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陶艺教学的实践应用与思考

2021-09-15臧丽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传承小学美术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陶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陶艺课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的发展,使其在创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陶艺教育;全面发展;传承

陶瓷艺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有着长期且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陶艺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陶艺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我国陶瓷艺术的同时,在动脑思考、动手去做的过程中,体会到陶瓷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小学开设陶艺课的意义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传统,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从小学生开始灌输传统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陶艺课在教学过程中,与传统的绘画课教学相比,更能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锻炼手眼配合、大脑协调的能力。教学中,学生通过了解陶艺的发展历史,欣赏大量优秀的陶艺作品,运用各种不同的观察和体会形式,感受到了传统绘画作品外的陶艺作品的艺术美,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由于陶泥这种材质具有易塑形,可反复推敲使用,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帮助教师更加充分地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想象、创作,给学生更加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更加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活动中学生们从小组内部的合作,到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讨论,大大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二、陶艺教学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帮助

(一)陶艺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陶泥的可塑性很强,用不同的方式作用它会呈现不同的效果。泥土的这种变化会吸引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断观察思考,进而创造新的惊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观察力得到了挖掘和发展。陶艺课程不仅能支持学生自由地发展个性,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从而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陶艺教学能够树立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通过制作作品,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并锻炼其耐力和对事物的控制力。而这种能力又会迁移到生活的其他领域和方面,转化成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例如学生在第一次尝试拉坯时,看到泥块在教师的手中一会宽一会窄,一会高一会矮,各种形状变化无穷,非常兴奋。但当他们真正来到拉坯机前,感觉并不是他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机器转速的快慢,手的力度的控制,手、眼、脚的协调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面前。这就要求学生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这个阶段非常的艰难,有的急躁的同学就很难坚持下来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辅助,引导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克服因失败产生的焦躁情绪。当学生最终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不禁欢呼雀跃,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整个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三)陶艺教学能够训练学生立体和平面思维能力

陶藝是平面造型与立体造型的结合,在玩陶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立体思维和平面思维得到了训练,这种训练对学生们的造型思维和审美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上《形体切挖》这节课时,虽然这是一节素描课,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很难理解形体切挖后的样子。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在泥块上切割,观察形体切割后的变化,将复杂而深邃的抽象概念通过眼,手,口把知识点深深的印刻到大脑里。

有了实际的感受,再进行素描教学,重难点就很容易突破了。

(四)陶艺教学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通过陶艺教育,使学生们形成爱动手爱劳动的良好品德。在上课时,让他们做好课前准备,各种材料、工具摆放整齐有序,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发生意外。课后督促其整理教室卫生,使其养成守秩序、爱劳动、讲卫生,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行为习惯,而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也为其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现阶段小学陶艺课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教育经费有限,多数学校不具备陶艺课所需要的相关设备和场地,使陶艺教学工作仅停留在纸面上,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得陶艺课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课堂教学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外,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没有专职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学习时间。这也阻碍了陶艺教学的发展。

通过这几年的陶艺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陶艺教学要想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应多给教师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使教师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使其能根据小学生的性格与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完善教学内容,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陶艺知识的兴趣。只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陶艺艺术,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博大精深,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炳钦编著,卓睛君等主编.陶艺基础知识与技法[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王倩.基于创新与情感交流的小学陶艺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1.(11).

[3] 袁晓丽. 传承陶艺文化提高艺术素养——浅谈小学美术陶艺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 求知导刊.2020(18).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 臧丽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传承小学美术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