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人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21-09-17汪钰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全人教育思辨能力

【摘要】该文以“产出导向法”的全人教育说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途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会改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学效果欠佳的现状。

【关键词】 全人教育;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汪钰,武昌理工学院通识素质教育学院。

一、概述

“产出导向法”(produced- oriented approach,简称 POA)提出的“全人教育说”理念强调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等都可以在外语课程中得到提高。其中思辨能力尤为重要。

写作是运用思维能力进行的语言表达,所以除了语言因素外,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与思辨能力密不可分。學生对语言阅读材料进行理解,并对语料进行加工,形成并输出自己的观点,是写作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也是培养具有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于强调写作模板套用及句型机械记忆,学生缺乏对话题的思考,所以在写作时文章结构逻辑混乱导致无法下笔。学生的写作问题突出反应在词汇使用简单或单一重复使用、写作句型千篇一律甚至汉语表达严重,语法错误情况多,句子连贯性较差,往往停留在对写作范文的单纯模仿而欠缺对话题的深入思考与形成自己的观点输出。这些问题充分表明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是欠缺思辨能力的。

因此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于思辨能力培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坚持陈旧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过于关注工具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培养受限。教学内容设计过于传统,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巧,而没有设计启发学生思考的活动,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倾向于被动接收,缺乏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较高阶的辩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 缺乏思辨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注重知识讲解,缺乏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训练,没有积极探索思辨训练的有效途径。写作范文模版的套路局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要真正地做到独立思考,教师必须要积极引导并授以思辨能力训练方法。

3.缺乏写作思维拓展的素材积累。目前读写教程课文内容中仍然还是缺少许多对于思辨能力训练的内容,教师必须结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设置有关的写作题材。另外课堂资源学习是有局限性的,学生在课外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在写作时就会缺乏素材,也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三、融入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全人教育”视角下强调以写作输出形式表达思想观点为驱动力,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写作思辨能力。要想取得好的写作效果,学生需把英语写作作为学习知识,通过写作方法、写作思维形成自己观点;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输入到输出,引导学生多论辩、多思考;在写作评价环节,师生和生生合作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能够协同发展。以新应用大学英语第二册Unit6 “Green Economy”中Further-reading “Do I Have to Create a Green Economy”课文为例作写作课型教学,“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写作驱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发现和思考问题,写作前从不同的角度搜集论据与素材。POA将分析文章结构与summary的“驱动”置于课程的开头。驱动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课文相关资料,提炼关键信息,掌握话题核心内容。在对主题材料进行选择性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整合、辨别所查找的材料内容,激发对写作主题的思考;第二个环节,教师让学生尝试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学生体会到完成这一任务有难度,会产生学习动力和压力。小组学习与讨论驱动整个环节的进行,要求学生在对之前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学习将思辨的过程及结论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思维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语言水平的提高更进一步促进思辨能力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第三个环节写文章summary,这对学生是一个写作挑战,从语言口头表达阶段迁移到语言书面表达阶段,这是对思辨过程的总结与升华。驱动三个环节涉及了对认知内容的调整和管理,加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开发学生们的思辨兴趣及潜力。这一写作驱动的过程将读写有机融合,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

2.写作促成。

通过教师描述写作产出任务,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完成写作产出任务的步骤和具体要求。为了降低产出任务的难度,教师可以将产出任务分解为若干项子任务,由浅入深进行;同时,学生也明白了产出任务是有计划、有目标、分步骤进行的。产出任务第一环节是学习范文篇章内容之间的衔接、过渡等逻辑,引导学生在谋篇布局时,推理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环节是引导学生思考写作内容、语言表达形式和篇章结构。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学习与讨论活动,使学生对于文章结构是否恰当做出判断。第三环节重点是产出,包括撰写提纲与文章写作。掌握相关词汇、语法及语篇的前提下,学生将思辨的结论通过英语写作的形式进行输出,使得二者有机融合与统一。

3.写作评价。写作产出任务的评价是检验写作效果与思辨能力培养的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写作评价分两次完成。第一次评价在“促成”环节中的完成。第二次评价是指学生经过练习之后,将修改后的第二次产出成果提交给教师评价。本教学案例将二者结合。评价环节是一个让学生不断思考学习,追求进步的过程。两次评估与反馈是激发学生再学习、再思考的有效手段,在师生合作评价之后,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了自己文章的框架与语言应用,从而充分发挥参与评价与反馈的主动性和自我反思能力,进一步提高写作思辨能力。通过互评师生情感达到交互,帮助学生建立写作自信,并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POA的全人教育视角,改革了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提高综合分析与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所有的老师坚持不懈地努力与探索。大学英语教师应坚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素养,以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孙旻.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问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3):6-12.

[2]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2016(5):37-43.

[3]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3):60-70.

[4]金晓宏.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路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34-139.

[5]王卫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11):60-61.

猜你喜欢

全人教育思辨能力
基于培养思辨能力的大学外语教学策略探究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全人教育理念下医科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管理探析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全人教育视野下的班级教育小组改革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网球教学中塑造“全人”的探讨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论全人教育视阈下的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