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亡教育改善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价值研究

2021-09-10王倩倩

康颐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理状况价值

王倩倩

【摘要】目的:探究在晚期癌症患者家属护理中实施死亡教育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晚期癌症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样本采集时间:2020年1-12月),将其采取随机分组形式纳入A/B两组;前者仅实施常规支持干预,后者则实施死亡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B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A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护理中,通过实施死亡教育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家属的负面心理情绪,减轻其焦虑、抑郁程度,建议实施推广应用。

【关键词】死亡教育;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259

处于癌症晚期的患者往往需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预期死亡时期,该段时间患者的身心状态往往会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而其家属的心理状况则易被忽视。但事实上,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同样承担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未能结合其心理状态予以有效的疏导,也会导致其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生活[1]。故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将死亡教育用于癌症晚期患者家属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晚期癌症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样本采集时间:2020年1-12月),将其采取随机分组形式纳入A/B两组;入选研究对象均为患者直系亲属,每位患者1名陪护人员,A组陪护人员男、女比例为19/22;年龄24-55岁(39.24±5.66);B组陪护人员男、女比例为20/21;年龄25-57岁(39.33±5.64)。比较纳入人员的基础信息未见明确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支持治疗,同时需将患者病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预后情况等一一告知其家属,并原患者家属保持良好沟通,耐心听取其意见及建议,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在此基础上,B组增加死亡教育干预:(1)方式:采取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掌握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而开展针对性疏导;每周组织异常家属集体讲座及专题座谈会,广泛普及死亡知识教育;以现场答疑、短信/微信解答等形式解答患者家属的疑问,缓解其心理压力,提升其对死亡的正面认识;对于情绪极度低落者可每周采取2次心理引导,予以心理支持,促进其不良情绪的改善。(2)内容:需为其讲解死亡的本质,使其明确生死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过程;为其介绍死亡/濒死表现及心理变化;为其讲解死亡对人生的意义,帮助其调整心态,平和的面对死亡这一话题;引导患者家属珍视、正视生命,学会疏导内心失落感。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效果: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心态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集数据均输入SPSS 25.0软件中统计分析。涉及计量、计数部分数据采用(x±s)、%表示,并以t/χ2检验;组间数据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比较未见明确差异(P>0.05);护理后,B组患者的两项评分相比较A组均出现了显著降低(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来说,必然是从出生、生存直至死亡的,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人都难以避免和逃避与自己的亲人告别。而在我国千年传承的文化教育中,往往更加重视生命教育,强调怎样生活,怎样有价值地生存,但对于应该怎样面对死亡、认识死亡方面的死亡教育却存在一定的缺失。而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其在面对有预期的死亡期限下,必然会抱有对死亡的高度恐惧感、孤独感、不安感以及对世界的不舍、对亲友的不舍[2]。从其治疗阶段来看,则多会表现为最初的积极治疗,到后期的情绪极度低落,抵触并拒绝治疗。因而针对晚期肿瘤患者而言,适当予以死亡教育是帮助其该病心理状态,降低其焦虑、恐惧死亡心态的有效途径。但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陪伴家人直面死亡的患者家属,其更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及疏导。在很早以前就由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在陪护重症患者的过程中,约有30%的家属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出现,尤其在护理癌症晚期患者过程中,看着亲人承受极大的痛苦,以免面对生命即将逝去的无力感、不舍感往往会对患者家属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3]。因而在患者家属陪护过程中,合理结合其心理状态采取死亡教育干预十分关键,这也是指引其能够正视生命及死亡,缓解其负面情绪的重要途径。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通过实施死亡教育干预后,B组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35±6.72)分、(39.85±6.96)分,对比A组的(47.26±5.64)分、(46.71±7.75)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这一结果显示,在死亡教育干预下能够促进患者家属焦虑以抑郁情绪的改善,进而使其能够进一步深入认识死亡这一概念,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更好的陪伴亲人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分析原因能够发现,在死亡教育中,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对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关注而采取对应的护理方式加以干预,进而通过讲解死亡的必然性、生命的周期性等知识,改善患者家属对待死亡的态度,改善其负性心理情绪。

综上,将死亡教育用于癌症晚期患者家属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使其正视死亡,更好的陪护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彩玲,孙强,蔡晓清.死亡教育联合人文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025(004):504-508.

[2]周曉丰,魏攀.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在原发性肝癌病人晚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研究, 2019, 33(05):168-171.

[3]王媛,朱怡苹,胡秀琼,等.临终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04):642-645.

猜你喜欢

心理状况价值
急诊护士干预后焦虑状况改善研究
一粒米的价值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给”的价值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