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一学生体育行为习惯调查与思考*

2021-10-25康厚良

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余居家体育锻炼

康厚良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一学生体育行为习惯调查与思考*

康厚良

(苏州市职业大学 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0)

新冠肺炎疫情下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突显。通过对苏州市职业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返校学习的2019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居家锻炼的习惯,对居家体育锻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在学生返校复课之后,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和课余锻炼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较以往都明显,但要保持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还需要设计更多新奇有趣的居家锻炼项目、构建“互联网+社区体育”平台、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统筹各个学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生的课余锻炼内容与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只有多措并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居家锻炼;体育锻炼意识;锻炼习惯养成;体育课程改革;体育锻炼习惯

2020年,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门要求推迟学生的开学时间,倡导线上教学和居家锻炼相结合。为检验体育教育在特殊时期所发挥的成效,本文选取苏州市职业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返校学习的2019级学生为对象,调查大学生在疫情发生期间和疫情过后居家锻炼行为、体育观念和体育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制定相应策略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苏州市职业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返校学习的2019级学生,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2份,其中男生为293人,女生为279人。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找出影响大一学生锻炼行为的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从限制出行到网课开始之前的居家行为调查

对大一学生从疫情限制出行到网课开始之前的体育行为进行调查,被调查学生中每周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为0人,查阅体育资料或阅读体育书籍的学生为32人,每天使用电子产品进行打游戏、看短视频、追剧和看小说等娱乐项目在8小时及以上的学生为318人,认为自己对电子产品没有依赖的为31人。调查结果表明:该群体在限制出行到网课开始之前没有开展满足自身健康需求的体育锻炼;并且,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较强。

对没有开展居家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显示:有453人表示不知道在家如何开展体育锻炼;有119人表示知道少量可在家开展的体育项目,但是枯燥乏味、坚持不了;有536人认为上大学之后第一次回家就应该好好休息,什么都可以不做,其中有432人在春节期间主要意愿是走亲访友,不能外出什么心思都没有。家庭成员共同锻炼,会形成融洽的家庭体育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各级部门、机构开展了在线体育教学等促进居家锻炼的措施,但调查显示: 90%以上的被调查者家庭不注重身体锻炼,也不要求学生在家锻炼。可见,居家锻炼不仅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没有引起其家人的重视,家庭成员没有在居家锻炼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2 体育网课的开展情况

被调查的大一学生从2月中旬开始全面进入网课学习,其中体育教学主要以直播课和录播课的形式开展,每周一次,共两个学时,学习完成后上传相应的锻炼短视频或照片作为课后作业。经过两个月八次网课的学习,每名学生需要提交8次作业。统计表明,被调查学生共上传了2905次作业,占应交作业总数的63.5%,作业完成程度低;且在已提交的作业中存在同一视频重复提交多次、提交空视频(上传视频无内容)及提交的视频不符合要求等情况。抱有侥幸心理、应付了事是学生作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而学生未提交作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忘记提交作业、不会使用作业提交软件、网络或硬件设备的功能无法满足提交要求等方面,但也有少量学生不重视课后作业的提交,甚至态度冷漠或无所谓。

调查表明,有213名学生建议体育网课能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直播或长时间的录播课没有互动性,也缺乏对学生锻炼的有效监督。而短视频的形式既能提高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督促他们一起锻炼之外,也能增加更多的趣味性。

2.3 居家学习期间对学生的身体和意识形态调查

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由于受到活动范围和场地的限制,学生们的运动量减少,加之美食诱惑和作息时间的不规律,使得参与问卷调查的572名学生中有245名学生的体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占比42.8%。另外,仅有38人表示居家期间,每天基本能在23点前就寝,而有392人表示长期在凌晨2点后就寝。

而对大学生返校后锻炼意愿调查显示:有232人表示返校后会认真参与体育锻炼,占比40.6%,其中有214人表示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肥,而并非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此类人群占比高达92.2%。由此可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对大学生群体的身体机能产生了影响,且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也仅是为了保持身体形态或形象,而没有意识到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习惯对自身的重要性。

2.4 复学后的体育锻炼调查

学生返校后,采取封闭式管理,活动区域仅限于校园内,体育锻炼时间由上课时间和课余锻炼时间组成。上课时间统一安排,主要的教学/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具体内容包括:八段锦、太极拳和五禽戏等。返校后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与上学期相比,自己觉得明显提高的有144人,占比为25.2%。在锻炼积极性提高的学生中,有75人表示教学内容新颖有趣愿意跟着锻炼,而有53人表示应借助体育课提高自身的体育锻炼强度和运动量。

课余锻炼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主要手段,返校后学生参与课余锻炼的频次和时间与上学期相比均显著提高,被调查学生中有198人表示返校后课余锻炼的次数和时间更多,占34.6%。究其原因,有110人表示因为无法外出(封闭式管理),只能通过体育锻炼打发时间;有64人表示是为了减肥;而有26人表示是为了陪同其他人锻炼身体。

在学校开放场地和运动器械(综合田径场2块、篮球场9块、排球场2块、大众健身器械2组,夜间照明开放到21时30分)的条件下,学校在大二体育课程中开设10个班次以上的项目包括:篮球24个班次、瑜伽23个班次、乒乓球22个班次、羽毛球11个班次、足球11个班次。与学生课余锻炼项目比较,女学生参加课余锻炼人数较多的项目是快步走、跑步和羽毛球;而男学生参加课余锻炼人数较多的项目是快步走、跑步、篮球、足球和羽毛球。容易发现,学校是以能开出的项目课程班次容量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而不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开设课程,导致部分项目课程即使学生不喜欢,也只能被动接受,而部分受学生喜爱、课余参与度高的项目却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课程容量不足,最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5 “封闭”居家锻炼的制约因素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国家倡导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但由于居家期间学生的体育锻炼只能在有限的室内环境中完成,使得锻炼的限制因素增多,具体包括:

(1)家庭体育在国民体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2]。家庭成员对家庭体育不重视,具体表现为:对家庭体育的认知程度较低,参与意识淡薄、参与兴趣不高、参与行动不足,父母融入孩子家庭体育的活动匮乏[3]。

(2)有限的室内环境使得可开展的运动项目受限。对于少数独立式住宅住户,其室内或室外环境可利用空间较大,学生居家期间可开展的运动项目也就相对较多。而对于绝大多数其他类型住宅的住户,学生居家期间,甚至是运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分贝都会对他们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产生影响。另外,除了住宅内部的环境限制,学生家中可使用的体育器械、自身的运动体验和运动知识等也会对居家期间学生及其家人参与锻炼的需求和积极性产生影响。其中,对被调查者家庭中所持有的体育器械或器材统计可知,有337户家中有跳绳,有281户有羽毛球套件,有225户有篮球,有136户有足球,有93户有乒乓球套件,有65户有毽球,有28户有跑步机。而适合于居家环境使用的仅有跳绳、毽球和跑步机,其他器材在居家环境中无法按照原有方式安全开展锻炼。

(3)居家体育锻炼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的缺失。体育锻炼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的缺失使得学生及其家人居家锻炼期间的成效无法得到直观的评价,这对于参与锻炼者后期的锻炼持续性和积极性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监督机制的缺失也会导致参与锻炼者居家锻炼期间频繁更换锻炼项目,或者仅能坚持较短的时间就会选择放弃。

图1 “封闭”居家锻炼实施要素

3 建议

3.1 将社区体育延伸到家庭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体质健康是全体国民体质健康的基石,限制出行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家庭为单位来开展,全民健身也以家庭体育方式来呈现[2]。当前,在家庭与社区的发展通道尚未通畅的背景下[4],以大学生为纽带,吸引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可有效提高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水平,营造和谐的家庭锻炼氛围;同时,建设好“互联网+社区体育”平台,利用“智慧社区”资源为人们的居家锻炼提供问题解答、锻炼方案设计、锻炼效果评价等服务,弥补社区体育人才不足,提高人们居家锻炼的积极性。

3.2 居家锻炼项目设计

疫情期间,最受喜爱的居家锻炼项目是:飞镖、套圈、类“投壶”和类“地壶球”。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参与门槛低、娱乐性强、就地取材方便、变换方式多。因此,在有限的空间中设计满足家庭成员健康锻炼的项目,应以娱乐趣味性为主,兼顾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原则,只有锻炼者在参与锻炼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趣味,才能让他们持续参与其中[5]。

3.3 统筹各个学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大一学生的行为习惯不仅代表学生在大学初期的特征,更多的是体现大一学生十二年来基础教育的成果,而大一学生疫情期间居家锻炼意识的缺失,反映了该群体在中小学阶段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缺乏对身体健康意识和信念的培养。

因此,在小学阶段应树立“快乐体育”的理念,课程设计突出项目的娱乐性、趣味性,多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在学生心中播下“健康体育”的种子。在中学阶段应遵循“阳光体育”的理念,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学习项目裁判法,合理安排技术难度,开展好体育的第二课堂,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大学阶段继续深化“阳光体育”的理念,提升学生体育项目技战术能力,系统学习健康相关知识、了解运动处方、营养学等相关知识,培养课余锻炼习惯,树立学生以“锻炼促健康”的体育理念。同时,作为教学单位,学校应结合自身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师资开设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教学要求为导向、学生为主体[6],将身体质量指数(BMI)加入到体育成绩评定体系中,以达到对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进行全方位综合评定的目的。

3.4 构建多维一体的大学健康课程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习国家规定的健康知识,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素养[7]。但是,健康素养包含学生的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信息和服务利用能力、与他人健康互惠等丰富的内容,若仅仅依靠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无法全面、完整地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的。因此,针对刚刚进入学校的大一学生,应在健康理念的指导下,联合体育、思政、学工、团委等多个部门,以课程、主题活动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体育知识技能、健康意识形态和健康知识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对生命、生存、健康的正确认识,主动学习健康知识,积极投身到健康事业中,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3.5 课余锻炼反推体育课程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验证体育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课余锻炼作为学生获得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除了能够反映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情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对体育锻炼项目的需求。根据2.4节中的统计结果可知,课余锻炼中,被调查学生最为青睐的项目是快步走和跑步,但是与其对应的田径课程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中却难以开展[8]。因此,以学生课余锻炼的情况来反推体育课程的成效,修正并增设学生乐于参与的体育项目,将学生锻炼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融入到课程中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完成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日常锻炼习惯。

3.5 研发和提升线上教学资源

教育资源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支撑[4]。审视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体育线上教学的现状可知,由于网络信息自由发布的特点与各学科制作人员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开发与发布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线上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学校应组织熟悉网络管理和课件制作的教师专门对资源库进行建设与维护,并鼓励教师和学生搜索和整理网络上优秀的体育教学资源,完善对本校体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满足线上教学、线下评价的教学需求,切实做到教学资源的均衡和全覆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N].人民日报,2020-06-08(010).

[2]董鹏,程传银,赵富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学校体育的价值、使命与担当[J].体育学研究,2020,34(2):59-64.

[3]张加林,唐炎,胡月英.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环境特征与存在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3):21-33.

[4]董鹏,程传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2):26-29.

[5]刘东锋,傅钢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线健身服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4(2):41-50.

[6]程卫波,张志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若干问题的批判性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5):75-80.

[7]尹志华,张古月,孙铭珠.关照健康:重大疫情下体育与健康课程面临的挑战、责任和未来转向[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2):20-25.

[8]袁浩,吴本连.我国高校田径课困境产生原因的剖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6,20(1):79-83.

Investigation and Thoughts on Sports Behavior and Habits of Universities Freshme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KANG Houliang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Jiangsu, China)

苏州市职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金项目资助(201905000034);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SZDJG-20026)。

康厚良(1979—),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课余居家体育锻炼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居家的日子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微生高的往事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