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探究

2021-09-13何建香

课外语文·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摘要】传统文化依托于文字、语言,而语文学科教授的知识是关于这些内容的,所以在传承、传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会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上,导致学生只能学习到知识,理解不了文章的内涵、深意,也没办法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从含义、意义、原则、策略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4-057-03

【本文著录格式】何建香.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探究[J].课外语文,2021,20(24):57-59.

语文的人文性极强,不仅是所有科目的学习基础,还蕴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可以使小学教育更上一层楼,所以教师要将传统文化的融入重视起来。鉴于传统文化的融入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所以下面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做好铺垫,为课堂教学增添光彩。

一、传统文化有怎样的含义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文化。这些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精华的部分值得传承,可以使我国走向繁荣富强。因为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只有我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曾有相关的研究人员说过,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发展的基本,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佛、道、墨、法等并存,体现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诗词、戏剧、绘画、歌曲等。由于传统文化是将德当作中心的,而这与新课改目标不谋而合,所以教师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的意义

(一)进行文化传承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和义务传承我国的文化。由于国家的未来、文化的传承与当前的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教师需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小学生被誉为祖国的花朵,而且小学生如同白纸一般,学习能力很强,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的优点,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从而自主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文化既是思想也是人心,所以,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此外,学生在发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后,会主动地进行传承、发扬。

(二)促进学生发展

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之中,而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以让学生懂得一定的道理。在古代,教育者通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内容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身上的善发挥出来,让学生的恶被去除掉。而古人这么做的原因是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真善美的内容,可以对教材知识、技能进行补充、完善。

(三)进行立德树人

古人追求的是完美,而完美包括人的立德、立言、立功。而立德排于首位,可见立德是衡量人的好坏的尺标。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关于德育的知识,所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可以让学生的德行得到培养、感染。

(四)进行文化保护

二十一世纪实现了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人们不出门便可知晓天下事。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文化强势进入了我国,影响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体来讲,学生在学校从来不会谈论我国的传统文化,反而討论的是其他国家的明星、其他国家的动画片,喜欢的也都是欧美国家的炸鸡、可乐等。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观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从而进行文化保护,做好外来文化冲击的防护。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则

(一)融入性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果教师直接另起炉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授,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觉得教师是在给自己增加学习负担。所以学生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排斥心理。而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并且适当地进行扩充,可以让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创新,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的乐趣。

(二)批判性

虽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但是某些内容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时代了,比如:女人只能待在家里,要遵守妇道;女人不能上学堂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基于时代发展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文化渗透,要去糟粕、取精华。简单来说,就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要进行有效的批判。

(三)多渠道

虽然学校是学生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且有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但是光靠校内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没办法达到教学目标的。对此,教师需要从不同的渠道入手,要将整个社会的力量动员起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扬做好准备。比如,学校领导可以和社区进行交流,使社区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氛围;学校可以和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使家长配合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可以和相关媒体进行交流,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推广;学校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将博物馆、美术馆等设施利用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建设出教育实践基地,营造出传统文化氛围。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识字教学

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含义。在识字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发现汉字的魅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汉字学习中。不过,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较多,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渗透方式。比如进行书法文化的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将漢字书写规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日月水火》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这部分汉字都属于象形字。通俗来讲就是图画经过演变成了汉字。如果教师直接对知识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这部分知识有些抽象,从而没办法快速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需要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入。比如:日最初的形态是一个圆圈里有一个点,因为古人抬头看到了太阳的形状——圆形,所以将日字的外围设置为了圆圈,为了区别日和一个圆圈,古人在中间加了一个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字的点变成了一个横线。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发现了书法知识的美妙,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又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彩虹》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掌握虹字。观察虹这个字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二类字,虫是偏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汉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课题,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虹字为什么是虫字旁吗?由于这个问题触及了学生的知识盲区,所以不少学生会说不知道,并且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产生好奇。此时,教师可以将虹的甲骨文字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观察。鉴于学生的视觉受到了刺激,所以学生可以发现虹的甲骨文字体很像有两个头的龙。这时,教师适当地进行讲解:古人们认为,虹是一个很厉害的虫子,可以呼风唤雨。每当下雨后,虹会出来喝水,所以在造字的时候,人们将这个字设计为了虫字旁。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演变,了解了虹字的来历。所以在今后看到这个字的时候,学生的脑海中会出现大虫形象。不过,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要发挥出引导作用,让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在一起,要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要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要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丰富,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

(二)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的文化意识、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创设出来。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惠崇春江晚景》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这首诗出自诗人苏轼之手,属于题画诗,这幅画的作者是北宋的僧人——惠崇。如果教师直接将诗歌的意思、情感、内涵进行讲解,学生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对相关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各项能力也没办法得到提高,甚至没有办法了解到其中蕴含着的传统文化。对此,教师可以将情境创设法利用起来,借助背景知识的讲授营造出文化氛围,营造出与诗歌有关的情境。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快速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着的情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让学生在无意之间学习到传统文化。又如在教学《我不能失信》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守信,而守信是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弟子规》中关于守信的句子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这么说:“古人将诚信当作人之根本,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与诚信有关。你们知道是谁的故事吗?”由于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预习,所以可以快速地回答:“宋庆龄的故事。”教学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通过阅读课文明白了什么。由于学生的入手点不同,所以可以回答出不同的答案。比如有的学生会说:“诚信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有的学生会说:“只有守信才能被他人所喜爱。”有的学生会说:“只要自己说出了话,就需要为自己的话负责,就需要认真仔细地执行。”有的学生会说:“不能跟别人承诺超出自己能力的事儿,不能欺骗他人。”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就会主动地传承传统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里贴上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传统音乐。这样一来,就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情境之中了,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相关内容的情感、思想、内涵,就可以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三)读写环境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项重要内容,营造出读写环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可以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以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主动地吸收相关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关于我国景色的文章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知道,教材中呈现了关于天门山、西湖、西沙群岛、滨河小镇,小兴安岭等景点的文章,可以对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行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一定的写作手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读写环境营造出来。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起来,把我国的地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因为地图足够直观形象,而且看起来与语文没什么联系,所以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疑问,想要看看接下来教师要干什么。这样一来,就在潜移默化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这时,教师可以这么说:“我国最南边的岛屿是海南岛,它的东南方向也有不少的岛屿。这些岛屿如同守卫边疆的战士一般守护着祖国的疆土,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岛屿的美。”由于语言足够生动,而且地图使学生产生了疑问,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被激发出来,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完后,教师可以开展拓展活动,如:我的家乡的演讲比赛。演讲比赛中可以说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可以说自己家乡的文化风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主题为: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这样一来,就营造出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就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文化的内涵,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文化的精髓。而且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学生可以找到真正的自我,感悟和表达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语文素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由此可见,通过营造出读写环境,可以让学生的文化热情被激发出来,可以让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我国的风土人情,可以让学生从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可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语文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相关题材进行深入的挖掘,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上述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识字教学、创设情境、读写环境。教师可以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才能让学生进行透彻深入的学习,才能让学生获得精神食粮,才能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有效地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各项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充分地学习传统文化,并且自主自发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杜瑞欣.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 2020(10).

[2]周维平, 董前进, 赵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探究[J].好日子, 2019(14).

[3]刘颖.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方法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 2019(6).

[4]刘婷香.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探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9).

[5]方义敏.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下一代, 2018(12).

作者简介:何建香,女,1975年生,江苏射阳人,本科,一级教师,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射阳县解放路小学教科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