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的策略

2021-10-25徐婧

红豆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生物初中

徐婧

【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门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生物学相关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关注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策略进行探析,旨在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态意识教育

引言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失衡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全人类的发展极为不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各个行业和领域也都对环境保护问题极为关注。初中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科学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发挥出生物学科的育人作用。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内容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和生态学相关的概念以及原理的教育、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等。(1)其中生态学相关的概念和原理的教育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了解生态系统、生态因素、生物圈等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保护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是让学生明白自然资源并不是用不完的,其是非常宝贵的财富[1]。向学生介绍我国以及世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等的现状,让学生明白这些资源紧缺会带来的严峻的后果,培育学生爱护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并付诸行动。(3)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生态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现状,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危害,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紧迫感和危机感,促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付出环境保护的行动。(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是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知识来改变现阶段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从而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初中生物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教材内容开展生态意识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意识教育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内容,并在合适的时机渗透生态意识教育[2]。从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来看,生态环境知识是贯穿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各个章节中都有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比如在《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这个章节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介绍多样化的生物,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并传递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这个章节的内容本身就属于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合适的时机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总之,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态知识,从教材内容出发来开展生态意识教育。

(二)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意识教育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最主要的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本,但是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而是要结合学生的现实学习需求、兴趣以及课程标准来适当拓展一些内容。现代教育理念不仅仅关注学生通过课本学习和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某一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品质和关键的能力。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局限于教材,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需求来适当渗透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适当补充教材来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比如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相关报道或者研究中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内容,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和报道来让学生了解现在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减少,并揭示生物多样性减少带来的危害,以此来引导学生关心生态危机、爱护自然资源。

(三)通过实践活动来渗透生态意识教育

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尤其是对于生物学科来说,其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教学实践的教学方式[3]。要积极引入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更进一步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态意识教育要建立在学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之上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实践活动又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将生态意识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合适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来操作、实践。比如在学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这一章节的内容,教材中介绍了水中、陆地和空中的动物,教师就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来观察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真正走进自然来了解生物圈,体会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适应,引导学生掌握生态学概念和原理。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传授不仅仅是唯一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態意识教育,将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贯穿到生物课堂上,并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来加强生态意识教育,让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屈蕴.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24):133-134.

[2]袁梅.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意识的教育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4):32-33.

[3]武玉冰.浅谈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态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9(14):24-25.

猜你喜欢

生物初中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