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创新路径探究

2021-09-15李晶晶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新时代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相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而言的精神范畴。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对于自身文化理想的信仰与持守;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新时代在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思潮多样性的冲击下,大学生文化盲从、文化唯我的现象逐步扩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要在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上,活化传统文化、营造红色氛围等方面构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创新路径,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力量,以此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心、自尊心,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体现自身价值,涵养中国精神。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创新路径;向新而行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是培育大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荣誉感。坚定文化自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前提。自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精神文明却没有相应的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缺乏自己真正的信仰,缺乏一处真正的精神安顿之处。新时代构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是非常必要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有重大的意义。

1.何谓“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文化观,是从理论方面解释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重要遵循。文化自信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肯定;是对中华文化正面溢出效应的积极判断;是中国精神内在精髓的总体性判断;是内涵于求真、求实、求是的态度之中的礼敬;是推动文化继续发展的基本立场与态度。

2.为何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

在現代,很多学生会问: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主体是谁,信什么,为什么信,怎么信?大部分学生在参观故宫时,没有带着对文化的敬重与崇礼来敬畏历史,觉得只是藏品,只是展品,对于个人来讲只是过了一下眼瘾,内心却毫无波澜;当参观国家图书馆,是抱着看格局,看风景态度去参观的,没有了解藏书的内容,更没有了解藏书内容的价值,把心与身只是放在构造上,感叹一句壮观,认为只是书,只是学习的课本,是一种文化商品,没有从内心去搜寻这些书的价值。虽然历史景点,经典书籍,国家宝藏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缺乏有效的传播方式,不能明了藏书或者国宝悠久的文化底蕴,更不能对文化产生一种敬重之情,不能对文化产生自信之心。只有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可以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都当成自己的信仰,做到真信真懂,我们才可以从中获取无穷的力量,发挥出超强的本领。

3.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创新路径

在新时代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巩固和发展校园文化环境的基本任务。把围绕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作为中心,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工作主线 ,认真履行引领校园文化,凝聚奋斗力量,觉醒思想文化,推动文化建设的职责,不断创新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使新时代大学生通过自主性、自觉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解读中国文化创新之路,明确中国文化优势。

健全校园文化,营造红色氛围。在校园设置红色文化馆,加上立体化传播矩阵,将当年的革命文化重新以视频或者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去理解、消化它,建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正确的价值导向。设置红色文化交流基地,将红色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通过思想交流、思维碰撞、思维摩擦,觉醒其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设置艺术文化观,艺术可以表达红色文化的核心理念,承载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直指心灵,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同时可以使大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将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全过程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标 。

注重实践教育,活化传统文化。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与弘扬者,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明进步,在实践教育中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只有不忘过去,铭记历史的厚重感,确定走什么样的路,坚定什么样的信仰,保持什么样的信念,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更好的创新创造。传统文化是一位“智者”,同“智者”交谈,我们可以总结过去经验、脚踏实地。大学生应当注重实践教育,活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将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标准转化为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与行为习惯。 要借助新时代的现代科技手段,融通多媒体资源,优化文化载体,运用移动客户端、APP,利用VR、AR技术,突出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突出“古”与“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4).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85.

[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

[3]伍光良. “科学文化自信”的出场学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01):111-118.

[4]于文香.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5]郭雪芳.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1.

[6]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

[7]沈壮海.《论文化自信》[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1.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晶晶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