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应对与创新策略

2021-09-10赵成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记者创新策略新媒体

摘要:记者是新闻信息的挖掘者,也是新闻信息的创作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决定着最终呈现的新闻信息的质量,也关乎新闻节目的价值。新媒体时代,如果记者仍然坚持原有的新闻采访工作模式,可能会影响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甚至会因报道不全面,出现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和不良舆论。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探讨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旨在提升新闻采编质量,充分体现媒体的服务性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188-03

一、引言

记者是新闻信息的挖掘者,也是新闻信息的创作者。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展情况将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而新闻报道的质量又往往与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直接联系。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行业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传统媒体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意味着记者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新闻采访工作模式,而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行业的变革要求探寻创新路径,适应新媒体发展环境。在下文中,笔者以新媒体时代为大背景,探讨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访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大部分新闻记者都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有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熟知新闻采访到新闻呈现的每一个新闻制作流程。但正因为如此,新闻记者在面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新发展形势时,往往无法适应,因此,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

(一)记者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智能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为新媒体影响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传播环境越来越多元化,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也日益增强。人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获取信息,更可以就新闻信息的内容进行评论,还可以将新闻信息转发给他人。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清晰明确的发展脉络,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势被明显削弱,许多新闻记者不愿变通,仍然固守原有的发展路径,前进的每一步都困难重重。事实上,新闻记者在行业领域中具备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是帮助新闻媒体赢得受众支持的坚实依据,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使其更容易赢得受众的信赖。新闻记者应当充分了解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逐步提升新闻信息的报道深度和影响力,有针对性地面向受众输送信息。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新闻记者仍然沿用传统的采访模式,即一问一答,将被采访者置于被动的位置,未考虑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也未把握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导致采访所得来的信息流于表面,无法引起受众的共鸣[1]。

(二)信息搜集的难度加大

立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媒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大量的新闻信息汇聚在网络平台之上,而记者们也开始以网络为工具,利用自身的新闻敏感度搜集信息,为后续的采访工作提供指导。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发布者来自各行各业、全球各地,有价值、趣味性的信息众多,但虚假信息、夸张信息也充斥于网络平台,如果未细心加以甄别,可能被低质量信息蒙蔽双眼。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媒体领域的转型,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的出现也加大了传统媒体的压力,谁把握了信息的来源,谁就掌握了信息传播领域的主动权。新闻素材种类多样、来源复杂,新闻记者要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不能完全依赖线下用户的信息提供以及自主的信息搜集,应当学会借助网络平台搜集信息,但许多新闻记者对网络平台的了解程度不深,甄别与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差,导致新闻素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一旦虚假的新闻信息出现在媒体平台之上,不仅会对媒体平台和新闻记者的声誉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不良的舆论影响出现。

(三)现有设备条件有待优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效发展使新媒体成了许多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平台,其信息传播效率较高,呈现形式也十分多样。在日常采访工作的过程当中,新闻记者需寻求不同的采访方式,有效提升采访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尤其在进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采访时,新闻记者需要第一时间前往新闻现场,落实新闻采访工作。但由于许多媒体现有的设备条件不足,采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记者不仅需要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新闻采访工作,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将新闻现场的情况记录下来,或直接传输给受众,落后的仪器设备只会加大采访工作开展的难度,影响采访内容的时效性。

三、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及时转变新闻采访思维

新媒體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媒体领域的转型与变革,但许多新闻记者长期受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仍然固守传统的采访思维。新媒体并非是闲散媒体,其具备许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发展优势,新闻记者不能只是表面上响应转型发展的号召,更当真正从思维上认识到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创新新闻采访工作形式的重要性,大力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的影响下,媒体平台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宣传管理,让记者、受众都能够逐步过渡到新的发展环境中,逐步养成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将自身定位为灵活、多变的媒体,牢牢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趋势,促进新闻记者采编能力的提高,鼓励电视新闻记者及时转换自身定位,站在被采访者、受众的角度上设定采访问题,调整采访方向,挖掘可靠信息。以往新闻记者普遍青睐一问一答的采访形式,即记者围绕该新闻事件提出问题,被采访者则根据记者的提问给出相应的回答,这样所得到的采访结果容易受到记者主观能动性的引导,不利于客观公正地呈现新闻信息,且采访者长时间处于被动地位,会产生不自然感和紧张感,其表达欲望明显降低,也不利于完备信息体系的构建。记者需要及时调整思维方式,在被采访者表达的过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其能够更加轻松自然地还原新闻事件,与受众之间架设起紧密沟通的桥梁。

(二)改进新闻采编工作模式

新闻采访是获取信息和搜集信息的重要环节,但想要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以更加多元化、完整性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必须不断优化新闻形式。新闻记者在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之后,应当及时与新闻编辑人员沟通交流,及时进入新闻制作环节,无论是稿件中的文字素材还是声音素材都应当相匹配,保障新闻画面与新闻稿件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提高新闻信息的质量[2]。新闻记者对获取的新闻报道内容还应当有所取舍,既要完整还原新闻事件,又要避免过于冗长复杂的新闻素材堆砌,以免降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积极性。新闻采编人员除了要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采取不同的新闻报道形式,结合新闻事件本来的面貌有针对性地进行事件划分,使新闻内容更加清晰明确,从而提高受众对新闻节目的满意度。以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新闻为例,民生问题无论大小,都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都可能引发广大受众的情感共鸣。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应当关注该新闻事件与受众生活与工作之的内在联系,以小见大,由浅入深,既要借助新闻事件予以广大受众相应的警示和建议,又要避免将事件的不良影响放大,导致不良舆论产生。为了提高采访效率,新闻记者还应当牢牢把握新闻事件的重点,避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长篇大论的采访模式上,也不能捕风捉影,对被采访者进行错误诱导,应当主动提出关键性问题,让被采访者自然地表达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这不仅有助于拉近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避免了记者与被采访者因无法明确表述重点而出现对话不在同一频道,甚至是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况。

(三)加强专业技术优化创新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又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命力。在此背景下,新闻记者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学习现代技术,为新闻采访工作提供助力。以往,新闻记者在开展采访工作之前,往往需要提前设定采访提纲,如果被采访者的知识储备能力较强或采访内容的专业性特点突出,新闻记者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相关资料,以便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开展采访。而在面对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时,新闻记者缺乏充足的准备时间,因此在采访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许多问题,突发性新闻事件的采访甚至成了许多记者眼中的难题和考验。新媒体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不仅为广大受众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也为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记者可以借助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搜索想要了解的信息,即便是面临突发性新闻事件,也可以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过程当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快速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从而合理把控采访流程,提高采访质量。媒体领域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构建与媒体平台匹配的客户端,促进媒体融合的高度发展,让记者能够在新闻采访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充分体现自身优势,同时结合广大受众变动的需求,转换采访形式,调整采访方向。同时,微信、微博等相关传播软件都可以成为广大记者获取信息素材的平台,记者也可以通过与广大受众的沟通交流,了解受众获取信息的倾向性,在不断提高信息获取能力的同时,创造出更高水平的、能够获得受众好评的新闻信息。

(四)创新新闻采访报道内容

记者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时,应当明确新闻采访的目的,这里所提及的新闻采访的目的不仅仅是指新闻采访应当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同时也指新闻采访应当如何为后续的新闻报道工作服务。从新闻制作的全方位角度出发,新闻采访将直接决定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新闻信息的影响,因此采访和报道内容必须坚守正确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对报道内容进行创新。记者需要灵活调动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解析新闻事件,并逐层深入解读新闻事件,尽可能填补信息报道的空白,避免受众产生过多遐想。新闻报道应当尽可能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新闻采访同样如此。具体来说,首先,记者所运用的采访语言应当尽可能地大众化,让被采访者感到亲切、自然[3]。许多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都曾遇到过被采访者不愿主动配合的情况,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记者的采访语言让被采访者产生了疏离感。部分记者习惯运用过于严肃的采访方式,以保障新闻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但在无形当中让被采访者感受到了压力,采访的效果也因此不尽如人意。记者可以根据现实情况,适当地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尽可能地将采访的过程创设为日常生活中沟通交流的情境,让被采访者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地方性新闻频道的记者在采访时可以使用方言,不仅便于与被采访者沟通交流,也便于被采访者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其次,新闻记者应不断创新新闻采访技巧,除了要在采访前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之外,还需要根据被采访者的实际情况,调整采访节奏。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信息需要借助不同的媒体平台传递给受众,新闻记者可以结合媒体平台自身的定位,提前在头脑中搭建新闻信息结构,然后逐步填补采访所得的信息。在采访时,记者需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被采访者的情绪变化、面部表情变化以及语气变化,与被采访者平等地沟通交流,既要避免采访过于严苛,又要避免采访受到记者主观能动性的左右。最后,记者可以采取不同的采访方式和提问手段,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调,既要礼貌平和,又要体现对采访过程的把控性,除了最常规的引导式提问方法之外,针对许多敏感性的话题,还可以采用迂回式的提问方法,如果被采访者的回答涉及关键词,可以及时追问或反问,从而获取更加丰富的新闻信息。新闻信息可以以实时记录传播、书面记录、录音记录等方式留存下来,在采访的过程当中,记者也需要不断思考,筛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判断被采访者的表述是否具备应用到新闻报道中的价值,以便体现新闻报道的针对性。

(五)提高新闻记者专业技能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掀起了信息浪潮,大量信息充斥于受众视野,既包括高质量、高水平、有价值的信息,也包括低水平、虚假性、单一性的信息。媒体领域内部的竞争日益激烈,媒体发展最主要的竞争力就在于内容,还要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专业性。媒体应当注重提升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让记者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身的创新思维。具体来说,首先,新闻记者应当注重采访工作的时效性。面对常规的新闻采访工作,新闻记者拥有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去往新闻现场后,可以提前与被采访者沟通交流,拉近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但对于突发性新闻事件,记者要保证自己全面发展,及时用便捷的仪器设备记录新闻现场,在必要时选择在媒体平台所注册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上直播报道新闻事件。这不仅能够解决部分媒体存在的仪器设备有待更新的问题,也能大幅度提升新闻采访的时效性。其次,新闻记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明確的逻辑思维,尤其是在面对突发新闻事件时,更应当运用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对现代化技术的灵活应用,展现新闻采访的专业性。最后,新闻记者要不断创新采访手法,学会将自己置于与受众相同的沟通环境中,运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体现新闻价值,除了最基本的文字、音频和视频之外,动画、H5、网页等也可以成为信息呈现的合理方式。还要主动将新闻采访与新媒体技术高效结合,提高采访效率和采访质量,呈现高水平的新闻信息报道。

四、结语

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着记者能否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能否为后续的新闻编辑与新闻呈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媒体时代如同向新闻记者抛来的一枚硬币,正面是机遇,背面是挑战。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展应当有针对性、有倾向性地进行,面对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发展近况,新闻记者应当主动发现媒体及自身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寻合理的应对路径。要促进新闻媒体的持续发展,新闻记者除了要及时转变新闻采访思维,改进新闻采访模式之外,还应当创新新闻采访报道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逐渐克服重重困难,在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摸清新媒体领域的信息传播方向,了解广大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

参考文献:

[1] 白轶.新媒体时代记者采访工作的创新策略[J].科技传播,2020(13):93-94.

[2] 刘修正.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及创新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5):143,201.

[3] 李楠.新媒体下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19(9):129.

作者简介:赵成(1971—),男,山东海阳人,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记者创新策略新媒体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