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9-14游美华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7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培养策略

游美华

【摘要】小学英语新课标作为新课程改革精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它的提出与实施有效摆脱了以往应试教育体制的桎梏,对以往备受忽视的英语口语教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与重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给予充分的认识,并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来构建更加开放、广阔的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更加自由的学习氛围内实现自身学习潜能的发掘以及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通用语言,其教学的重要性在我国经济日益开放的发展趋势中得到凸显。而英语口语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对其也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使学生能通过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实现自身英语综合素养的增强。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相比,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教师就应紧密围绕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优化与改造,使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在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及氛围内得到有效的培养,以此更加顺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新课标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分析

1.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关注应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一直没有纳入考试的范围。这就导致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与关注,使学生在没有认识到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重要意义的情况下,无法产生正确的学习意识,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采取更具创新意義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通过单一、僵化的“教师示范——学生跟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口语教学,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缺乏新意,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效率低下。

3.英语口语教学的社会配合度有待强化。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素质能力,其培养的过程需要各个方面的教学因素进行良好的配合与协调,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是在当前的教育社会认知中,学校才是承担着英语口语教育任务的主体,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联动。

三、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1.积极营造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和语言氛围。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的教学课程,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语言环境的缺失,这就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学环境的优化、浓厚语言氛围的营造,都能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首先,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引导、渗透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为实施者和引导者,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影响重大。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英语开展教学过程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组织,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并在厚积薄发、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英文及英文因素改造教室的环境。教室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教室环境的布置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英文标语的张贴、英语角的建立等方式来对教室环境进行优化与布置。如,将 “Be quiet!”“Keep clean!”等英文警示牌张贴在教室墙壁上;在教室黑板报中进行英语知识的呈现等,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英语的输入,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

2.积极优化、创新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实现口语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丰富多彩的课堂呈现方式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地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形式进行多元化的改革与优化,使学生在多样性的口语教学中获得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自身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英语的人文性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及学习规律,实施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将英语口语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日常教学进行结合,使学生在熟悉、亲切的场景下产生表达的欲望,激发自身英语表达积极性激发。如,在教学“The Spring Festival”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过春节时的一些风俗,通过在教室内张贴对联、悬挂鞭炮形状的饰物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新年氛围,使学生在这种熟悉的生活化场景中,产生更为放松的心态,从而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

其次,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具有层次化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人英语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在英语口语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表现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学生不敢张口进行英语的表达,有的则能较为流利地与他人进行英语口语交际。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层次化教学的策略,使学生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引导下,更加有效地进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最后,教师还应为学生组织多样性的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实现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通过丰富多彩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在校园内组织“英语沙龙”,定期举行一些口语交际活动,有时还会邀请一些外国朋友参加,增强学生的英语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如,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促进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3.通过课堂评价机制的优化,促进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评价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对于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自信心的树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进行课堂评价机制的优化。

首先,教师应在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评价中实施赏识策略,以积极、正面的表扬、赞赏为主要方式,来对学生在口语训练中的表现进行肯定,实现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培养。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Christmas”一课的学习以及相关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教师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及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以此对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给予良好的激励与引导,实现学生训练积极性的提升。

其次,教师还应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堂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的方式,侧重于学生自身纵向的比较。而终结性评价对于一个学段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具有全面性及阶段性。教师通过将这两种评价方式进行结合,能对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更为全面、动态的分析与评判,以此为下一阶段培养策略的调整奠定基础,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听、说、读、写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其中英语口语教学就是对学生“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另外,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标中也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通过语言环境的营造、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评价机制的优化,来提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郑小玲,刘贵丽.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几点认识[J].宁夏教育科研,2015(2):61-62.

[2]杨雁飞.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青年教师,2005(12):17-18.

[3]廖静.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2017(3):88.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培养策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