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关于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策略的思考

2021-09-13赖晓铭

课外语文·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新时期初中语文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对于语文的教学要求更加严苛了。初中语文的课堂需要通过更加丰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培养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当下的教育当中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掺杂着更多的教学新要求,语文学科亦不例外。在初中的语文教学模式当中对于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有了更加明显的要求,对于初中生的语文阅读的教学也同样需要创新与提升。下面是新时期关于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策略的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思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4-104-03

【本文著录格式】赖晓铭.新时期关于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策略的思考[J].课外语文,2021,20(24):104-106.

引言

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当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教师们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对于语文文本解读的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成果更加显著。相同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在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助力下,将会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语文文本解读的具体解析

最初意识到文本解读这一概念时,大多数人会认为这属于一个文化性极强的专业术语,是指将一些语句或是一件事情用记录性的辞藻加以题记,并进行自己解读。这些被记录下来的文段就可以被称为文本,而旁观人所做出来的理解则就可以认为是针对这段文本所进行的解读。文本的解读是极具开放性的,它不受限制地可以在个性不同的个体中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解读。而且,根据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以及生活经历有所不同,所展现出来的文本解读也具有现实性,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去品味文段作者的写作想法,所以文本解读也一定呈现出多样性。在这么多特性的支持下,文本解读也实现了其意义所在,能够满足读者与作者之间通过文字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心灵联系。

在教育者的教育工作当中能够真正做到文本解读算是教学成果的基础,文本解读这个能力的掌握,也被当作是语文教师实现真正教学的第一步。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尤其离不开文本,因此想要在课堂上做到满是干货,首先需要强化的就是文本解读的能力。若是针对课本文段语文教师不能进行充分理解,是很难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将文本思想传输给学生的。而在语文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就需要不断地针对文本提出问题,带着提出来的问题再寻找文本中隐藏的答案,不断去挖掘深层次内涵,最后在传授给学生时能够自圆其说地解答学生的所有疑问,这就算是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成功的一大关键。

二、现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所存在的问题

文本解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必然需要进行的工作。而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时而会忘却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或是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因为没有掌握其正确要领,使得最后的结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下面则是现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系列问题。

(一)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没有以文本解读作为理论依据

初中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往往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一些上课时的讲义之类的文本型内容。在课前做这些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不能够凭空而论的,否则的话在后期对学生讲解的时候,若是面对学生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教师将无论可依。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语文教师一定要找到可以依靠的理论性文字,这种文字就是针对文本的解读。这将成为教师在课上面对学生问题时最可靠的回答依据,也能够在解答学生问题的时候通过文本的解读实现更加准确的答案。但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准备课堂设计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会忽略这个关键的理论依据,也使得课堂上的设计内容时而会脱离文本,这是语文教师在當下进行教育过程中不容小觑的一个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文本的理解处于浅层次阶段,内容缺乏深度理解

在当下的教育中也有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会注意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但是在进行文本的理解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理解的过程中,自己的解读不够深刻,缺乏层次化。语文教师将文本进行解读,而后得出的内容过于浅显,其中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深层次内涵,并没有表现出来。在浅层次的文字表面,将作者想要抒发的表面意思分析出来,但是对于作者在深层次里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却忽视了。这样就使得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讲解的内容过于浅显,也不能够明显达到提升学生语文解读能力的教学效果,不能十分理想地去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这也是针对当下语文文本解读方面语文教师所存在的一个问题。

三、针对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文本解读的策略分析

在现时期的教育中,教育者针对自己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式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改变与革新。新时代社会对于教育者的能力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加重视。在初中语文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当中最为基本的能力就是个人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生语文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教育工作时,针对语文文本的解读方面也越来越注重。下面是针对现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文本解读时的策略分析。

(一)观察多次出现的关键信息,在进行课上解读的过程中加以强调

在一段文本当中想要弄清楚作者表达的思想,首先要抓住整段文本当中的关键所在进行分析。而这个关键处就是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所要格外注意的,这个关键处有时候会以词语的形式出现,有时候也会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共同点就是可能在文本当中反复地出现。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进行解读,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加以强调。这种抓住关键点再去分析的方法算是文本解读时十分有效的一种操作了。例如,在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中,第四单元的第十三课是为大家所熟知的朱自清的佳作《背影》。在这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作者围绕着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所出现的父亲的“背影”进行比较抒情,将父亲的爱表现得更加深沉与动人。语文教师抓住“背影”这一关键点,将整个文章进行更加丰富的分析,最后得到最合理的文本解读,在课堂上为学生的理解起到有力的指引作用。

(二)在进行整个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注重把握行文的情感脉络与写作思路

一个作者在抒写一段文本的时候必然有自己想要传达出来的情感与精神,作者会根据自己的一个思路将整篇文本贯穿起来。因此,在语文教师想要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最主要的一点无非就会找到其骨干所在。把握住作者的整个写作的大框就相当于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脉络,根据大框逐渐地去深究文字中的深层含义,了解到作者在行文当中复杂的情感表达。这样一来,语文教师就很容易通过一段文本建立起与作者的情感联系,再次进行课堂讲解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不会被学生的问题搞得措手不及了。例如,部编版的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当中,在第五单元的第二十课是蒲松龄的著名代表性作品之一的《狼》。这篇文章在进行深层次解读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语文教师应该能够抓住主要角色就是“狼”的描写,全文是根据“狼”的各种动作与神态来展现中心思想的。因此,这篇大作的主要线索即为“狼”。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文中“狼”出场后事件将行文进行整理分析,最后掌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实现对文章深层的理解,完成自己课前的文本解读,以便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三)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抓住前后文相关联之处,将全文进行整合品读

在一篇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分成多个层次再进行分析。在分段的解读过程中,所有的情感都不可能独立存在的,都是通过上下文串联存在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要时刻关联前后文,将作者描述的事情前因后果相互联系再去分析作者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情感。最终将整个文本进行重新整合,再次分析,这样就可以避免文本解读时分析出来的内容过于浅析,使得语文教师分析出来的内容更加的深层次化,也让作者的文段所具有的深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当中的第三单元,第十课是杨绛所作的《老王》,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叙述了很多与老王相关联的事件,如果单纯地从一个事件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那么整个文章的表达就分析得过于单薄,解读出来的内容也不够丰富和具体。这个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将整个文章的大框架列出来,然后将每一事件都相关联结合地进行分析,使得“老王”这个人物更加的鲜明与丰盈,使得作者想要展现出来的“老王”的品质更加深入人心,这就实现了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理情感。

(四)将文本内容与生活中学生易于理解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

文本当中的文字是存在于书面上的东西,若是语文教师能够将自己解读出来的内涵通过简明扼要的方式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地感受文本解读后的真实性,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达到质的提升,也能够在进行语文文本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行通过文本解读来分析所给文段的情感表达。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文本中解读出来的内容,寻找到可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环境,将二者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相互联系,以身边的情形带入学生的情感,使教师能够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心灵交流的桥梁,让学生对于一段文本有更深刻的想法。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第三單元的第十课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篇文章是属于在见到小石潭以后作者抒发的观后感想。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以后,也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所见到的抒发感想,从而写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在学生进行感想写作的过程当中,就会对于作者的观后感想有所理解,从而做到感同身受的文本解读。

(五)在进行解读文本之前先行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生平经历

当作者能够通过文字阐述一段故事或是抒发一种情感的时候,必然是与作者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亲身经历有所关系。所以语文教师想要理解作者文字中的深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去了解作者背后的故事。当了解过作者本人以后再去试着分析作者笔下的文本,这个时候的理解程度一定会比之前深层次化,能够更加了然作者在每一处文字当中深藏的情谊,对整个文本形成具体的解读。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将作者的故事以及背景讲述给学生,通过相似的方式使得学生也能够更加理解整个行文的情感抒发,这样可以通过文本解读使得整个课堂效果达到最佳。例如,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传达作者对于故土的深沉的爱,但是诗歌在进行解读的时候是十分难以理解的,需要知道作者所作诗歌之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在解读之前先去了解一下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处境,再去分析就会对作者的文字有别样的感受,最终实现与没进行了解之前截然不同的一个文本解读。

(六)将本文信息与其他多种课文文本进行结合,寻找能互通理解的关键

以科教文本为主,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借助于其他文本来与科教文本相结合,试着从多样化的理解当中分析出除了自己以外的个体对于同样一段文本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找到自己没有理解透彻的地方,使语文教师可以在更多的资料下完成更深刻和复杂的解读,将作者有可能想要表达的情感全部了然,最终再将文本以自己的解读为主进行整合,传授给学生最正确的讲解内容。例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的最后一个单元,其中第十七课是节选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在这部节选名著的片段当中,想要分析作者的感想是有难度的,因此需要语文教师结合其他的文本进行对节选部分的分析。以本文本为主,其他文本解读为参考,对整个作品加以了解,才能够实现更加准确的文本解读。

四、结束语

一个好的教育形式会带来更加理想的教育成果,一个好的教学课堂会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随着教育者对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愈发重视,初中语文教学手段在新时期的激励下也得到了创新与进步,在教育者的共同探究下,初中的语文教育教学也展现出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也让更多的初中生学会了阅读的方式,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珂.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与解决对策[J].中学语文,2018(1).

[2]陈圆亮.关于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策略的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9(3).

[3]梁定华.初中语文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6).

[4]倪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本深度解读应把握[J].信息周刊,2018(13).

[5]杨卓.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与解决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8).

作者简介:赖晓铭,1978年生,福建武平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文本解读。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新时期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