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路径探索

2021-09-10董倩雯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三全育人就业指导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各界人士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关注。然而研究生群体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的重要人才资源,在就业中也遇到众多瓶颈。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尝试从“三全育人”角度出发,探索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为解决研究生就业困难提供思路。

关键词:“三全育人”;研究生教育;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9-0-02

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指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累计培养了1 000多万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到300万人,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面对逐渐壮大的研究生队伍以及社会给予研究生越来越高的期待,使得研究生质量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就业作为检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应当贯穿培养全过程,而不是培养的终点站。

一、研究生就业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就业形式不容乐观

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中指出,截至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以来)活跃求职的2020年应届生较2019年增加了56%,但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22%。行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劳动市场萎缩,就业岗位缩减。此外,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专业差异等因素也使得研究生在就业中呈现不同层次的就业失衡。

(二)就业指导不够完善

高校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但大部分针对本科阶段,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高校研究生虽然在本科期间已接受过相对系统的就业指导,但对于大部分升学学生来说,对就业的认识仍比較肤浅。而研究生毕业意味着直面就业问题,缺乏“早谋划”的引导和求职技能的培训以及系统指导,就容易在求职中“怯场”。

(三)就业技能不够扎实

研究生对专业定位和自我定位不够清晰。研究生学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一定优势,但与本科生教育侧重综合素质培养不同的是,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专业性。这一方面给研究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方向、更加明确的目标、更高概率的专业匹配率。但另一方面,对于冷门专业而言,专业越明确,就业的可选择性越小,有些专业甚至不被社会认识而被拒之门外,学历上的优势同时也可能变成劣势。研究生的学习成本高于本科生,因此他们追求更高的薪酬待遇和更好的发展空间。然而“唯学历”的人才消费做法逐渐被社会抛弃,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更为重要。

研究生学制的限制也使其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过于仓促。研究生的学制较短,课程和论文写作安排紧凑,加之国家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对以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创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位论文,细分写作规范,建立严格评审机制,并提出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毕业要求,研究生需要在论文写作上花费更大精力,在就业上的准备自然减少。要想在短时间接受求职训练,并用于求职面试,往往效果欠佳,这就导致研究生难以在毕业时找到心仪的工作,而期望较高的往往选择暂缓就业以待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探索就业指导举措

(一)全员指导:多角色保驾护航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就业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联合学校各职能部门,充分利用线上及线下资源,聘请校内外专业职业导师,一方面为学生开设系统的专业指导课程或讲座,另一方面定期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和帮扶。二是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和就业观转变,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微企业,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三是积极联合校外企业形成校企联动制度,建设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锻炼的平台,积极联络用人单位,主动为学生争取工作岗位。四是深入挖掘校友资源,邀请优秀校友为学生开设就业创业专题讲座,分享先进经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推荐就业岗位和实习机会。五是打造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帮扶等服务,让学生更轻松更便捷地获得帮助。

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导师的能动性。导师是研究生获得资源最快速和便捷的渠道,由于专业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很多单位、企业与导师都有一定联系,通常借由导师推荐来招聘人才,或者通过导师转发招聘信息。除此之外,导师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应当贯穿培养全过程,提前了解学生就业意向,提供专业指导和实践帮助。辅导员作为研究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力量,应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更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有效且符合学生实际的指导和帮助。

家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实后盾,家校联合是促进研究生就业的重要举措。研究生的就业和择业观往往受家庭影响。许多家长因为虚荣心或者出于攀比的心态,对学生的就业选择造成干扰,他们往往希望孩子能有体面和稳定的工作,但本身又缺乏对现实就业形势和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无形中给学生就业造成巨大压力。在学生就业指导中,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给他们营造轻松的氛围并加以积极引导。

(二)全方位指导: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双动力

研究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个人素质是求职的敲门砖。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当把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一方面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合理制定培养方案和学业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专业技能,做好专业实践指导,提供实践平台,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锻炼平台,通过研究生“三助一辅”、学生工作、社会工作等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适应更多元的社会需求。

专业系统的就业指导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除了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就业服务之外,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还应当加强研究生就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就业环境、市场需求、个人优势等方面制定职业规划;开设前沿讲座,为学生分析就业环境,使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针对研究生就业意向开设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类考试的笔试、面试指导;结合“创青春”“挑战杯”等竞赛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也借此检验就业指导的效果。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做好就业心理健康辅导。研究生群体中不乏就业目标清晰、职业规划明朗的学生,但同样存在消极迷茫的学生。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教师在开展工作中应当重视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的建设,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就业规划,切勿好高骛远和眼高手低。针对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积极以及在求职过程中遭受挫折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制定“一生一策”全程性、动态性跟踪和帮扶,并加以心理疏导。

(三)全过程指导:充分把握重要时间节点

就业指导要牢牢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研究生低年级是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基于对专业的初步了解、导师对学生的初步评估和学生的个人兴趣,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制定职业规划。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外,可以结合就业指导讲座、经验交流会、创新创业教育等,让他们对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政策等有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毕业年级是就业指导的关键阶段,学生基本有了初步的就业选择,高校要及时为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面试技巧、简历撰写等方面的实用性指导,推荐实习实践机会,并充分预估单位招聘进度,给学生合理安排求职进度提供参考。积极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举办研究生专场需求会、校园招聘、企业宣讲等活动。针对就业节奏缓慢的学生除了“一对一”的推荐工作岗位之外,要从求职能力提升、心理建设、个人优势发掘等多方面帮助他们尽快就业;而对就业态度不积极、暂缓就业学生应充分调动导师、家庭等多方面力量,为其提供有效的幫扶举措。研究生毕业并不意味着就业指导工作的结束,及时跟踪就业进展,为学生提供“不断电”就业指导和服务。

三、结语

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是独立的、单一的,更不是阶段性的。“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社会、高校、导师、辅导员、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将就业指导工作全方位贯穿教学教育全过程,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为市场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质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沁平.承担时代使命,培养高层次人才[J].中国研究生,2020(10):6-7.

[2]顾彬弘,方新越.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品牌与标准化,2021(1):106-109.

[3]蔡寒菁,陈晓梅.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研究生就业困境与突围[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9):7-9.

[4]卫灵,张桐珲.固本培元,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47-150.

(责任编辑:董维)

收稿日期:2021-03-10 修改日期:2021-07-12

作者简介:董倩雯(1993—),女,福建龙岩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三全育人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