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2021-09-29彭丽霞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情境

彭丽霞

Project-based learning,即基于项目的学习(以下统称PBL)。PBL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通过采用多种合作形式,学生围绕项目驱动问题“运用各种工具和资源促进问题解决并产生可公开发表的成果”[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见下图:

本文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一课为例,对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如何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直击:忽略学生主体与问题设计的历史课堂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时间跨度长、空间维度广、知识点密度大、叙述精简且学术性较强。在推广和使用过程中,一线教师确实遇到了一些不可回避且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在现有的课时内,扎实且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在调研、培训、教研等活动过程中发现,我省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主体地位”置换。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在高考的压力下和教材容量与现有课时的矛盾中,只能“简单粗暴”地采取讲授法教学,课上“满堂灌”,教师处于“统领”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沉闷。第二,浅层学习居多,深度学习缺乏。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顾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及批判创新,不注重课堂问题设计,也舍不得“腾出”时间让学生探索与思考,学生自然而然也就跃过了分析、综合、归纳、运用等重要的体验过程,停滞在浅表的学习层面,未能向深度学习迈进,教学效率低下。第三,重学科知识获取,轻核心素养培育。大多数学生都习惯在课堂上“听、划、记”,将这种接受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作为学习历史唯一有效的途径,久而久之,也缺乏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课余,学生更不会积极主动去收集历史资料和探究历史问题,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怀疑和创新精神,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难以培育。

鉴于以上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问题,探索一条PBL与历史课堂联结的最佳路径,或将成为创新历史教学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寻绎之旅。将PBL教学模式“引进”高中历史课堂,旨在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例谈:PBL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运用PBL,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问题,并最终引导学生形成项目成果。下面笔者以具体课例来探讨PBL教学模式与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融合。

(一)確立项目问题

在学习中以一个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开始,并围绕该问题展开教学,这个问题被称为项目核心问题。以项目核心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核心问题为主轴架构的”[2]。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3],结合本课的教学评价单,确定本课的项目核心问题: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外交?

(二)创设教学情境

以项目核心问题为基底,项目化学习的开展通常需要一个情境化的驱动性问题来开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依托一个真实的情境,开展类似于学科专家的探究活动,偏重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研究,建构知识体系并运用到相关问题的解决中。

情境创造:

此处我采用三张不同时期的照片激趣导入:1、这是三张来自不同时期的照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角,是谁?2、可口可乐产自哪里?3、可口可乐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进出史”?(展示时间轴)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合理引出本课的驱动性问题:如何从中美关系的演进看当代中国的外交?并通过“破题”活动,分解本课项目任务: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通过梳理中美互动史实折射中国外交方针变化

◎“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探究中美关系变化原因认识影响中国外交方针调整因素

◎“达则兼济天下”——通过理解中美关系中的中国方案感受大国智慧、大国担当

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将在此情境下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

(三)开展多种合作

基于PBL的学习模式,需要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独立学习(探究)甚至邀请家长、社会的共同参与,大家一起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自主学习(探究):

活动1:填一填,根据项目学习卡资料和目录配图为著作《中美关系演变史(1949─今)》撰写目录。

活动2:连一连,根据活动1和教材将对应项连接起来(中美关系演变阶段─时间─外交方针)。

●小组合作(生生合作):

活动3:想一想,当代中美关系不断变化的原因(拳头─握手─掰腕)?

情景活动一:“身入其境”

假如现在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正在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出问题: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或是附美的态度,针对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情景活动二:“走进历史现场”

请仔细揣摩图中主要人物可能的心理活动或对话内容?并探讨中美关系“解冻”的原因?

活动4:说一说,你认为影响中国外交方针调整变化的“助推器”有哪些?

●师生合作:

活动5:辩一辩,中美关系会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活动说明:结合项目学习卡上资料,每组请一位代表来说出你们的判断并谈谈理由。

教师进入到项目小组内,对主题、素材、成果和其他方面提出建议,鼓励、引导学生思考、辨析、感受、认知。

(四)形成项目(学习)成果

PBL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自主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或成果(不同学科或可称之为一套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或方案),这是学习收获。

1.知识层面

PBL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策略,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不必陷入“唯能力论”误区,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离不开知识的落实和积累。本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例如: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变化、变化因素及外交成就。

2.方法技能层面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把史料的学习和历史结论的掌握结合起来。运用合作学习法、分析探究法得出认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育。

3.素养层面

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新课改的重要方向,也是PBL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本节课主要渗透的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

(五)实施多元评价

PBL教学模式要有与之相应的教学评价,与其他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不同的是,PBL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只有传统的纸笔测验,还应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兼顾,作品评价、行为评价和态度评价并行,评价主体有个体、同伴、教师、家长等,评价形式有他评、自评和互评。

三、寻绎:基于PBL的历史课堂实践路径建构

高中历史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项目本位的教学策略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增强问题意识,习得历史学科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与学科素养。

(一)情境创设 聚焦核心

PBL模式以项目核心问题为起点,将教学内容项目化,以项目活动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在备课阶段应精心设计一节课的项目核心问题并设置环环相扣的子问题,以问题架构串联起整节课并将问题活动化。问题设计时需具备一定的情境性,“只有把知識的获取放入一定的情境中,才能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转化应用”。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一个真实宏观的情境,或是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真实问题,或是创设一个可供解决有一定基础的教学情境。教师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史料),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去发现、形成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多增加一些历史和现实联系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历史知识应用到社会现象的解释中,为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

(二)逆向设计 建构能力

逆向教学设计是按“目标—评价—教学”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故而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先根据目标设想学生的表现结果,再进行活动设计,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PBL模式下,教师在设计一节课时难度更大,必须根据教学目标事先预想学生在教学活动时的表现,可能具备的活动能力,能够达到的思维水平,从而更好的设计教学活动。PBL模式下,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等),还可锻炼学生在资料查找收集、文献检索、Office软件使用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与人协作、人际交流、批判质疑、终身学习等能力。逆向设计中,其终极目标始终是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团结协作 凸显主体

PBL教学模式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合作者和研究者,成为该教学模式的主体。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教师则由传统教学的中心地位转变为新模式下的师生协作关系,作为问题的催生者、合作者、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必要的“脚手架”,在关键处给予点拨和引导,恰到好处地参与讨论,协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把握课堂讨论时间等。

四、余论

无疑,以明确指向立德树人宗旨和学科素养养成之历史PBL教学模式,正成为一种架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新范式的重要方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期待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真正“落地生花”。

【注释】

[1]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8页。

[2] 孙岗:《PBL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以人教版〈抗日战争〉一课为例》,《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3期,第72页。

[3]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23页。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历史情境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