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通道模式下的前瞻视域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021-09-10杨艳范春敏

医学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急救护理影响分析脑卒中

杨艳 范春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12~2020.12收治的60例卒中患者,3例采用常規护理(对照组),另30例应用基于绿色通道模式下的前瞻视域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73.3%(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患SAS、SD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前瞻视域急救护理方案,有助于提升满意度,减轻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绿色通道模式;前瞻视域;急救护理;影响分析

脑卒中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的。既往有报道,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者达到了150万人,约70%的幸存者会遗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损害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徒增一定负担。起病急是脑卒中的主要特征之一,发病后6h是抢救的最佳时期,医院应尽早建立前瞻性风险防控方案,督导护士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因素,调动患者参与病情管理的主动性,站在顶层视角下处置各项风险事件,使临床急救工作规范、有序推进,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笔者所在科室采用前瞻性视域下的急救护理干预急性卒中患者,取得的效果较理想,现对干预过程、方法做出如下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2019.12~2020.12阶段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均有确切诊断,在征得患者家属准许后,将以上入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9~81岁不等,平均(72.6±3.0)岁。

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范围56~82岁,均值(71.8±3.7)岁。

两组患者以上人口学资料均衡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依照常规急诊抢救思路测评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及时配合主管医生进行治疗,包括为病患建立静脉通路,指导家属办理入院手续,测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在救治成功后,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检查项目等。观察组在绿色通道模式下进行前瞻视域急救护理干预:

(1)创建绿色通道救治模式:在接听到120救治电话后,护士通过问询大致了解病患基本状况,开启事前设计的急救护理渠道:准备急救物资、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患者及家属一定抚慰、调动参与救治活动的医生的正向情感,确保护士和病患能协同参与救治互动中;

(2)建设急救程序:稳妥安放急救中所需的药物与医疗仪器,医护之间加强配合,精准落实各项急诊操作。在急诊抢救完成后,护士实时监测病患生命体征,若发觉出现异常状况,及时上报主管医生,协同处理;

(3)治疗方法管理:建议在病患进行急诊抢救后30min中采用治疗方法,有益于提升救治效率;

(4)多学科会诊管理:多学科专家对患者会诊时,最好从多个方面测评隐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预见性管理。站在前瞻视角预判断患者是否有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尽早通知消毒供应室准备手术药物、器材等,病详细为家属讲述手术意义及手术操作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发生的不良事件等。

1.3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1]评估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自拟问卷调查,满意度,有非常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之分。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软件包处理数据,、分别检测计量、计数资料。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满意度

在满意度指标上,对照组vs 观察组为73.3% vs 96.7%,组间数据形成了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不良情绪状态

护理后,各组病患SAS、SDS得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接诊的很多患者有病情急、危重及突发意外的风险高等特点。急诊救治的宗旨早于更有效的落实救治方案,帮助患者尽早摆脱生命危险,最后能以较平稳的状态面对自身疾病。急性脑卒中是急诊科常见病种之一,如果患者发生脑血管破损情况,很可能造成部分脑组织溢血,危急生命安全。

鉴于急性脑卒中病患病情的特殊性,应为他们编制实施过程较规范、干预方法科学合理的救治方案,引导护士能站在前瞻性视域执行整个救治程序,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强防控力度,采用精准的救治方法去减轻患者症状表现,优化预后。本课题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绿色通道模式下的前瞻性急救护理干预,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将护士主观能动性融合至其中,从多个方面管理、控制抢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力争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至最低[2]。本次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于对照组,这主要得力于前瞻性急诊护理方案执行阶段,尽可能的减少潜在风险因素对患者生理、心理形成的负面影响,在准确的急救程序指导下,病患能朝着有益于促进身心健康的方向转归,证明了这种护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丽芬,何利桃,吴远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03):452-454.

[2]黄丽香.序贯评估法在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3):95-97.

(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 江苏 淮安 223001)

猜你喜欢

急救护理影响分析脑卒中
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