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2021-09-10梁吉金

启迪·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小学

摘要:文章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保证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性,为小学生打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为保证小学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就是利用生活中的知识与现象对学生进行启发,将抽象化的知识转成具体化的现象,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推荐教学进程的开展。

1.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教师一般会将科学结论直接告知学生,不能让学生通过探索对科学进行探索。同時,科学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能明确科学教学的意义,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阻碍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学生不能将科学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练习在一起,很难发挥科学教学的真正作用。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其自身对社会的认知进行小学科学的教育,只能按照教学材料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这样会使得学生不能有效的理解教学中的内容,降低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教师达成教学真正的目标,造成教育的狭隘性。

2.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课前环节

教师为保证小学科学教学顺利进行,在课前就应该进行完善的准备,为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1]。课前导入是课程准备环节之中的一环,教师利用课前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参与到教学之中。教师在选取教学导入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导入是否符合当前教学的内容,还需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而不仅仅是将课前导入当作是引出教学内容的过度阶段。这样,在进行教学过程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之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的时候,需要将课前导入当成是进行课程开展的基础,将生活化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之中,带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例:在进行《影长的四季变化》教学的时候,教师能提前对自己的影子进行拍摄,在不同的季节各拍一张,让学生感受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地点对影子的影响。或者教师也能利用多媒体找到其他人影子的照片,让学生进行对比。教师还能根据当前课程的安排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观察到的结果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同时还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之中,提升教学有效性。

2.2授课环节

新课标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更快速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将传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转换成学生主动学习[2]。此外情景化教学方法是在生活化情景的基础上实现的。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不能理解,没有清晰的概念。但是,教师将生活化的现象用情景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讲授,能将生活实际与奇妙的科学知识相融合,增强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的兴趣。教师将抽象化的科学知识转变成形象具体的情景,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立生活化情景教学的时候,既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活中的情景,又能根据教材中的知识进行举例。

例:在进行《不简单的杠杆》教学的时候,教师能将指甲刀、啤酒起子、剪刀等运用杠杆原理工作的生活道具带到教室中让学生研究。学生在对生活中物品的研究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这不仅能促使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还能对学生产生启发,促使学生将科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2.3课后环节

课后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为学生科学的布置课后作业不仅能达到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作用,还能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之中,将教学效果进行提升,让学生从教材中走入到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生活中产生的不足之处[3]。但教师应注意课后作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延续,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当前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虽然现在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改善,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后不能得到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不能掌握布置作业的规律,对课后作业布置的不合理,导致教学有效性的下降。为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合理布置课堂作业,将枯燥的课后作业中融入生活实际,增强课后作业中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更主动的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在提升学生动脑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进行《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的时候,教师能在课后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车轮实际上是简单的机械轮轴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运用机械轮轴工作原理进行工作的物品有哪些。这种课后作业不仅能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后作业中,还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进行培养。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是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动脑能力进行培养的学科,教师将生活化的方法融入到教学之中能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更有效的参与到教学之中。因此,教师应该在上课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生活化的融入,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品申, 王坦. 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分析[J]. 神州, 2019(10):220-220.

[2] 冯晓丽. 小学科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9, 000(011):102,125.

[3] 刘盈盈.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6):15-15.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中心学校 梁吉金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小学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