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反思

2016-11-23习玲敏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开放感悟交流

习玲敏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反思,旨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课堂成为孩子们人生成长的沃土。

关键词:参与研究型;情感;交流;开放;感悟

在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这一过程中,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理解和运用,课堂上真的出现了开放的、个性化的师生平等交流的良好局面。下面谈谈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一点反思。

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学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1.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小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各科教学中,如何体现小学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教师应根据各学科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创设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以及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堂佳境。

2.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教学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多元参与“、“交流互动”的课堂,以学生是否乐学、会学、学会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3.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老师们要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是我一贯倡导的。如在教学一篇唐诗后,要引领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有趣、有益的《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做”把感情表达出来,让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二、怎样激活我们的课堂

1.自主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学生可以自学、质疑、操作、探索,以及相互讨论、小组协作研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用这种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教师由“主角”变为引导者、服务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发挥组织、引导、帮助、促进作用,互相学习,真正达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2.有趣的作业形式。

五花八门的教学内容和名目繁多的作业任务也要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想,并常以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到社会上做调查、写出报告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并不做统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观点。学生可以探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也许正是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课堂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阳光普照下,新的“参与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课堂成为孩子们人生成长的沃土。

猜你喜欢

开放感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