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多元评价

2021-09-29黄伟宏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评价能力

黄伟宏

对于高中生来说,成绩分数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学习中的问题来,但是单以分数说明学习效果还是有些武断的。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很多时候会顺应时代大潮流“考试领导教学”,考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分数高才是硬道理,单把分数看成评估一个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完全忽视了学生们在“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并且,在当前的考试环境下,常常会出现命题技巧不足、固定标准答案等现象,这样并不能全方位多维度考验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相反会引导学生们形成一种单向思维。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尝试将多元化评价应用于日常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教师在日常课堂上借由多元化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历史这门科目,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一、多元评价模式构建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更注重于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们善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學评价中,教师要构建“学生自主型”学习模式,要积极引导学生们从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探究学生们学习历史在多元评价模式下的规律及本质特点,并构建有效的多元评价模式,探究高中生多维度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思考、多动笔。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差异来制定教案。教师要尝试把讲台让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1]

2.实际意义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元评价模式的构建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必不可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们的健全人格,并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教师善于发现学生们的优点和长处,并进行更多的鼓励,让学生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拥有成就感,从而重拾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对学生们的多元评价,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评价模式构建的策略

1.评价促兴趣

高中历史课堂多是老师为主体,总是老师讲学生们听,这就很难避免老师在台上讲的兴高采烈,学生们在下边听的昏昏欲睡的情况发生,究其原因是学生们没有主动融入课堂里,学生始终是一个局外人,在听课过程中愈加感到乏味,注意力和兴趣均随着时间逐渐分散,自然而然就会犯困。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会经常性的对“犯困”的同学们进行提问,提高他们的课堂专注力和听课效果,结果往往是老师提的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来,自主学习积极性受挫。教师在课堂上应展开对学生们的多元评价,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融入课堂,我会把课前几分钟留给同学们,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去讲一些国际、国内或者本地的新闻,同时也要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及看法。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上课专注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国际视野。同时,学生们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会发掘他们的思想空间和自主权去展示这些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我会精心准备几个开放性的问题,对同学们进行个性化的提问,即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去进行相应的提问,对每一个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掌声以及表扬,这样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以及自主学习能动力。

2.多维促自主

高中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误入时代潮流,以分数作为唯一判断学生成绩优良的标准,也不要以高考指南要求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其他一个字也不谈的原则去进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纠正分数第一的错误观念,学会以多维度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以此为突破点正向引导、鼓励、鞭策学生学习。高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优点,并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获得成就感,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理想人生而拼搏。[2]

例如,在课堂上我经常发现有一名学生上课不听课,总是看小说,于是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了谈心,可是效果并不是很显著,上我的课还是很无精打采,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让学生们上来分享一本书,并将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分享给大家,并说明它能够给我们什么启迪,第一次我就叫的这位同学,可以看得出来他准备得很充分,在讲台上说得很是精彩,等他讲完之后台下响起了同学们的掌声,我鼓励大家要向他一样多读书、读好书,那节课他听得很专注。所以,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及长处,然后适当地去激励他们,让他们获得自信学习的信念。比如,班里会有善于表达的、擅长写作的、会画画的、演技好的、心灵手巧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剧再现当年历史情境,手工制作相关人物或者雕塑让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及能力,让他们都能够感受到较高的参与度和成就感,长此以往,同学们对大家共同投入营造的课堂学习的热情会大增,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3.改变促发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更注重于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们善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构建“学生自主型”学习模式,要积极引导学生们从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学生们不应该仅仅要学好课上老师讲解的内容,还应该自己在课下学习相关内容。学生要明白自己是否可以学习,要学习什么,如何学习这三个问题,并在学习相关历史知识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思考、多动笔。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差异来制定教案。

例如,在实际历史教学中,我会把历史知识体系列出来,告诉大家下节课要讲的内容是什么,然后一个班级分为3—5组,并在全班选出几名踊跃的学生首先发言,我只负责组织教学环节和拓展相应知识点,每一组的学生代表讲授相关知识点,同一小组成员可以对本组成员进行知识补充,同时其他小组可以对讲授知识点的小组提问问题,所提问问题要与该小组所讲知识点有关,并且符合实际。该小组成员均可以回答该问题,看看其他小组所提的问题能否难住该小组成员。这样在思考、讲述、评价、提问、再思考、反思这几个环节下,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加深学习印象,而老师在这节课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适当的环节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们给予赞许和表扬,这种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提升促突破

在历史课堂中,经常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有很多同学喜欢看小说和相关历史书籍,并且很喜欢在日常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引经据典。但是,即使是这样一批人在上历史课的时候也是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历史提不起兴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将多元评价模式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中,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突破口,让学生们在历史课堂上更具活力,使得学生从厌学到爱学。

例如,我会将班里同学分成3组,每组同学分别进行授课,我会将下节课的框架罗列出来,让同学们自己整理教案,并准备授课内容以及授课方式,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及时和我交流,及时地对本小组的授课内容进行修改。小组成员上台讲课,将历史知识点与游戏结合起来,以九宫格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抢答,只有横线竖线或者斜线能够三点连成一条直线,才算胜利,以比赛竞争的形式给予学生们紧张的抢答气氛,在该小组成员讲完课之后,我会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之后,其他组成员对该组成员讲课进行打分,并由同学们反馈这节课讲授得如何。

三、结束语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元评价模式的构建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构建必不可少,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们的健全人格,并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高中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以分数为唯一判断学生优良的标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更注重于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们善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构建“学生自主型”学习模式,要积极引导学生们从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高中历史教师尝试将多元化评价应用于日常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教师在日常课堂上借由多元化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历史这门科目,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教师要激发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的能力。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差异来制定教案和学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释】

[1]李明泽:《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3页。

[2]侯莹:《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9页。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评价能力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