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反沉默的螺旋理论”看新媒体带来的新型舆论传播方式

2021-09-10袁子然

客联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新媒体

袁子然

【摘 要】互联网作为当代社会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传播工具,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打破了许多固有的传播方向,其特有的匿名性,共享性,以及飞速的传播速度,都不断的刺激着传统的传播方式,新媒体行业更是应时而生,但这也间接性的导致了舆论的监管难度加剧。

【关键词】新媒体;新型舆论;传播方式

一、引言

互联网作为当代社会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传播工具,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打破了许多固有的传播方向,其特有的匿名性,共享性,以及飞速的传播速度,都不断的刺激着传统的传播方式,新媒体行业更是应时而生,但这也间接性的导致了舆论的监管难度加剧,舆论的传播从单线变为多线,在这样的网络大环境下,反沉默螺旋理论现象增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干擾大众思维,混淆正误舆论观的不良效果。就拿许多当红视频传播媒介而言,许多创作者为了吸引流量博得关注,不惜颠倒黑白,故意反对“多数人的意见”来引发受众的好奇,甚至将可能本就错误的“少数人的意见”变成“多数人的意见”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从多角度分析这样新的一种舆论传播方式对网络的绿色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与反沉默螺旋理论

(一)新媒体的特点

从社会交际来看,新媒体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平面,通过新媒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再是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更像是面与面的交织,我们有了更多的资源,可以从各个新媒体软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微博、知乎、抖音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前在传统的媒体上,我们作为的是受众,更多的是接收,是被传递,而现在新媒体给了我们受众以传递信息的能力,每一个人都不再是固定的受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源头。“互联网+新媒体”的这种模式给予了新媒体的受众极大的开放性与双向性,给予了群体更大的参与度。

(二)反沉默螺旋理论

反沉默螺旋理论即是以一种相对于大众熟知的沉默螺旋理论提出的,反观于由伊丽莎白.内尔-组曼曾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研究德国大选事件时,犀利分析指出的在群体中,“少数人”为了自己的观点不受孤立,为了摒弃因而站在“多数人”对面的恐惧,自愿的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选择追随他人的观点,从而构成沉默的螺旋效应直接导致的事件结果,“反沉默螺旋理论”打破了这一百年来媒体传播的经典理论,在“沉默螺旋理论”基础上,考虑了互联网出现后,以及新媒体行业如火如荼发展之后关于原本为受众的群体的新感受,新行为,且在相关的事实不断出现后,沉默螺旋理论其实是一直在受到质疑的,就拿许多网络突发事件来说,许多“少数人”因为有不一样的观点,不仅没有选择沉默与盲从,而是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由于新颖,以及某种逻辑的必然性,让许多原本的“多数人”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少数人”的想法,而“少数人”不断扩大变为了“多数人”这样的事件结果和沉默的螺旋理论导致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反沉默螺旋的现象,但这样一种越来越多发的现象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学术定义,不过这种反沉默螺旋现象基本受到一致认可,且这种现象唯有在新媒体出现之后,才萌芽,生长与结果。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无疑是来自己新媒体给受众带来了更加广阔的视野,让受众不再局限于被动的接收,开始主动的思考,甚至是有些叛逆的故意的反向思维,由于反沉默螺旋的一次次成功接受挑战,更加刺激了一些反向思考反向站出来勇于与主流观点相悖的群体内心,且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少数人”根本不会因为没有站在“多数人”的一边而心生恐惧,反而会带着一种挑战欲,一种想要不顺从的姿态,一种想要改变看法,把主流灌输观点的行为作为一场辩论赛进行激烈的对抗,新媒体不如传统媒体那样,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审核才能发表出来,新媒体中各个群体都可以随心所欲的站在自己的论点上自由的发表观点,所以群体往往也不需要过多自我审核自己的论点,甚至自己所站论方立足点都不够足,处于在双方论点来回切换,这些都导致着受众群体发表论点时责任感降低,不会过分规范自己的言论,尽管扩大了能动性缺降低了自律性,这也需要政府对新媒体背景下的群众言论管控立出新规。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新媒体
零陵渔鼓传承发展方式新旧对比研究
带刺的苍耳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探讨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比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浅谈川剧艺术传播方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