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互联网+备课资源的教学实践

2021-10-25邓学慧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互联网

【摘要】本文阐明互联网备课资源分类与开发渠道,论述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互联网+备课资源的教学实践,提出利用互联网资源明确教学重难点、导入新课、讲解教材、巩固知识等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道德与法治 备课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74-02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初中生身心成长特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学科。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等特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特性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中,除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备课资源。互联网+备课资源是指在广泛利用互联网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优化整合教学素材,实现个性化备课和资源共享。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想要实现学科教学理论性与生活性、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备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深入挖掘网络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建设性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互联网时代教师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互联网备课资源分类

网络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大型的资源库,而道德与法治学科又是一门综合强较强的科目,因此教师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建立自己的教学备课资源库。根据学科特点,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用到的互联网资源,主要有国家世界时事资源、生活案例资源、优秀教案课件资源、示范课资源、概念释义资源、图片漫画资源、试题资源等。教师利用互联网便捷的搜索途径与海量的资源,挑选适用的资源建设自己的学科资源库,并做好资源的分类,有助于提高备课效率、改善课堂教学。

二、互联网备课资源开发渠道

利用互联网开发道德与法治备课资源,需要教师在网络中搜索、借鉴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对资源进行修改、整合,找到教材与网络资源的契合点,这是网络备课的关键。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国家、生活等方方面面,与之相关的网络资源也较多,教师可以从各类网络平台中获取不同的备课资源,以充实自己的课堂。我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比较常用的网络平台有学科网、21世纪教育网、菁优网等网站,广西初中政治教师群、邕城政治群、江南政史教研等QQ群,中学时政导航、道德与法治课、中考政治、广西空中课堂等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App软件。通过寻找、发现更多可用网络平台,可以拓展备课资源的开发渠道。

三、基于互联网备课资源的教学实践

(一)利用互联网备课资源明确教学重难点

在使用新教材时,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容易出现把握不准教材重难点的情况。这个时候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学习和借鉴一些示范课程,尤其是2020年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一线有经验的教师录制的许多网课,这对众多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例如,笔者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课时,由于内容复杂抽象、知识点繁多,再加上自身教学经验不足,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知识结构并不明确,于是借鉴和学习了“广西空中课堂”2020年3月25日播出的由广西大学附属中学赵乾老师录制的《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网课。这虽然是一节中考复习课,但对将要上新课的笔者来说,它具有清晰的导向作用,既让笔者明确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讓笔者提前了解了如何备考。

(二)利用互联网备课资源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节课的基调很多时候取决于课堂导入,即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互联网备课资源进行激趣导入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一则时政新闻、一个生活案例、一幅漫画、一张图片、一个视频、一首歌曲等,都可以作为激趣导入的网络资源。例如,笔者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内容时,先向学生展示当时的两会热点素材:(1)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现国提出,食品安全从娃娃抓起,并建议在中小学校开展食品安全选修课;(2)两会期间“食品安全”成为年度热词,食品安全教育已经正式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国众多城市纷纷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程;(3)淮北徽香昱原早餐工程董事长张秀华认为,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政府和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起来,不能视而不见!然后笔者结合这些热点素材提出问题:“这些议案的焦点集中在哪些群体?”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从现实情境到问题情境的创设,迅速吸引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并对问题展开思考、讨论。

又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内容时,笔者先播放由人民日报新媒体制作的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中学生,能向抗美援朝英雄们学习什么”等问题,使其深切体会什么是国家利益。

再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关爱他人》的内容时,笔者出示了一张图,它是江苏无锡火车站的“无健康码通道”图示(见图1)。结合这张图笔者提问:“这一张普通的指示图为什么会火了无锡这一座城市?”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关爱他人”的主题内容。

利用互联网的时政热点资源,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明了导入新课内容;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关注生活、关心他人的意识。

(三)利用互联网备课资源解析教材

网络中许多教学素材都有很大的育人价值,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并结合教材恰当运用,那么课堂的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例如,在准备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这一内容的教学时,笔者选取了“学习强国”App中“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热点素材,让学生理解教材中关于法律的特征解释,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又如“学习强国”App中提到“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主旨在于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生活”,讨论这一观点,可以让学生明白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将如此抽象的知识结合时政热点实现具体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国家。

再如,在讲解“身边典型的违法行为有哪些”“如何遵章守法”等知识点时,笔者选择了学科网课件里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作为补充素材。例子中外卖小哥因张女士给差评对她进行报复。结合教材实际以及个人对教材的理解,笔者认为学科网课件原题目中对这个案例提出的问题不利于学生高效掌握课堂知识,于是将原问题改为:(1)外卖小哥是否存在不依法履行合同义务、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说说你的理由。(2)外卖小哥用电话短信骚扰张女士的行为还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3)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在本课教学中,之所以选取外卖小哥报复的事例作为案例,一方面是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有效抓住学生的本能情绪反应,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另一方面其内容与教学主题高度一致,能够让学生更易理解违法行为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道理。如此一来,教学的重难点得以突破,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四)利用互联网备课资源巩固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练习可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反馈教师上课的效果,也就是说练习对教师和学生都能起到一个查漏补缺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该筛选一些有价值的题目给学生训练,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期末复习阶段,时间短、任务重,教师必须对各式各样的练习题进行精选,再让学生做题。如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时,其中的法律知识学生比较难理解,易错易混点多,但恰恰是期末考或中考的考点,为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笔者充分借助学科网这个平台,精心挑选了与这一课内容相关的中考题给学生练习。

例1.(2018·河北)隋某与丁某是不同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双方因客户买卖房屋问题发生纠纷,隋某便在朋友圈及房产中介微信群内辱骂丁某是“人渣”“不会有好下场”。对丁某维权有帮助的提示是()。

①隋某涉嫌侵犯名誉权 ②给予隋某同样的回击

③向法院提起诉讼讨回公道 ④依法追究隋某的刑事责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例2.(2020·青岛中考)栾某为了逃避道路违章抓拍,故意遮挡汽车牌照,结果被交警当场抓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栾某被罚款200元,驾驶证被扣留并记12分。栾某的行为(  )。

①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②破坏了社会规则

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④扰乱了公共秩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例3.(江苏淮安中考)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下列学生做法不恰当的是()。

A.参加适当的防卫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B.遭遇险境,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大声呼救

C.避免使用挑衅性语言激怒对方,防止暴力发生或升级

D.为了免遭打击报复,遭受欺凌后忍气吞声

各地的中考题是比较科学严谨且典型的题目,借助互联网精选中考题让学生训练,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需要不断开发和利用互联网备课资源,使课堂真正鲜活起来;另外教师也应在互联网+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模式中找到新的平衡点,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做出贡献。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廣西教育研究“互联网+教育资源应用试点”专项课题“互联网+教育资源环境下教研组研修方式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2018ZJY1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邓学慧(1991—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五一西路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备课资源开发与利用。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互联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