的夸张表情溢于言表。然而,这样的课堂氛围背后的真实境况是何其可怕:学生都成了课堂行进的“配角”,配合教师“表演”。实际上,真实的阅读教学应该围绕阅读材料,发挥学生差异性的领悟和理解能力,自由地朗读,自由地表达。教师则要借助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和表达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的差异性,扶正学生朗读和理解中的价值观,营造和谐、自然、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让学生养成自读自悟的学习习惯,继而形成学习能力,怀揣着积极的态度在阅读中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对文本最真实的感受。

三、守住学生独特感悟的空间,给予个性阅读的机会

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是最真实的、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这样的阅读是在心灵完全自由的情境之下,表达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阅读感受。

个性化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体悟的基本特征。阅读中,学生会根据自己固有的阅读方式对文本进行体悟和感受,以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与共鳴。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整本书阅读时,老师问:“从海伦·凯勒的一生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对这个问题一般的理解,既定的回答可能是“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有志者事竟成,坚强不屈,坚持不懈……”,但是从问题本身来分析,是有弹性的,可以有多重方向的理解。例如有的学生个性比较张扬,会说生活中很大概率不会遇到海伦·凯勒这样的绝境,所以我们应过好当下,不要让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成为自己的遗憾;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说生命的意义也许不需要像海伦·凯勒一样伟大,做个平平淡淡的人也很好……这样的理解似乎和我们预设的路径有很大的出入,但也不无道理。我们引导的是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文本是一根引线,应该允许多元化、个性化的表达。

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给予学生在阅读中的自由体验

大量阅读是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基石。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提升,范围可以延伸到各类报刊,但不能缺少读书笔记的记载。除了纸面的阅读,在适当的环境下也可以扩展到网络阅读。课堂指导阅读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相关资料的量要涵盖学生阅读时可能涉及的范围;既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又要给予他们能跳出文本自由表达自我感想的勇气和力量,从宏观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例如,在指导的同时,老师可以准备内容类似或表达方式雷同的文本,也可以是截然不同的文本与现在研究的文本进行类比,让孩子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批判,学会在同比中获得写作和阅读的经验。

五、创设阅读评价氛围,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阅读评价

评价,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就评价本身而言,就应该是出自学生主观的思维辨识,理应受到尊重。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设利于他们进行自主阅读评价的氛围,催生出属于学生自己的个性化评价。教师要坚持动态多元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学习提升为准绳,对他们的个性化评价进行合理引导,重评价过程,兼顾评价的效果。这样,利于学生对阅读评价方式的理解,一方面支撑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文本的多元解读提供了个性化的空间,能有效激励学生阅读评价的勇气,拓宽有效评价的途径。

例如,在指导阅读台湾绘本《这是谁的脚踏车》时,教师在PPT中不断出示各种各样的脚踏车,让学生不断对绘本中出现的脚踏车进行评价,适合绘本中哪位主人公。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说颜色漂亮的,有说造型好看的,也有说做工精密的……这样的阅读评价是成功的,因为学生五花八门的评价说明他们围绕着文本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思考,这也就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样自由的想象和评价,驱动着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创新思维,让课堂真正的知情共振。

综上所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其阅读领悟能力乃至写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必然会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获得精神的成长,让心灵与文本共鸣,让个性与生命成长共生!

参考文献:

[1]邓节芳.当前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J].小学教学研究,1990(06).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感悟课外阅读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反思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