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法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15卫牧婵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法语教学实施途径课程思政

摘要:“课程思政”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的内涵和外延,已成为高校各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大内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是强调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旨在从“智育”和“德育”两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分支,法语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途径。本文将分析在法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及策略以及现存的问题,探讨如何将法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更加紧密的结合以实现智育与德育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法语教学,课程思政,实施途径

一、法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传递给学生,从而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以及文化素养。首先,作为外语类学科,法语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外,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法两国友好交流发展的责任。因此,法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对中法文化、习俗及社会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民族自豪感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其次,法语专业的教材及课外学习资料通常涉及到法国文化的点点滴滴,加之与外教的交往接触,使得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辩证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法语教学中必须要融入课程思政。

二、法語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及策略

专业的团队建设是基础。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引领者,故团队建设至关重要。在团队建设方面,团队教师自身要具有良好的品行,这是首要条件。其次,团队教师要专业化,要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游刃有余,更好的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团队教师还要力求多样化,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政治面貌的教师会使得看问题的角度更为丰富多样,有利于集思广益、开阔思路、制定更完善的课程设计。

培养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是根本。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政治认同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发现伟大祖国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境遇进行思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基础。鉴于法语课程的性质,培养文化认同更是思政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法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特点,通过中法文化各方面的对比,让学生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本民族文化。在培养学生包容性的同时,让学生看到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思政内容的切入点是关键。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是一大难点,也是课前准备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法语课程本身就具备人文性、思想性、工具性的特点,且法语教材大多涉及面较广,内容丰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每课内容,以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具体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思政内容,将“德育”融入到知识传授中去,培养学生对我国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设计方案的制定是保障。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材料。故在思政教学开始前,需要提前修订教学大纲,使得团队教师能够进一步熟悉教学内容,随后初步制定每课具体的教学设计,完成本课程的大致构架,以便对思政内容的教学有系统的规划。

推进教学手段改革,创新育人方式是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育人手段已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学手段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与时俱进。法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爱课程、云班课、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北外网课等教学资源,利用网络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外教学内容的拓展、课后作业的讲解,答疑等。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政教学的效率。且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对专业知识及思政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思考、讨论。

遵循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是必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课程为思政的载体”和“思政融于课程”的理念,立足于课程专业知识,将思政适时合理地融入课堂,融入到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计划、培养方案、教案设计等各个环节,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传递正确的观念,使课堂教学能够成为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锻炼自身能力、提高个人品行的过程。课程思政不可操之过急,过于生硬的融入会降低教学质量,适得其反,合理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

创新评价模式,促进考核方式多样化是检验方法。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已无法与多样化的授课形式相匹配。评价方式急需改革。法语课程的评价依据除传统的纸质作业、口头作业外,可增加视频、音频等新形式。让学生依据自身爱好,设计视频,自主选择作业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思政内容也可利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考核。如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和法语角等众多形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促使学生真正的对社会及人类生存等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探讨,切实把思政内容落到实处。

三、法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现存的困难

目前,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法语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作为一门小语种,法语专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限制,在教学资源方面尤为突出。和其他专业相比,法语的线上教学平台较少,线上教学资源也不足,影响了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线上课程的开发还需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其次,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法语教材较少,且出版时间较早,导致了信息的滞后性。有些教材内容与现实情况并不对等,导致学生无法通过教材准确地了解中法两国的相关信息,各类信息的收集降低了思政教学的效率和进度。因此,教材的编订与推广也是法语专业思政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再者,课程思政的思路和方向需要凝结集体的智慧不断优化改进,互通有无。但目前全国法语专业会议及交流活动相对较少,缺乏交流讨论,不利于法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全面开展。除此之外,法语专业学生在逐渐了解法国文化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尤其是政治意识淡薄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学生可能会发生价值观的扭曲。因此,如何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在与外教的交流接触中把握好度,促使学生辩证地分析法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也是法语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的一大难点。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课程思政全面开展的大环境中,从法语专业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课程思政已成为法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法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有其独特的专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为了促进法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建设专业的教学团队、深入挖掘思政内容、制定较为全面的教学设计、大纲及评价方案外,还需要加强各学校法语教学团队之间的联系、交流与互助。各教学团队需要团结起来,不断地完善法语教学平台与资源建设,完善全国法语教材建设,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以便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高校法语教学中德育与智育的高度统一,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法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38-140

2.陈法春,外语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J]. 外语电化教学,2020(6):12-16

3.李征娅,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21(3):87-90

4.宋晓婧,高校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考[J]. 林区教学,2021(7):27-30

盐城师范学院 卫牧婵

猜你喜欢

法语教学实施途径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中法联合办学本科阶段中法语课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
ESP理论中教学方法对中法联合办学法语教学方法优化的探析
主体探究法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