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愁文化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探究

2021-09-10刘兵

客联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愁

刘兵

【摘 要】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凸显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乡村布局与产业发展的重视,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在国家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下一步工作需要探讨的重点。文章以乡愁文化为抓手,阐释与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探讨河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乡愁文化提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愁;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愁文化的内在机理

(一)城镇是乡愁文化的载体

城镇与乡愁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在内,以城镇为中心可发挥乡愁文化的辐射和推动作用;在外,可发挥乡愁文化的吸引和融合作用。[1]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镇的魅力绝不仅限于景观活力的视觉要素,同时也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和灵魂所在。河南省自古作为中原要塞,历史名城更是数不胜数,留下了独特乡愁文化的城市记忆和独特品格。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以人为本的建设思路,让具有中国特色的乡镇文化之魂保留下去,充分发挥城镇的载体作用,让乡愁文化因素在城镇记忆和乡愁中相互缠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必需考虑的问题。

(二)乡愁是城镇建设的灵魂

如何坚持以人为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任何事物的转化都是循序渐进且基于内在规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亦是如此,其“新”凸显在何处,绝不是简单的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一个过程,还应该考虑世居乡村人的乡愁,这不仅仅是华夏五千年农耕文化流淌在血液中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是家乡建设之根本。乡愁文化作为城镇建设的灵魂,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自主产业发展,优秀民族产业传承,坚持城镇与乡村同步发展的二元新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民族文化、乡愁文化,赋予新城镇灵魂,才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設的正确方向。

(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乡愁理念为引领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软实力。受乡村农耕文化影响,其生态文明价值观较为朴素,如何将乡村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阐述:在物质层面,注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营造自然层面的“乡愁”;在精神层面,注重文化、心理层面的“乡愁”。[2]如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规划与实施、人口与经济、环境与资源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二、河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21%,比2018年提高1.5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河南省是非常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但是,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个别区域仍存在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过于追求均衡制局,县级环城公路以及中部区域发展使河南省部分城市空间在发展上维持单中心的结构形态,且周边辐射过快,使得建设用地不断增加,郊区化发展失衡。[3]除此之外,在已经建成的新城镇中,部分地方采取“一刀切”式的建设方案,没有考虑农民的经济结构组成和乡愁文化的重要性,使得过去的文化印记完全消失。甚至部分县乡为完成上级指标盲目采取“摊大饼”式的建设方案,违背了市场发展规律,难以吸引人口驻留,导致建成的新城区入住率不高,甚至荒芜。城镇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与城市空间规划、农村产业布局、精神文化建设等均有直接关系。

(二)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常住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到2019年的8.48亿,城镇化率也从1978年的17.9%激增到2019年的60.6%。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但是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也显而易见,现在河南省的很多农村地区的青山绿水已不复存在,这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所导致。2004年,河南濮阳水污染事件;2011年,洛阳市区河流污染事件;2013年,河南新乡造纸厂污水灌溉麦田;2018年,河南省南阳市跨镇平县、邓州市境内的污水处理厂赵河水体污染事件;一件件案例表明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好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城镇化建设而持续发展所必需面对的问题。

(三)地域文化和乡村特色产业不被重视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了文化大包容、历史大智慧的特色道路,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每个区域,每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特色乡村产业,这些是乡愁文化的重要构成。河南省地处九州之心、文明之源,风光旖旎,历史足迹遍布全省,这些都是河南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但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文化遗产不被重视,甚至为建设城区不惜破坏的现象。诚然,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变”与“不变”、“立新”与“破旧”,始终是城镇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两对矛盾,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速度世界瞩目,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地域文化和特色乡村产业的忽视,导致很多新农村人在乡愁和文化的意义上无“家”可归。不断消失的村庄绝对不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同样消失的也是一种传统、一种民族符号。正如程泰宁院士所说“乡愁文化的缺失,使中国的城镇化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4]

三、基于乡愁文化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一)强化城镇空间的科学布局

河南省注重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不断改善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福祉工程,目前已经取得了可喜成就。针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部分县乡出现的城镇空间不合理现象,笔者认为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本环境建设:首先,在城镇空间布局上应尽量避免单中心的结构形态,有效规划市县郊区建设用地。其次,应充分考虑新农民的情感沟通、文化交流场所和方式,即社区式的公共活动区域。第三,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不能盲目的割裂现在与过去的有效联系,要有效保护过去的文化印记或痕迹,应注重传统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确保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被埋没,可通过建设传统风俗图片展览室以及传统农具示范节日等形式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第四,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配套产业发展,政府改变传统的参与模式,在政策制度上予以完善,同时应遵循市场规律,避免“一刀切”、“摊大饼”式建设。通过不但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愁文化建设来吸引人口留驻。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乡愁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灵魂,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进行阐释,在确保青山绿水与物质丰富的基础上,才能在有历史文脉机理的文化城镇中安全健康地生栖。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正确认识其长期性和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应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乡村新型城镇建设的顶层设计,在规划阶段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现有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予以优化改革。坚决执行河南省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的“三个目标、五项重点”工程,三个目标涵盖PM2.5、水资源保护以及建设用地、污染耕地治理等方面;五项重点包括: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立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因地制宜、科学建设,将生态文明设计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农村自然景观优势,构建和谐、文明、现代的新型城镇。为保障新型城镇建设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寻求平衡,可以在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現代化的同时建设乡愁文化、传统文化,保护当地文化特色,充分发扬党的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三)着力发展体现地域和乡村文化特色的产业

首先,基于河南省各个区域风格迥异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量二者的影响因素并因地制宜实施建设规划,着力发展符合当地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应充分发挥乡村地区相对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朴素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乡村旅游产业、民俗文化产业等进行保护性开发,以充分发挥城镇化建设和“乡愁”文化保护的组合效果。[5]城镇化率的不断增加让人们对充满地域和乡村文化特色乡土生活充满憧憬,并逐渐形成一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这也是“农家乐”和“文旅融合”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量城镇居民对乡愁文化的需求,依据村落布局和自然景观科学合理的设计乡村旅游的定位、模式和特色。其次,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乡村在新兴市场中的重要性,明确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乡村文明“内生性”的物质基础。在新型城镇建设中,可以将乡村传统资源与城镇现代化设计进行整合与配置,通过引入现代高线科技技术实现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层面,可建设城镇产业经济孵化项目,完善乡镇产业经济产业链,最终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和农村合理分工、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结束语

乡愁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沉淀的精神内涵,在国家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以乡愁文化为代表的精神寄托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在享受各项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必然失去了许多,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特色文化传承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两道红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寻求乡村产业新路径,是我们要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彭佐扬.乡愁文化理论内涵与价值梳理研究[J].文化学刊.2016(04)

[2] 刘爱华.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与维度[J].民俗研究.2015(03)

[3] 周兵. “乡愁”文化与新型城镇化[J].学术探索.2015(04)

[4] 杨军剑.乡愁记忆活化与特色小城镇融合发展途径探析[J].决策探索(下).2018(08)

[5] 现代经济信息.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J]. 刘文敏.2018(23)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愁
乡愁
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
唐宋交通发展对文化交流影响几何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