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魂及第”
——科举制度下的进士追赐及文人心态

2021-10-16

古代文明 2021年4期
关键词:韦庄及第进士

戚 昊

提 要:所谓“进士追赐”,即赐予亡故士子进士功名,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项偶发性举措,惜历来乏人关注。这一独特举措肇于晚唐,延至宋、明,可视为“特赐第”制度的别样延伸。察其施行动机,或是基于笼络士人、重臣及宗室的政治考虑,或是为了旌表忠义、弘奖孝行,抑或哀悯亡者,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偶然行为。正因如此,其施行频率较低,施行次数亦较少。然而,这一偶然举措,却对文人心态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进士”之名,不仅代表着外在的功名荣利,更是一种“生死以之”的精神信仰,甚至被赋予了宗教般的心理价值,给人以独特的终极关怀,令人“死而不朽”。

一、“慰士心以挽颓厦”:进士追赐的肇始

科举初创于隋,唐宋时风行天下,周流四海,在制度方面亦逐渐规范完备。文献记载,进士追赐始于唐末昭宗时期。原始材料出于唐末五代文人王定保的《唐摭言》卷十《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孟郊,字东野,工古风,诗名播天下,与李观、韩退之为友……(庄云不及第,误也。)

李贺,字长吉,唐诸王孙也。父瑨肃,边上从事……

皇甫松,著《醉乡日月》三卷,自叙之矣……

李群玉,不知何许人,诗篇妍丽,才力遒健……

陆龟蒙,字鲁望,三吴人也。幼而聪悟,文学之外,尤善谈笑……

赵光远,丞相隐弟子,幼而聪悟……

李甘,字和鼎,长庆四年《及第登科记》已注矣(庄云不第,误矣)。

温庭皓,庭筠之弟,词藻亚于兄,不第而卒。

刘得仁、陆逵、傅锡、平曾、贾岛、刘稚珪、顾邵孙(吴人)、沈珮(吴人)。

顾蒙,宛陵人,博览经史,慕燕许刀尺,亦一时之杰……

罗邺,余杭人也。家富于财,父则为盐铁小吏……

方干,桐庐人也,幼有清才,为徐凝所器,诲之格律……

前件人俱无显遇,皆有奇才,丽句清辞,遍在时人之口;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但恐愤气未销,上冲穹昊,伏乞宣赐中书门下,追赠进士及第,各赠补阙、拾遗,见存明代。唯罗隐一人,亦乞特赐科名,录升三级,便以特敕,显示优恩,俾使已升冤人,皆霑圣泽;后来学者,更厉文风。

这则材料首先罗列了孟郊、李贺等19人的姓名,除刘得仁等8人外,各作简短小传。其中“庄云不及第,误也”“庄云不第,误矣”两处小注,以及“唐诸王孙也”的表述方式,明显与后文“见存明代”不相统贯。由此可以断定,这部分内容当是王定保在知悉被追赐人的姓名后,自己书写的简要小传,并非韦庄所作。

其次,便是韦庄呈予昭宗的奏件。在开头又有“前件人”的说法,可见韦庄的原奏是否有传,不得而知,但至少亦罗列了这19人的姓名。于理而论,也应附上此名单,以供昭宗及有司稽查核考。最后则为王定保自身所发之议论,表达对不遇才士的同情。

可以看出,韦庄的奏疏较为简短精要,指出这些人虽然未得科名,但“皆有奇才”,原因是“丽句清词,遍在时人之口”,言外之意,其才情已经得到了科举之外的舆评检验,确已身负进士之才学,只是未有进士之科名。而“愤气未销,上冲穹昊”,如果对这些人不闻不问,不加以补偿的话,可能会令其魂魄怨气郁结,形于天象,影响国家的运势与走向。因此追赠进士与官职,不仅可化解怨气,还可昭示来者,有助于笼络士人群体,重塑他们对于朝廷的向心力,即所谓“后来学者,更厉文风”。

南宋洪迈《容斋三笔》卷七《唐昭宗恤录儒士》云:

王定保虽列出获得进士追赐的士子名单,并点明这一追赐事件的提议人为韦庄,却未记录具体时间,这则材料可补其阙。即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十二月,时任左补阙的韦庄提出这一建议,奏于昭宗,并最终获得允准,下旨施行。

古人亦曾提出质疑,认为提出“追赐进士”这一建议者,并非韦庄,而是另有其人。

清人平步青《〈如不及斋文钞〉校误》云:

以上3种说法,究竟何者为真,已难考证。综合来看,“韦庄说”相对可信。因王定保在时代上更为接近,甚至可能亲历其事,无疑更具有史料方面“当庭作证”的特殊意义。而另两种说法,其相关记载则多有细节上的错讹。因此,“韦庄说”仍较其它说法,相对更为可信。对于古代的大多数文人学者而言,亦习惯于将“进士追赐”的最初提议人定为韦庄,而非他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唐摭言》中所载的“进士追赐”事件,虽然对于其提议者仍有一些争议,但应为真实的历史事实。唐昭宗虽身际末代,但并非是一位无所作为的帝王,其在位期间忧心勤政,多次有所作为,最终归于失败。在大唐正式谢幕前的数年中,他依然试图扭转时局,并未坐以待毙。因此,鉴于士子离心、文人离德的惨淡现实,为了笼络士人之心,激发他们对于唐王朝的向心力,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当时虽尚未离世,因“十上不第”而投于吴越王钱镠帐下的罗隐,依然被特殊关照,得到了“进士及第”的名号。并且在一年后的天复元年(901),昭宗又专门下诏,对年老的及第进士赠官抚慰。

唐昭宗及当朝大臣企图逆转政治局势,争取已然惨淡零落的士人之心,为唐王朝的国祚存续,再作一段乏力而悲壮的努力。与这样的政治考量相契合,遂施行了一整套笼络士人的科举策略。而对于那些献身科举、终生不第,以至于“恨骨填蒿里”的悲剧士人进行科名追赐,便是这笼络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恩荫与旌表:唐代之后的进士追赐

继晚唐首次进士追赐后,宋代又将之施行3次。第一次为宋真宗时期,《宋史·王钦若传》载: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七《真宗》载:

夏竦《〈桂籍追荣〉序》云:

枢密相国太原公次子,故卫尉寺丞某,字庆之。幼而辩悟,不乐戏玩,始就外傅,卓如成人,属咏景物,动会辞律……

夏竦与王钦若有往来交谊,这篇文集序当是应王钦若所托而作。从中可以得知,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的三月间,王钦若为亡子请求追赐进士及第,得蒙允准后,便着手汇辑亡子的诗赋文章,且将集子命名为《桂籍追荣集》。可见真宗追赐的“进士及第”,虽对亡子而言并无实际意义,仅为身后虚名,但其名号所带来的荣誉价值,仍然颇受重视,惟恐旁人有所不知,故在文集名中直白展现。此外还可得知,王益之所以在死后能够受到进士追赐这一宠遇,其直接原因为“上闵其幼慧”。不过,其父王钦若以宰执大臣的身份上书真宗,使其子获得追赐,这种行为本身便蕴含了“笼络大臣、恩荫其子”的政治意图。毕竟天下间早逝的“幼慧”才人芸芸众矣,未必皆能享此殊遇,若无其父之权位,必无此身后之科名。而晚唐昭宗时期的进士追赐,却是对那些经过世人充分肯定的亡故才子进行追赐,虽皆为笼络人心,但两者之间,仍有着相当之差异。

宋代的第二次进士追赐,施行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宋史·宗室一》载:

又《宋会要辑稿·帝系四》载:

此次进士追赐的对象为宗室子弟,即韩国公赵从蔼之长子赵世丰。与之前追赐王钦若亡子的流程基本一致,即由身居高位的父亲向皇帝提出申请,之后获得准许。申请的理由也几乎一样,即“励志精学,不幸夭折”。二者的性质也并无不同,不过这次是为了笼络宗室,昭示皇恩。

宋代的第三次进士追赐,施行于南宋初年,具体时间不详。《分疆录》载:

此次追赐,授予同金人作战,慷慨就义的太学生蔡良臣。与前两次相同的地方在于,仍是朝廷为了笼络人心而做出的非常之举。南渡之初,正须褒奖忠臣烈士,以激励人心,翊卫皇室。但这次追赐,无疑显得更加危急紧迫,非如之前的太平时节,因而并未像前两次那样“名不副实”。换言之,太学生蔡良臣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忠义行为本身,获得了“身后及第”的殊荣,并无高位者的权势荫庇,显示出一种“自下而上”的色彩,这又与晚唐时的那次追赐,于内在肌理相通。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如此,蔡良臣得到的追赐,也非一甲“进士及第”,而是差了两级的三甲“同进士出身”,在级别上有所不及。

整体而论,宋代的进士追赐,基本上已经沦为了传统恩荫制度的一种延伸。得到追赐者,自身并非有任何已得到证明的“超常之才”,甚至在生前似乎并未参加过哪怕一场科举考试,纯粹是由于父亲的权位势利,霑皇恩以泽子孙。王钦若之子虽“耻由官荫”,却于身后仍由“隐性恩荫”而取进士,可为一哂。而身为忠臣烈士得到进士追赐的蔡良臣,虽于才学方面未见所长,未必已身负“进士之实”,于此仍显示出违背进士本义的一面。但至少是“由己而成”,在个人的道德气节方面得到一致认可,可视为传统旌表制度的特殊延伸。但即便如此,仍掩盖不了宋代进士追赐的浓重恩荫色彩,被赐予的“同进士出身”,与高门子弟的“进士及第”相比,级别差异一目了然。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载: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载:

天顺七年(1463)的京城会试,科场忽遭火灾,九十余名参加考试的士子不幸罹难。明英宗最初不肯采纳大臣的建议,将这些遇难的举子一概赐予进士科名,不久后又允准其事,皆追赠进士出身。

人们对这批不幸的士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亡故士子的名姓偶然留存,便引起感叹吟咏。如樊彬《燕都杂咏》:

明代的第二次进士追赐,载于(康熙)《湖广通志》:

隆庆丁卯,即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这次追赐进士的对象为士子曾朝简,其于参加礼部会试时,忽闻父亲去世,于是扶榇归乡,由于过度悲痛,哀毁而亡。对于孝子的褒旌,历代皆有,但从未有过追赐进士之举。曾朝简既是孝子,因父丧而亡,时间又正好落在他参加会试之时。多种巧合的汇聚,使得朝廷自然而然地在孝子之外,联想到他的举子身份。因此,曾朝简遂成为中国古代惟一得到进士追赐的孝子。

明代的进士追赐,依然延续了宋代“不以真实才学”为标准的施行特征,得到追赐的人,并非腹笥丰裕,已负进士之才的亡故士子。但与宋代的不同之处在于,明代的进士追赐,已然摆脱了恩荫色彩,纯粹成为旌表制度的延伸,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公平性,虽然仍旧违背了科举取士的本意。

在清代的相关文献中,尚无关于进士追赐的记载,不过却留下了许多与“进士追赐”相关的吟咏与议论,于中透露出文人的情感心态,留待后文详述。兹将历代进士追赐的相关细节,列表汇总如后文表1。

三、否定与追怀:“进士追赐”的议论及吟咏

经过以上梳理考辩,进士追赐的历次施行细节,包括施行朝代与时间、施行流程、施行缘由与目的、受追赐人以及受赐级别等方面,大致已得到了澄清。

综上而论,朝廷之所以会施行“进士追赐”这一独特的举措,皆是出于政治统御方面的考虑,或是笼络士人、大臣、宗室,或是旌表忠烈、孝子,无一例外,都与科场取士本身毫无关系。虽然开科举士在本质上仍是服务于政治统治,一方面为官僚阶层输送人才,让“天下英雄入我彀中”,另一方面则消弭统治隐患,即“疲敝天下人心”。然而,无论如何,科举制度本身是在致力于建立一套相对公平公正的选士流程。是临轩唱第,抑或名落孙山,一决于举子自身于场闱中展现的才情学识。因此,让身负进士才学之人,通过层层考试,最终获得进士之衔,名实相称,乃其最基本的制度理想。在这个层面上讲,中国古代所有的进士追赐行为,无疑都是不合理的,违背初衷的。因为死去的举子形魂已逝,无法于九原之下复生,所谓的入闱运笔、翰墨纵横,自然也无从谈起。

而朝廷之所以仍会不时地施行这一举措,乃出于笼络人心的现实考量。但须注意到,这一目的,只有在“进士”这一科举取士的最高位阶,逐渐由现实的功利价值,某种程度上过渡到精神荣誉价值的时候,方能最终实现。对于亡故士子而言,既已命绝九幽,势位富贵皆成云烟,即便在身后被追赐为进士,也无丝毫实际意义,毕竟“科名不润冢中骨”。而且即便获得传世之声名荣誉,泉下之人亦无从得知。这项举措,实际上是为那些献身科举、怀才不遇的尚存士人所施行的。以抚慰他们屡试不第的惨怛之心,激励他们不要灰心丧志,只要孜孜不倦地虔心向学,即便生前不得一第,亦可在死后成为进士,扬名显亲,归于不朽,可谓是科举制度下牢笼士子的极致之举了。

不过,上述梳理出来的被追赐者,除晚唐昭宗时期的数人外,其它时代的受追赐者,可以说无一例外地“身与名俱灭”,澌然而尽。所谓的名归不朽,传于后世,为传统儒家所提出的现实主义“长生”理念,这些受到进士追赐的人,依然无名于后来,为人们所遗忘。而留得身后长久之名的人,如同样受到追赐的李贺、贾岛、陆龟蒙、罗邺、方干等人,乃以己之真实才学,得到众人之认可,遂不至于“恨骨填蒿里”。可以说,任何名不副实的“恩荫”路线,或者“与才无涉”的旌表路线,都只是一时之举,真正的进士,仍须真正的才学来支撑,方具有长久之价值,播在人口,千祀不灭。

针对这一特殊的事件,古人(主要为清人)在诗文中展开了深切的吟咏与议论,这对认识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独特心态,提供了一面镜子。

叶矫然《龙性堂诗话续集》云:

这里明确对追赐进士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与否定,认为这是违背基本常识的无聊之举,不免为人所笑。因科第乃取士取材之道,非如爵位官衔,可以用来褒旌封赠,两不相干之物,不可混杂一处。又举李贺为例,言其为天帝所召,“修文天上”,早已俯瞰尘寰,韦庄反以俗世科名予之,未免为无谓之举。言下之意为,以李贺为代表的亡故才士,其本身的价值早已得到世人之认可,这才是高于任何科名追赐的真正褒封,相较之下,追赐之举则显得渺小无稽。至于后人“为李杜惜一第”,而刊布所谓的《李杜同榜登科诗》,其用心与韦庄别无二致。讽刺了世人视科名为性命,以己度人,乃至妄溯前贤的这一行为,同时也说明了清代科名崇拜之甚。

朱鹤龄《书〈笠泽丛书〉后》云:

即认为韦庄依附藩镇王建,背弃唐廷,大节有亏,与陆龟蒙这样的高蹈之士相比,显得殊无足论。若是陆龟蒙泉下有知,亦当耻于“蒙其齿录”,又岂会乐于受到追赐呢。可知对于这一追赐行为,是持否定态度的,原因在于提议者韦庄的道德品行,不足以当此大任,反而对受追赐人的名誉有所玷污。

除却基于各种层面与理由的否定性评价以外,多数文人,对于昭宗时的进士追赐,更多地表达了一种深切的追思与肯定。尤侗《艮斋杂说》云:

尤侗认为,昭宗时的进士追赠乃“千载盛典”,原因在于确实可以安抚亡故才士的魂灵,使其怀才不遇的冤屈得以洗刷,正面肯定了这一举措的价值。然而,之后却举崇祯时科举事,与韦庄上奏事合并而论,认为乃其心中事先便已存有“进士名衔值得追求”这一价值理念在,故而遂有此举。但进士之名不过为“朝廷所赐”之名号而已,并非代表真实的内在修养与品德,追求这一名头本身,便是舍本逐末,难道终身布衣的老杜,尚且不如蝇营狗苟、夤缘攀附的新科进士么?这里显示出一种前后情感及态度的矛盾性。

不过整体来看,对于“进士追赐”的深切怀恋,主要还是体现在对亡故亲友的吊唁与追思上,列举如下:

握手春帆卸,离筵酒盏温。

斜阳旧曲有哀声,谁赠孤魂及第名。

倚晴阁集百千言,垂老诗篇海外喧。

鬼录可容追及第,父书应与觅幽婚。

桂枝曾向月中看,芳杏云端欲折难。

河岳英灵气未伸,有才无命最伤神。

以上都是在亡友去世后的哀悼之辞,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孤魂及第”这一事件。殷切希望有人可以再次向帝王进奏,以效韦庄故事,对自己的亡友追赐功名,以抚慰其抱恨而亡之孤魂。

又如:

曲江宴后放归艎,岂谓才人禄命妨。

这里所哀悼的亡友,是在生前已经获得进士科名的,而之所以还要引用“孤魂及第”的典故,亦是为了安慰其魂灵,并以自慰。即:虽然友人因故去世,实可堪怜,但至少已考中进士,相较于身后方得到追赐的才人而言,已是万幸。

中国古代曾经偶然施行过数次“进士追赐”,以唐昭宗时期为肇始,此后在宋、明二朝又有出现,或是“恩荫”之延展,或是“旌表”之扩大。这一独特举措,深切反映了士人对于科名的狂热追求与献身,以至于将“进士”这一头衔赋予了超越其本身的价值含义。生而求之,以其几乎为人生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尚可理解,而期之于已死之后,则近乎令人错愕。这说明“进士”这一名号,隐然具有了宗教般的心理价值,“幽魂及第”,可以满足人们超功利的精神需求,带来一种类似终极关怀般的抚慰。由此,可以概见科举之于文人心态的非凡影响力,加深对于相关现象的理解与认知。

猜你喜欢

韦庄及第进士
他的心上,住着一座长安城
四进士(上)
韦庄:回不去的才叫故乡
韦庄:花间词人的一世江南烟雨情
《朝野类要》入仕制度词汇考释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
进士桥
巧改对联
“先辈”辨正
巧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