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节目标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

2021-10-16李艳芳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实施运用

李艳芳

【摘 要】本文阐述了以“寻标”“立标”“达标”三步为环节目标教学法的主要实施及操作策略。以篮球项目的教学为例,通过规范和细化篮球教学模式,从课时目标与环节目标的表述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实现“课时目标—合作探究—展示评价”三者统一,既简化了操作形式,又能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四个领域的综合育人目标落实到教学中去。

【关键词】环节目标教学法 篮球教学 实施 运用

2001年,国家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被定位于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进行了大面积、多方面、形式多样的改革,每周的课时数翻倍增加,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比以往多了。但有关数据显示,课程改革10多年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呈下滑趋势。对常态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调研后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没有强度、没有对抗,一堂课下来,学生脸上连汗都看不到。这样的体育课不求真实效果,只讲形式多样,俨然成了“表演课”。

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教学改革以后,国家颁发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而没有二、三级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实施方案,教师缺乏教学的参考和依据,虽然新课标提出了非常先进的理念,但却无法落实到教学一线。因此,无序的、随意的常态教学屡见不鲜。近年来举办的各级教研活动也大多是围绕一个运动项目展开的“课堂教学”研讨,并没有真正推进和落实“课程”改革。

一、环节目标教学法常态教学模式

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来看,受长期积累形成的以教、学、练等运动技术教学体系的影响,新课标提出的在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多角度育人的课程目标目前难以達成,此外,配套教材不足导致教学无依无据。笔者认为,课改前后的体育与健康学科区别不明显。众多教师更是认为,课改后没有了“运动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何谈实践?

新课标明确规定,在教学中要落实“目标引领内容,目标决定组织教法”的理念。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过于强调目标教学的唯一性,加之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其后果是学生爱上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上形式单一的体育课,从而无法激发其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最终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阶段目标叫环节目标,也就是子目标,如果每个环节目标都能达成,则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能达成。所以,在教学中,要明确各环节目标,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体育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实效的理想效果,达到“学科育人”的总目标。

二、操作流程的“三步曲”

(一)“寻标”

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立的四个领域综合育人目标,找出篮球课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学习内容的四个“维度标”,确定达成目标的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篮球运动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及运动情感。

(二)“立标”

在“寻标”的基础上,本着新颖、明确、清晰、可操作的原则,对各环节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量化,并用数据予以说明。这部分内容重点是形成可见、可观测的运动技术与技能目标。例如,篮球原地拍球课程,在水平一阶段,确定篮球原地拍球的练习目标为30秒无间断拍球任务的达成。

(三)“达标”

所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要围绕目标的达成而制定。倡导教师选择实用、简单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以水平二“篮球胸前传接球”游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环节目标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运动参与目标

要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就必须让他们在参与该项运动时体验到成功和快乐。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站队的形式进行分组,且长期保持不变,这样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篮球胸前传接球”比赛往往以传接球次数来决定胜负,一组队伍中如果有一两个肥胖且运动不协调的学生,则成绩肯定会靠后,同伴们免不了会抱怨。渐渐地,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逃避心理,而这些学生恰恰更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不断进行调整,使比赛更公平。

2.运动技能目标

“运动技能”是体育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正常的体育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学、练的过程来实施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因此,在“篮球胸前传接球”比赛中实现“运动技能”目标,是实现和落实其他三个目标的基础和抓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所学的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等。但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运动技能都可以加入游戏当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即使可以加入游戏,加入的时间和顺序不同也会导致结果的天差地别。

3.身体健康目标

体育课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强身健体”。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就要在教学中保证学生一定的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第一,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篮球比赛形式。例如,为了发展学生的控球能力,就可以采用原地拍球打点的游戏形式;如果想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就可以采用运球接力的游戏形式。

再者,要充分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和需求,通过调整篮球胸前传球和接球的次数、两者之间的距离和间隔时间,达到合理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以便将身体健康的目标落到实处。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目标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是比较隐蔽的,教师往往关注不到,但是这个目标的落实却非常重要。

除了强化和渗透团队合作意识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关系到学生终身价值观的培养和确立,决定了学生人生的发展,也是学校体育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

教师在落实以上四个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教师设计的体育游戏规则要清晰、易于操作。如果规则太复杂或不清晰,教师就无法控制,也很难实施,最终导致游戏的环节目标无法实现。

第二,在进行比赛前,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规则,如什么动作是犯规,倒数第一要受到什么惩罚等。

第三,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了明确的规则,就要严格执行,决不能“执法不公”。

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通过体育游戏树立、培养和强化学生自觉遵守一切规则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项关于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研究表明,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可以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然而,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环节目标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可为一线教师实施简单、愉快、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和抓手,改变常态体育课教学的随意性,实现减轻一线教师教学负担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双赢。

【参考文献】

张邱萍.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实施运用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