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中高贯通培养模式的革新与探索

2021-09-14包文君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影视动画产教融合

包文君

摘  要:利用好中高职贯通教学的五年时间,通过对接产业需求、坚持行业为主导的育人模式,坚持统筹协调的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能力本位的评价标准,通过重构课程结构,探索与实践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帮助学生适应新产业环境的改变,有利于培养出比普通三年学制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高贯通;影视动画;产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1-0015-04

随着我国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的日益凸显,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如何利用好中高职贯通教学的五年时间,通过重构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以对应长学程的育人要求,帮助学生适应新产业环境的改变,培养出比普通三年学制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摆在职教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水平的中高职贯通专业更应探索与实践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对接行业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解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上海电影艺术职院-中华职业学校中高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简称“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开设已经八年,2018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高水平贯通专业建设项目”。近年来,影视动画产业发展十分迅速,通过长学制培养,有助于学习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产业链,把握产业变化,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成为有创新力又有技术的“创+制”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

一、贯通培养的逻辑起点:产业需求

国家“职教二十条”出台,开始“大规模扩招”,“双高建设”项目落地,“职教体系构建”加快推进,2019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战略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传递出一系列重要的信号。高职院校必须尽快适应这些变化,坚持对接和服务产业转型发展,对接产业需求变化。

(一)产业升级带来的就业变化和技术技能升级

随着中国影视工业与动漫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影视动画产业也随之转型升级,5G时代汹涌而来,加上人工智能全線发力,改变了传统认知的影像体验,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影视实时合成以及全新的直播体验成为可能,为影视动画从创意到制作、发行乃至IP全产业链孵化都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伴随影视动画产业与“四新”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发展,新时期产业的升级带来的是相对应的就业领域的拓展、重构甚至是颠覆[2]。

动画制作从改革开放前的“有纸动画”,到90年代初逐步成为海外动画的代工中心,然后逐渐通过代工引进的先进技术及学习国外领先的理念,形成国内动画生产模式从无纸化到三维动画、二三维结合,再到虚拟技术、特效技术、人工智能的结合,给动画产业的加速度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动力。新的机遇、新的技术、新的模式革新了整个动画产业模式,带来新的就业领域,产生新的人才需求,从业者在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同时,更需要与以往不同的跨界性和前瞻性思维。

(二)产业升级背景下人才培养规格的升级需求

影视动画产业从前期创意到中期内容制作再到后期宣发,整合营销中所体现出来的产业全面迭代升级需求,对影视动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有复合性、创新性、前瞻性的特点,学生需要具备创意创新的能力、整合公共知识的能力、跨领域合作的能力及应对外来变化的能力,对影视动画产业不断产生的新观念、新技术的判断和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只是培养简单的技术工人和操作员,满足企业的“工具性”需求,而是要培养可以预留自我成长空间,在工作中具备主动融合理性思辨能力和艺术感性认知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不但需要人才能跨领域交流和自我学习,还必须具备能为目标实施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3]。

在贯通教学的五年时间,如何通过改造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构建培养模式,培养出真正适应影视动画产业需要、具有更强发展能力的动画人,成为高职院校亟待攻克的课题。

二、贯通培养的育人模式:行业主导

职业教育要求对接产业、融入产业,只有产业和教育形成共生关系才能具备真正的生长力,才能确保专业设置源于产业需求并体现产业发展方向。在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行业为主导,做好教学资源的全面对接,是推进影视动画产业与影视动画教育融合一体的有效路径。

(一)基于龙头企业协同,奠定贯通培养模式基础

在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建设初期,专业引入影视动画行业龙头企业“今日动画”进行校企合作,以搭建行业主导的贯通培养模式雏形。“今日动画”作为文化部授予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五部委授予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动漫政府奖“最佳团队奖”,在国内外动漫市场具有强大影响力。基于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专业建设能充分关照产业需求和业态变化,单个企业在合作操作层面也比较便捷,企业能尽快全方位地融入学校、融入专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快速促进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今日动画”分层次引入难易度不同、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进入贯通培养五个学年的教学中,配套产业导师协助教学,把行业中国际领先的制作标准对接到实际课程里,使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考核标准及师资构成均具备产业特征。数年来,师生们参与了大量具有价值的动画及漫画生产项目,包括《百变马丁》动画片制作、《百变马丁》新漫画授权创作、《中国卡通百变马丁漫画学校》栏目全年创作等,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的产教融合建设渐渐走上正轨。

(二)依托“1+N”合作模式,通过产业集群打造贯通培养模式框架

当专业逐步发展起来后,单一的龙头企业带来的产业资源就会逐渐显得单薄,“1+N”产业集群合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的“1”是指龙头企业“今日动画”,“N”泛指众多社会资源,包括今日动画的合作伙伴、下游企业以及动画行业其他优质企业。经过这样的叠加和集成,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动画产业和社会优质资源的供给和转化。龙头企业了解、引领并创造市场需求,以先行者的理念和方略渗透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倒逼教学成果。由于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校企合作的传统难题比如资源整合、成果共享,乃至市场拓展、创业孵化等难题也都找到了解决的路径和抓手。

在“1+N”合作模式的短短两年时间里,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参与完成了包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阿凡提之奇缘历险》、院线动画电影《风语咒》及动画番剧《雪鹰领主》等多部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动画片制作,参与包括《泡泡美人鱼》《中华小子》等20多本漫画书的授权创作,并参与到百变马丁动漫IP的衍生品开发工作中,同时渐渐构建出以行业为导向的较为完整、清晰的五年贯通人才培养设计思路和教学体系。

(三)协同协会、联盟确立贯通培养模式特色

随着产教融合的逐步深入,加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教师的成长需求及产业技术快速升级需求,“1+N”的产业集群合作模式面临再次升级。2019年,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与上海动漫行业协会(旗下有300多家动漫企业)及长三角动漫行业协会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协同发展。

一方面,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与动漫行业协会的主要会员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接产业集群,建立互相依存的协同共生关系。行业协会凭借其强大的号召力帮助专业察觉行业生存状态、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一步进行合作企业的自主选择、跨界优化、有机集成,按照市场痛点和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和延展教学链,由此形成更为凸显的集群优势,精准完善专业核心课程,逐步形成教学的“团体标准”[4]。

另一方面,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积极对接行业协会两项重要大赛标准,即全国引领性劳动竞赛“动画师技能大赛”和“漫画师技能大赛”。通过大赛,引入对接产业标准的两张重要证书“动画师职业资格证”和“漫画师职业资格证”,为开展业内认可度高的“1+X”双证融通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赋能专业建设。

在与动漫行业协会和行业联盟协同发展的一年时间里,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参与了更为优质、更能体现产业新工艺及最前沿技术的项目,师生们参与了上海惊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热映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银河补习班》《我和我的家乡》《1921》的CG动画制作,同时依托产业力量在工作室扶持和孵化了多个原创IP,在更加广阔的领域走向市场。

依托行业协会的力量,全面对接行业标准和产业需求,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得以形成了较为完整地贴近时代和生产的教学标准,制订了以能力为本位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和逐步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反映产业现状并代表未来方向的以“学习包”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资源库。

三、贯通培养的资源优化:统筹协调

随着近年来影视动画产业整体格局的巨大变化,从重制作到重创意,从动画加工到原创IP的集聚孵化商业运营,并伴随新的工艺及新的制作手段的出现,要求新时期的职业教育要对接未来技术和理念,彻底改变学校教学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状态。五年制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课程改革及教学资源建设正是以此为内在逻辑进行创新与突破的。

(一)中高职五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體化设计

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在对五年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时,突出真实项目任务驱动,重心下移,关口前置,设计与实施“2242”的教学进程,即以就业岗位能力为基准,把五年10个学期分为预备期(2学期)、适应期(2学期)、胜任期(4学期)、提升期(2学期),高职、中职及企业三方教师和产业导师全程跟进。预备期的教学重点是基础能力模块的学习,为进入专业教学做好预备,由中职与高职教师联合授课;其后2个学期作为适应性过渡,按照学生自身特点对就业发展进行初步定位,主要由高职教师授课;在胜任期,学生进入与岗位适配的生产性实训工作室进行理实一体的项目训练,通过螺旋式上升的任务实战,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其间,教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要求共同授课;最后的2个学期是提升期,通过进入合作企业顶岗,进行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方位提升[5]。

该专业针对三大岗位群(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和漫画插画)11个学习领域,确定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教学模块,把真实项目融入36个教学模块中。36个教学模块对应的222个能力单元是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所要达到的技能点,它们精准地规定了教学的具体要求。每个教学模块都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针对学生未来从事岗位的核心能力,构建“螺旋式上升的项目训练体系”;从入门项目到综合联动项目,按照“唤醒、明确、专注、投入”四个阶梯设计教学过程,面向产业和市场,在完成人才培养的同时,形成完整的素材库建设。通过课程一体化设计和实施,充分利用好5年时间,最终毕业标准是达到影视动画行业入职1-2年的专业技能标准。

(二)产业资源对接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

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未来发展为首要任务,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逻辑,即层次清晰的能力本位训练体系和多种形式的成才路径,形成“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把产业资源分层次对接到五个学年的教学中去,把项目资源转换成难度不等的30个项目训练“学习包”。所有“学习包”的内容皆为教师在生产性实训工作室与企业一起合作完成的实战任务,包含对不同工作领域的能力要求,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以适岗能力为最终目标进行“学习包”设计。“学习包”分为四级难度,贯穿于五年十个学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为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加强生产性实训工作室集群的建设,在工作室集群建设的过程中,以产品质量和成本效益为测量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所有的工作室均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所有的工作室均承担社会服务的真实项目,所有工作室均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实践训练及奖学金。

四、贯通培养的评价标准:能力本位

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贯彻能力本位教育,具体做法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一)课程设置对接产业链的工作环节

传统专业的教学是按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的,采取了各门分科课程平行展开的方式,而改革和重组后的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组合,每一组课程对接一个产业链工作环节,由若干个学习领域或教学模块为单元组成,内容源于企业的工作领域,学习领域的总和基本涵盖了工作领域的全部内容。每个学习领域里規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参考课时、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以行为导向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在自己的行业领域内有能力独立计划、实施和检测其工作任务,体现了应用属性,突出了能力本位。专业全面整合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既能体现工作流程,又能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学习,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努力使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最优化。

(二)课程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

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基于产教融合,完成了面向影视动画产业相关岗位的能力分析,制订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按照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岗位要求设计学习领域内容,选择适合能力训练的真实工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和教学案例,形成并执行能力本位、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做到课程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

(三)教学评价凸显产业需求

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在设计课程结构的同时,把产业导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通过成立贯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理事会、高水平专业建设行业顾问团队等一系列措施,凝聚产业精英导师力量;引入产业中骨干和典型企业的第三方评价系统,合理设计五年的教学评价方案;通过项目训练、课程与教材的合作共建、“1+X”书证融通及各类相关赛事等途径,融入行业标准,转变学科本位思维,努力使人才培养工作贴近产业需求。

五、结语

中高贯通培养专业建设的要求区别于普通三年制的高职专业建设要求,应体现“起点高、标准高、技艺高、平台高、站位高、质量高”,目标是“特色创新、成果凸显、品牌精致”;需要跳出专业局限,拓宽职教视野,依托优质的行业资源,聚焦未来品牌的衍生发展。在具体课程建设层面,不是对原有的学科体系进行修补或完善,而是在对接产业链的基础上重组教学资源,是带有颠覆性质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邝卫华,孟源北,李国斌. 中高本职业教育衔接问题与对策思考[J]. 职教论坛,2017(25):61-63.

[2] 郑广成,朱翠苗. 中高本“多层立交、互融贯通”衔接体系的研究[J]. 职教论坛,2017(31):31-33.

[3] 王成荣,赵晓燕,郭晨.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87-91.

[4] 蔡宗朝. 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融合研究——以高职金融类专业为例[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04):7-12.

[5] 黄蓉生,颜叶甜. 改革开放4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演进、宝贵经验与前行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4):117-124.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影视动画产教融合
张兰兰作品
一葱一姜都能顶天立地
浅谈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发展
自媒体时代下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我国影视动画出版的市场价值体现途径分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