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作者意图,破解阅读难题

2021-10-25洪睿綝

高考·中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体特征

洪睿綝

摘 要:在近几年高考中抒情散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深受考生的青睐。抒情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解读者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立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从语言中的关键语段切入,借助语言所营造的情境来把握,一定会有所收获。

关键词:散文复习;文体特征;作者意图

散文,穿越历史的长河迤逦而来,在文学的走廊上留下一笔笔浓墨重彩的画卷。它有时没有诗歌明媚,有时不如小说动人,但它不急不缓,从先秦诸子到“唐宋八大家”,从晚明的小品文到现当代名家精品……脚步从未停息。它或描写一段绮丽的风光,或讲述一桩身边的故事,或抒发一种内心的情感,或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它是文苑里开得最隽永的那支花。可是,当散文逐渐走进高考语文,很多考生却感慨:散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项目之一,而其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又是重中之重。纵观近五年高考,如2017年的《根河之恋》《挺拔之姿》、2018年的《水缸里的文学》《虹关何处落徽墨》、2019年的《北京的大与深》《萨丽娃姐姐的春天》,2020年新高考一卷《建水记》等,考查的都是散文阅读,而这些散文无一不是充满诗情画意和文化韵味,意境隽永,语言优美,特别适合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引领与培养,在“语言建构与发展”“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都能有充分体现。当然,这些优美的散文读着轻松,可是试题想拿高分却是不易。要想读懂读透散文,持续的阅读积累固然必不可少,但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对于备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中品言,捕捉关键语言信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其首要目标就是要求考生具有直觉感受和体验语言的能力,而以往的高考阅读对散文的考查也无一例外聚焦于语言层面。很多时候,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更关注作家或文本创造出的形象,对创造形象的主力军——语言,却不甚用心;而现代语言学认为,所有形象的创造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由此可见,解读散文就应该从散文的语言开始,加之高考散文阅读,时间短任务重,更应如此。

郁达夫先生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时,就精辟地论述过“五四”以后“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当代散文名家张守仁也认为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余秋雨先生也说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在散文这个层面而言,作者展露心扉以此成文,读者以自己的心扉品读散文;阅读散文的过程,就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而让这个过程得以实现的桥梁就是散文的语言。抓住了语言这把钥匙,怎愁打不开散文那扇大门?

翻检往年高考散文选文,语言大都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且大多来源于最广阔的生活现场,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通晓其意,但未必能领略其情。如2015年江苏高考题王安忆的《比邻而居》中的一段话:“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其字面的整体意义清晰明了,可谓清浅;但是其中深情,尤其“悄悄地”“浮华”“实惠”等词的理解却要颇费一番工夫。

关注散文的语言,落点不在语言的浅层意义上,而在理解语言背后的情感上。高考散文阅读是对应高考试题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所以也可以简单认定为“文学性的散文”;而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是这类散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典型特征。它表述的对象真实与否,公正与否,美丑与否,都不应该是我们所在意的,它的存在也不是祈求得到我们的认可,它的最终指向应该是主观的内在,而非客观的外在。这是我们高考散文阅读首先应该明确的。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它真正想表达的无非就是眼中之景和物、心中之人和事,想与人分享的一己之感,一己之思而已。

那么,如何透过散文语言,触摸其中的情感呢?

最重要的便是找到文本表达中的关键性语段,继而去发掘文本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基础性的核心素养,其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关注培养学生的语感上面。提及的目的就是要注重考生平时的阅读,因为平时的阅读是形成语感最主要的途径。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和平时的指导中强调多读和反复读的重要所在,放在这里也是寻找关键语段的重要方法。反复读可以找到关键语段,找到关键语段之后运用多种方式反复读也很重要。这时主要就是通过反复地读去反复地感受,去品味语言。找到不是目的,品味才是归宿。

著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先生曾经在谈到文本解读时指出,最大量的时间花在文本分析上,但分析的有效性却令人悲观,实际的分析只是在作品的表面上滑行,只满足于提示作品与对象之间的同一性。也就是说,我们在文本解读时没有通过体味语言感受作者的独特感情,而是滞留在作者所叙述的人、事、物上面,肤浅的思索。而所谓肤浅的思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文本中表现的个人化、个性化的人事物等同于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大众化、客观化的存在;二是彻底抽象化、概念化文本中所蕴含的具有作者独特印记的情感认知。这是我们高考散文阅读时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的。

反观学生当前的散文阅读过程,第一种情况非常普遍。一见到作者写出来的那些人事物,便瞬间联想到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客观存在。比如:见到《荷塘月色》中的荷花,见到《故都的秋》中的“秋”,就會马上转移注意力到现实中的客观存在上面,忽略或者丝毫不再顾及作者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和主观叙述,由此导致和文本或作者的交流出现问题,反馈到做题上来自然就有偏差。

还记得作家陈蔚文的《溪霞看石》中有这么一段话:“真能征服吗?‘山川长不老,人意欲如何’,古代诗人早就发问过了。从山脚蜿蜒而上,怪石岭攀岩落差据说达600米。我们一行人爬上十几分钟,已气喘吁吁,足下石阶向前延伸,仿佛在嘲笑居城市者的脚力。原本自恃过得去的体能此刻露怯,只好边顾左右而言他,边暗自咬牙切齿地调动毅力,勉力前行。”在考生眼中这段话非常容易被抽象化和概念化为“人定胜天”或“人的局限性”等,其实不然,作者只是在抒发一种感慨而已,而不是在传递一个概念。

所以,在阅读解析的过程中,只有回归到具体的文本中,关注具体文本的语言表达,在具体的文本中咬文嚼字涵泳品味,才能有所收获,答有所成。

二、言外有法,借助艺术手法探究作者情怀

深邃的思想,深刻的感情,离不开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而语言借助艺术手法对丰富形象、渲染气氛、突出感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散文中的各类艺术手法使用,就不能孤立地理解,绝不能停留在艺术手法本身,而应思考其对人、事、理的具体作用。

如《荷塘月色》中的多处经典景物描写分别表现了作者不同的心境,如第四段作者用比喻、拟人、通感等艺术手法描写月下荷塘的动态之美,衬托出作者暂时摆脱烦恼的淡淡的喜悦。但这种喜悦转瞬即逝,当月光隔了树照过来,高处丛生的灌木的黑影在作者的眼里“峭楞楞如鬼一般”;而且“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在当时深受压抑的社会条件下,内心里那不寒而栗的惊恐,那前路迷茫的失望都通过这鲜明生动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因此鉴赏散文离不开对散文艺术手法的品味,要紧紧围绕事物的特点来探寻艺术手法使用的根本目的。技法无止境,但若抓住与事物紧密相连的时代特征、人的个性特征与事物的社会属性,也就掌握了鉴赏散文之根。

三、情外有情,深入探究作者情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人是社会的人,解读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能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而应该结合作者的个人际遇,将个人情感融入社会大环境中,将人、事、物同社会的发展变革结合起来思考,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本的脉搏。读过陆蠡的《囚绿记》,你自然明白,作者写那执着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的精神意义。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正是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读过林徽因的《窗子以外》,你眼里绝对不能只关注那“扇子式的,六边形的,铁的,纱的,玻璃的窗”,而应体味出窗里窗外永远难以消除的隔阂。

王观堂先生曾言:诗词有“造境”,有“写境”。所谓“境”就是情境,即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王荣生教授在散文鉴赏方面也明确提出,散文的阅读和鉴赏要有“这一篇”的基本认知。所谓“这一篇”指的也是情境。所以散文的鉴赏其实还需要在作者运用文字语言营造的特定情境中,去感受、体悟、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细腻、独特的人生经验。而在课标的理论建构中,情境的价值也是反复强调的。所以在情境中去实现散文的准确解读是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去实现呢?

首先,我们要利用原始积累去走入具体散文的情境,与散文中所传达的作者的独特经验进行连接,如果能够与情境产生共鸣就再好不过了。而我们的“原始积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我们长期学习语文所得到的语文知识,即语感;而如何借此走进,就是指要仔细阅读、品味,把握文本中丰富、复杂、细腻甚至细微的语言。

其次,我们始终要明确情境是作者已经建构完成的,是属于作者的,是独一无二的,是我们阅读解构的起点和终点。换言之,《背影》是朱自清眼中的背影,是朱自清心灵中独有的景象,它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也是平日里的朱自清所未尝见过的背影;《幽径悲剧》中对古藤萝的喜爱以及被毁之后的愤慨,是年近期颐的季羡林极具个人化的情感和思索……散文中的人、事、物,以及人事物背后的情理哲思的根都在这个自成天地的情境中,它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化身,通過独出心裁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流露心扉的语句来体现。所以,语言就是情境,想把握情境就必须要把握语言。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散文的准确解读。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写道:作品的文本存在只有在创作过程中才能为我们所把握。而“创作过程”的现实再现就是语言文字,解读者所能把握的“创作过程”主要就是文本细读,所以解读者必须重视语言文字,只有立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才能有所把握。而散文的解读上亦需如此,从散文的语言入手,从语言中的关键语段切入,借助语言所营造的情境来把握,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

[2]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2)[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2006年.

[3]海德格尔[德],林中路[M],商务印书馆,2015年.

猜你喜欢

文体特征
浅谈高中语文高效教学的四个维度
浅析医学英语的文体特征、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
把握文体特征,让说理文教学更高效
商务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研究
与书本为友,与语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