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写作共同体的实践与反思

2021-10-31李新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实践与反思

摘 要 “师生写作共同体”概念源于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提出的“学习共同体”,和“教师下水”有区别,“教师下水”是教师的单方面示范,而“师生写作共同体”是师生间建立的同读、同议、同写、同评、同改的交流空间,体现师生间的平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写作共同体”的空间不断扩大,而“师生写作共同体”的建立,其意义就是让师生都感到写作是人生中十分幸福的事。

关键词 师生写作共同体;教师下水;实践与反思

一、缘起

“写作共同体”的概念来源于“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提出的概念。所谓学习共同体,首先,从学校内部的关系来看,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企向共同的愿景,促进整个共同体文化。然而学习共同体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从学校内外的关系来看,学校内外结成共同体。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写作共同体”从某种角度理解可以是“学习共同体”的一个分支,而“师生写作共同体”是“写作共同体”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却是极其重要的部分。

二、“师生写作共同体”的优势

我们一提到“师生写作共同体”,许多人就很容易想到教师写下水作文。教师写下水作文当然是好现象。叶圣陶在《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老师出身于学生。当学生的时候,谁不曾练习作文?笔者教书几十年,坚持写下水作文,但发现我的写作和学生写作是两张皮,就是我没有把我的写作资源转化到学生中去。”所以,笔者提倡“师生写作共同体”,教师可以与学生写同题作文,也可以不同题,自由创作也可以,对老师,笔者只是提倡一种“写作精神”,或叫“下水精神”,带着这种精神和学生一起共尝写作的甘苦、共同经受写作的困惑、共同探讨写作的规律,以使师生的写作水平共同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层面:

1.同读

教师和学生可以同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就是教科书中的课文,勤于写作和不勤于写作的老师不一样,勤于写作的老师往往会从作品是如何产生的角度来理解作者写作该文的灵感、动机、状态和遣词造句的习惯,会贴着作品在走,而没有写作习惯的老师可能会有与作品产生“隔”的感觉。因此,勤于写作的老师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可能会更容易触摸到作品的灵魂内核。

2.同议

老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话题,一同发表议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观念冲突更好,最后不必求同,关键在课堂上能激撞出思维的火花,使老师和学生的思维都处于激活状态。

3.同写

这里的“同写”,是指教师和学生写同题作文。理想状态是学生写,同时老师也在写,但那种情况比较少见。布置一道作文题,我们老师不妨先写写看。有时候我们在面批作文的时候,会指出学生这儿写的不好那儿写的不好,学生虽然点头称是,但心里会嘀咕:老师你写写看?教师真的写写看的话,会发现真正写好“这”篇作文是不容易的。写材料作文,学生往往会偏题,偏题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如何才能避免偏题?我们自己写写看,亲自实践实践,方能发现其中玄机所在。笔者有时候布置一道材料作文,说实话,如何审题立意,真的还不是十分清楚,亲自动笔写一写,原来脑子中模糊的东西才逐渐清楚,这样指导起作文来才有针对性。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遇到瓶颈,跨过这一障碍,学生作文的层次可能就上去了。如何让学生跨过这一障碍,我们光指导,有时候挠不到痒处,你讲得头头是道,学生还是一脸困惑,写作文依然故我。这个时候,教师自己尝试写一写,或许会有具体感受,能和学生一道突破这一瓶颈,跨越这一障碍,共渡难关。不是笔者每篇都写得好,多数情况下没学生写得好,思考得没有学生深,视野也没学生那么广阔,尤其是对当下正发生的生活,不像学生了解得那么全面、细致,不敏感,但能和学生同题写作,体现的是写作民主的态度,和学生拉近了距离。

4.同评

不是教师专门评学生的作文,学生也可以评教师的作文,也可以给教师的作文打打分。他们往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笔者教给他们的方法来评我的作文,比如你老师不是说写作文要学会节制吗?你的作文为什么这么长?老师你不是说观点不能偏激吗?我看你的观点就有些偏激。你不是说议论文要有层进感吗?你的文章并没有层进感,只在一个平面上说道理。还有,你的语言朴实是朴实,但给我们的感觉叙大于议,而局限于家长里短,缺少行文的大气。他们一针见血,不留情面,但意见都非常中肯,笔者在他们的建议下对文章进行了修改。“师生写作共同体”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就这样形成了。一位同学在谈体会时说:“李老师的课堂没有落入作文课的俗套(讲死方法),而是用中肯、发现的眼光去发现每篇文章中的闪光点。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我很放松,没有拘束,随性而论。可以对李老师的文章提出异议和评论,也可以流连、惊叹于小小的孩子所说的懵懂的却又别有趣味的语出惊人之中,思维上更加开阔了。”

5.同改

学生的作文除了老师的评价之外,还有他们之间的互评,在相互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他们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了修改,有的是反复修改,直到达到升格的效果。

三、“师生写作共同体”外延的扩大

我们的“师生写作共同体”实行线上线下互动。线下我们在课堂上同读、同赏、同评,线上我们建立了“师生写作共同体”群,师生的文章都可以发布在群里,大家互相分享、交流、讨论。写作不限应试作文,有的同学在课余写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也发到群里供大家分享,令笔者欣喜的是,有的同学显露了非凡的文学才华。自2016年以来,笔者每周在微信上发布“李新每周现眼”,读者有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学生中有笔者现在正在教的学生,也有已经毕业的学生,这构成了一个有无限空间可能的“写作共同体”,他们在读过笔者的文章后,有的赞赏,有的提出意见和建议,有的提出反对意见,其中合理的被笔者吸收,然后对文章进行完善与修改。这对改善写作生态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反思

1.“写作共同体”是个交流的场所

“师生写作共同体”绝对不是“师传生受”,从写作的本质意义上来讲,写作是不可教的。我们师生应该把写作看作共同努力的方向。写作本质上就是一种表达。师生都有表达的愿望,表达什么?表达思想与感情。构建“写作共同体”,就是师生用书面的形式来交流思想感情。這里没有孰高孰低的问题,“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完全是正常的。所以笔者把我们师生共同的作文集称作“我和你共度作文时光”,师生有这段时光是十分美好的。

2.教师所能给予学生的仅仅是影响

有人会质问:你多年进行“师生写作共同体”的实验,你的学生的作文分数都很高吗?如果按照功利的标准来衡量笔者的实验,不能说实验就是成功的,不是说在“共同体”内的,学生作文的分数都很高,“共同体”外的学生的作文分数都不高,有的在“共同体”外的同学的分数也很高,但这些学生除了热爱,除了从小爱读书爱写作之外,跟他现任的语文老师有多大关系,是很难说清楚的。我要说的是老师所能给予学生的仅仅是影响,一个老师和他们共同写作共同成长,使他们从此爱上写作,毕业后依然把写作当作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笔者的目的就达到了。

3.写作是人生中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笔者开设一门“我和你共度作文时光”的选修课,没指望有多少学生参加,结果爆满,我想这些学生中不排除一部分同学是抱着功利目的而来,但大多数同学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来了,就是写作是人生中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写作的目的不仅仅是高考时学生获得高分,当然那也是现实的需要,更高意义的目的是写作应成为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部分。写作归根到底是一种表达。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的“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指的就是写作表达是一种幸福的事。写作是一种释放,人类所有喜怒哀乐的感情都可以通过写作释放出来,调节身心,增进健康,修身养性。生活中有写作和没有写作的人,其幸福感是不一样的。能够将写作纳入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追求一生的幸福,这是构建“师生写作共同体”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者通联:上海市青浦区复旦附中青浦分校]

猜你喜欢

实践与反思
差异教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学案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实践与反思
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践与反思
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中实施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的实践与反思
微课模式支持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反思
高中数学小组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