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时代下的高校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09-10桂小敏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高校教育制约因素

桂小敏

摘  要:新时代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高校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如何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中文教学,是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对信息技术时代下高校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信息技术对高校中文教学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高校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制约因素,就如何科学、有效、系统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出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育;中文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价值;制约因素;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1-0134-02

中文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越来越广泛,相关部门和各高校对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逐步加强了高校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且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信息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在开展高校中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学的系统性更强,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拓展性,使中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开展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科学、系统、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在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中文教学活动时,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强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突出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从促进信息技术在高校中文教学科学、系统、全面、综合应用的角度,深入研究高校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努力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更好的成效,最大限度提升高校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信息技術在高校中文教学的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乃至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互联网+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高校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使高校中文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因而,高校应当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在高校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努力探索出一条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路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中文教学当中,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体系,使中文教学载体更加丰富,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人机互动”作为重要的模式,既可以运用多媒体PPT进行教学创新,还可以以“问题导向”进行科学设计,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思考,最终发挥信息技术的引导性功能,最大限度提升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开展中文教学的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还有利于打造多元化的教学平台,实现高校中文教学的针对性、特色化和导向性,如将“雨课堂”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高校可以运用更多的教育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通过各类教学平台开展中文教学,既有利于更好地防范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中文教学,这对于提升中文教学质量以及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具有重要价值;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中文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既有利于健全和完善中文教学机制,还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更能够进一步强化中文教学的系统性,可以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信息技术时代下中文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动高校中文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高校中文教学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支撑。从信息技术在高校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尽管与过去相比有了进步,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有的教师不注重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特别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在对学生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方面不够到位,直接导致教学的针对性和特色不强;有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融合性,不注重将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平台、教学载体、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融合,直接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未能取得良好效果;有的教师不注重强化“线上”与“线下”的综合应用,甚至过于依赖“线上”教学,直接导致教师的作用发挥有限,甚至出现了“亲其师、信其道”无法落实到位的情况;有的教师尽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也较强,但存在缺乏系统性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有的教师不注重“情景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针对性和特色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互动教学仍然受到一定的局限 [1]。深入分析信息技术时代下中文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尽管涉及方方面面,但更主要的是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为什么应用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以及如何强化信息技术支撑作用还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必然会制约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

三、信息技术时代下中文教学改革的优化路径

(一)突出信息技术应用科学性

对于推动信息技术时代下高校中文教学改革来说,应当突出信息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努力使其能够在推动高校中文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信息技术应用当中,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文教学体系,着眼于更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到网络上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能够对中文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2]。要大力推动“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更大成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如在设计多媒体PPT课件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引导性,还要在趣味性方面加大力度,这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突出信息技术应用科学性,也要更加重视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对中文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融合性

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校中文教学改革,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使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能够与信息技术形成“交互”关系,促进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件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PPT进行优化和完善,如为了增添多媒体PPT的吸引力,可以将Flash动画应用到多媒体PPT课件设计中,最大限度吸引学生注意力 [3]。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融合性,也应当进一步强化其他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如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应当强化互联网思维,运用QQ、微信等开展交流与互动活动,引导学生建立“中文创客空间”或者“中文互动小组”,学生们可以进行交流和互动,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融合性,也应当切实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作用,加强有针对性的互动,如教师运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针对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共同研究和探索。

(三)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系统性

要想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更大的突破,推动高校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高校还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系统性,大力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如在应用“雨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其进行科学设计,进一步强化“雨课堂”的针对性,“互动答题”“抢红包答题”等都应当成为“雨课堂”的重要教学方法,努力使“雨课堂”的系统性更强 [4]。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微信、QQ等建立“学习小团队”,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探究,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在这方面进行持续创新 [5]。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系统性,需要教师不断优化和完善中文教学载体,除了要运用现有的载体开展中文教学之外,还要进一步拓展中文教学内容,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也应当成为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中文教学真正发挥教育、引导、服务功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教育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高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通过各类教学平台进行改革和创新。因而,对于高校中文教学来说,应当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高校中文教学中的科学和系统应用,最大限度提升高校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设计和系统安排,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持续改革和创新,不断强化科学性、融合性和系统性,更加重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切实应用信息技术推动高校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高校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小静. 茶文化导入高校中文教材的重要性[J]. 福建茶叶,2020,42(06):326-327.

[2] 季焕荣. 信息技术时代下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 南方农机,2019,50(12):104-105.

[3] 吕言举. 信息技术时代下的高校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7):148.

[4] 沈晓娇. 翻转课堂在高校中文专业師范生从师技能培养中的应用[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59-62.

[5] 范琼. 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梗阻及超越[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01):120-123.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高校教育制约因素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