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构建篇章

2021-10-28陈艳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意志力主旨麻雀

陈艳平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化发挥教材的价值,教师需要树立三种意识:第一,阅读教学应指向写作,应以“学会写作”为目标;第二,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挖掘并让教材中可资习得写作方法的篇章或片段形成体系;第三,这个体系与习作要建立以篇章构建方法与表达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紧密对应的关系。有了这三种意识,教师还要摒弃以教内容感知与情感感悟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摆脱阅读与习作各自为政的局面,实施阅读与习作贯通的教学策略。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如《一件烦心事》《她收到了礼物》《爷爷戒烟了》等。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用好本单元的精读课文《麻雀》能降低习作教学难度。《麻雀》具有重要的承接作用。如果说之前的写事作文是从段向篇过渡,那么此后篇的写作之旅将由《麻雀》开启。教师怎样通过《麻雀》实施有效的教学呢?

一、理顺文本要素

1.写事的前三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学生很容易便能以列表的形式呈现。

2.写事的第四个要素:事情

文本中,事情以有限视角,即“我”的视角,分五个阶段推进,极富典范性。

四个人物在猛烈的风中的梧桐道上开展了一场极其短暂的惊悚对峙,最后以没有接触的和解结束。作者冷静而客观地对此展开了叙述与描写,尤其是动作、神态描写十分传神。

3.关于人物:老麻雀的主人公地位

四个人物中,谁是主人公,谁是主要人物,谁是次要人物?界定主人公的基本原则是,谁处于冲突中心,缓解危机,终结冲突,谁就是主人公。分析文本不难看出,老麻雀处于冲突中心,是主人公;猎狗是主要人物;“我”和小麻雀是次要人物。对人物进行清晰排序,便于学生形成把具象语言上升到概念的逻辑思维,为“我”最后实行“人道主义援助”打下情感基调。

4.主要诱因:背景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是文本中唯一的自然环境描写。这句话看似不经意,实则大有深意。它是事情发生的背景,没有这句话,后面所发生的一切都不合情理。

何为背景?此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只能在此唯一背景环境中产生。背景分室内背景、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背景,一般在写事前交代。背景与事情的关系具有唯一性、即时性和关联性。

二、建立读写对位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了这样几个方面:成篇的写事作文需要的几个要素;几个要素的内涵、外延、功能,尤其是事情几个阶段的划分与事情发展的曲线,以及主要用描写来推动事情发展的写作方法。这几个方面是怎样相互作用与支撑,成为结构完整的文本的呢?依靠主旨。这启示我们,写成篇的文章,主旨具有统领性作用,它对于事情发展阶段的划分、人物的设定,以及表达方式的选择等具有制约作用。

如何把阅读所得之方法——四要素、背景和视角的设置、事情的五阶段运用到习作实践中,我们结合《麻雀》及单元习作中提到的一些主题做简要分析。

1.主旨确定

写文章,下笔之前就应当对主旨了然于心。这与阅读的过程正好相反,阅读时往往直到最后才能明白文章的主旨。

《麻雀》的主旨是赞颂母爱的伟大和人类对他类的悲悯情怀。《爷爷戒烟了》的主旨怎么确定呢?可以是亲人之间的关爱,可以是意志力的重要性,等等。不论最终确定哪个主旨,主旨都要与题目的关键词适切,篇章结构和语言等都要围绕主旨而展开。

2.事情划分

不论主旨是什么,事情的发展都要大体上按照“五阶段”来设定。对“五阶段”进行概括式表述和将其转化为对每个阶段的具象化表达时,一定要以主旨为中心进行,而不能偏移或曲解主旨。

《爷爷戒烟了》的主旨如果设定为肯定意志力的作用,那么为了表现戒烟的确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五阶段”可以这样设计:①表决心;②开始有弃绝香烟的行为;③不久后意志力软弱,受不了香烟的诱惑;④身体每况愈下,出现危机;⑤意志力获胜。这样的五个阶段一波三折,读起来会有滋有味。

这个阶段,还需要完成背景的设定。背景的功能是证明事情的合理性,即背景要与行动相契合。《爷爷戒烟了》的背景需要与爷爷这个人物和事情的“五阶段”相契合。比如,就社会环境而言,大家都不抽烟;或者就室内背景而言,家里有人生病了,不允许有人抽烟;等等。

3.人物设定

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一般会设定两个人物:一个是无动于衷的观察者,另一个是孤独的行动者。通常,“我”是观察者。写作意识强的小学生,可能会安排两个正反对立的、处于冲突中的人物,让两个人物既有和平,也有冲突。

写事作文中,一般需要根据事情冲突双方的力量和立场来设定主人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通常的做法是主旨决定主人公。比如,要诠释伟大的母爱,就设定老麻雀为主人公,然后顺着主人公,根据事情需要设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各个人物要有其独特的功能,即人物利益、立场等要对立,这样事情才会有起伏。

4.表达方法

事情的五个阶段需要具象化为语言形式——叙述与描写,才能成为文章。

这里重点说描写。《麻雀》的作者用大量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推进事情发展。描写什么、怎样描写都需要圍绕主旨展开,比如写爷爷意志力软弱,神态、动作描写可以写得惟妙惟肖。

以上四个步骤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同时完成背景与视角的设定。小学生一般会设定有限视角,即“我”的视角,或者叫“第一人称视角”。“我”通常有事情的主导者、事情的旁观者两种功能。自然段的设置方面,既可以分阶段设置,也可以根据表达需要把几个阶段合并成一段。整个篇章的结构、内容与描写方法,可以浓缩在以下表格里,为正式动笔作提示: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对《麻雀》文本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第二部分所述的四个步骤,展开正向到反向的类推,搭建了写事作文的完整篇章。学生对主旨与形式、形式与内容、内容与表达方法等都了然于心。

(作者单位:应城市蒲阳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意志力主旨麻雀
Willpower 意志力
意志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拯救受伤的小麻雀
主旨演讲
1958年的麻雀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麻雀
平淡真实显主旨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